索引号: | 001008004005094/2012-47409 | 发布机构: | 崇福镇政府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12-12-24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崇福镇劳保所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
|
||||||||
|
||||||||
2012年度,我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指导下,今年以来,我镇认真做好劳资纠纷的调处工作,全镇企业的工资支付总体情况基本稳定,并全面推进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提升镇人力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推进充分就业村(社区)的建设,稳步推进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切实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现将今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全镇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700人,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5%。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率分别为100%。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社会保险。全镇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77人,新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5%;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社区管理率均为100%。 (三)劳动关系调整。全镇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开展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审查企业1376家,完成目标任务的103%,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主动监察检查企业户数156家,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100%。 (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全镇完成培训人数609人,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115%,,其中企业劳资干部培训人员91人,外省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7人,失业、失地人员培训36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75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和困难群众送温暖工作。 1、强化就业服务,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 2012年是企业用工紧缺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春节前后的初步统计,招工缺口在15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轻纺、服装等行业。针对用工紧缺的实际,我镇主动出击,对招聘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组织招工企业报名。陆续参加了就业招聘周、农民工专场招聘、残疾人专场招聘等大型招聘会,到11月底总场数达到8场,共计进场单位48家,提供岗位1000个,达成意向398人。同时,我镇和市就业处组织了朝晖过滤、万得福服装等一些用工缺口比较大的企业陆续赴劳务基地开展劳务协作2次,通过订单培训、直接招录等形式招工,引进外来务工人员300多人。就业服务中平时对上门求职人员积极与相关招聘企业沟通联系,力求满足双方需要。今年共有51家企业进中心招聘,求职登记的人员共有2900人次,经过努力,到目前,我镇今年用工情况基本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用工荒得到有效缓解。 2、落实就业政策,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依托社区(村)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动态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并以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为载体,落实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实现充分就业,充分体现我镇就业村、社区创建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1-10月,共享受社保补贴人员310人,共计60万元,就业援助证年检215人,公益性岗位安置22人(4050人员),社保补贴3.2万元。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17人,发放岗位补贴6.12万元。 3、做好失业人员相关工作。今年继续做好全镇隐性就业、双失业及特困户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及时汇总,并做好新增失业人员登记,立卡,及每月失业金申领发放工作,1—10月,城镇新增失业人员213人,主要集中在4、5月份浙江桐化化工有限公司下岗工人130余人,失业金申领签字1715人次,发放失业金1392580元;农村新增失业人员118人,发放农民合同制失业保险金299775元。办理《就业援助证》52人。 4、做好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今年对城郊村、新益村、上莫村、留良村、新桥村、李家坝村六个村进行了复检,对上市村、芝村村、芦母村、陈家埭村在11月1日进行了审核认定,并全部通过了验收。 5、关心困难群众,扎实做好送温暖工作。1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镇相关领导会同社区开展送温暖活动,共计上门慰问5户困难家庭。同时,委托社区、村慰问失业职工、困难职工5户,慰问人均标准在800元左右。重阳节慰问45人,慰问住院退休职工和逝世退休职工324人,慰问金额32400元。 (二)认真落实社保扩面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协助及其它工作。 1、全力推进社保扩面。根据市政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社会保险扩面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扩面工作,一是建立班子,下达任务。我镇根据部署,建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组,进行了责任分工,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推进,制订了工作方案。二是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社保扩面工作。主要是通过工伤保险实名制的办法,对本地人员强制征缴,使扩面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宣传发动,广泛培训。联合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同时,对各村、社区经办人员进行了集中的政策和业务操作学习。 2、努力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2008年至2011年共参保16196人,针对这些人每年做好续保工作,要求各村、社区协管员通知到人告知缴费金额在7至10月份4个月中到信用社缴费,尤其是今年已到60周岁的人员一次性补缴做到不漏掉一人,办理好养老金领取审批手续,确保人人老有所养,另外残疾人、低保户及补缴去年也用现金缴款手续办理,今年共办理1100多人,缴费金额达1400多万元。 3、做好丧葬费补助发放工作。今年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和已享领人员死亡由劳动保障所每月上报2次,做到按时发放,今年共有650人拿到丧葬费补助;标准为上半年每人1400元,下半年每人2000元。 4、为新居民办理养老金提供服务.由于新居民社保意识增强,新居民参加我市社会保险必须由我所提供相关证明,1—10月份为新居民开具证明208人。 5、配合市局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2009年68号令,规范操作,加强宣传,把参保工作送到村。全镇分流安置被征地农民1600人左右。 6、贯彻落实浙人社发〔2011〕221、222、223号精神,妥善解决我市养老保障部分群体性利益问题,至5月31止。尤其是60年代以前出生复员退伍军人、失地农民、原下乡知青等把政策宣传到位,让他们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今年我们共办理缴费手续1900多人,办理现金缴款手续5500多万元;并办理相关退休手续。 其他曾经从事乡村医生、民办教师、代课老师、农村电影放映员等符合相关政策的人员共办理1000多人,到60周岁时或已超过60周岁的增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 7、协助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至12月15日,全镇工伤案件358件,认定工伤案件349件。 8、根据《关于调整退职村干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个政策的通知》(嘉人社【2012】81号)精神,为妥善解决退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所协助镇组织办对曾担任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查摸底、填表、上报等工作. 9、异地居住人员办理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是否死亡)手续共115人。
10、5月8日协助市社保局对全镇97家规上企业、132家规下企业开展社会保险网上申报培训工作。 11、对本镇区域内企业2011年度15个工种和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汇总后上报至人保局社保科。 12、根据桐社保【2012】6号关于申报2012年度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工资的通知要求,将文件通过镇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网、合计QQ群等形式发送至企业,以便尽快落实。 13、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今年重点做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公共实训基地,打造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品牌,鼓励申报争创地市级、省级实训基地。目前确定的企业有中辉皮草、新澳纺织、新都水泥、健民公司。 (三)抓好维权维稳工作。 1、开展专项行动,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四春”专项行动,严格查处违法行为。一是开展“春雨”专项行动,全面督检查企业欠薪情况。1月前后,在各村、社区自查基础上,领导也带队参与检查,形成了对欠薪的高压态势,检查欠薪重点企业30多家,有力促进了春节前后欠薪问题的解决,确保了春节期间的劳资稳定。二是开展“春雷”专项行动,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我镇配合市监察大队、市就业处于3月10日,在全镇组织开展 “春雷”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职业中介违法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中介组织,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共检查职业中介3家,用人单位12家,要求整改10家,依法取缔1家职业中介。通过清理整顿,有效遏制职业中介领域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和用人单位的招用工行为,为劳动者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7月份开展“春苗”行动,整治非法用工。根据市劳动保障局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以打击非法用工为主要内容的“春苗”行动,重点检查使用童工、强迫劳动、拐骗农民工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和社会稳定。四是开展“春暖”行动,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制订出台了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为主要内容的“春暖”行动实施方案,并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联合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全镇企业劳动用工基本情况、劳动合同签订率及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情况,共抽查单位32家,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夯实劳动关系基础。在5月底,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17家,查处违法行为25件,补签劳动合同356人。 2、开展企业职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排查。根据桐劳社[2012]90号文件要求,镇政府下发了崇政[2012]141号文件《关于在全镇范围开展职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排查的通知》;并进一步明确企业工资支付情况排摸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和要求。我镇各村、社区对区域内的各类企业的劳动工资支付情况;是否有拖欠工资现象或苗头进行了专项排查,共排查出拖欠职工工资15家,拖欠金额 11万元。 3、认真化解矛盾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一是认真化解矛盾纠纷。规范投诉处理流程,确保投诉及时办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10月全镇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182件,市长电话2件,来信1件。二是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坚持调解原则,避免矛盾激化和引起连锁反应,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权益。今年劳动争议178件,涉及职工人数为326人,追发工资为1892532元,结案率为99%。主要投诉的企业有欧盛印染,宇洋皮草、惠尔洁净等,涉及行业有皮草加工,五金机械,服装印染等。上半年通过劳动仲裁为宇洋皮草职工49人追回工资286000元。特别是欧盛印染、宇洋皮草、惠尔洁净公司、圣喜爱鞋业公司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排除了可能的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稳定。 4、我所与市监察大队开展了2012年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共有1376家单位参加书面审查。 5、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涉及全镇各类企业1376家,要求全镇各类企业对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通过村、社区向各类企业发放了20000份简易劳动合同。
三 、主要问题 1、是我镇皮毛企业较多,季节性强,流动性大,劳动合同签订难度大,特别是外地职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但企业为了生产需要,只有继续把他们留在企业。 2、我镇皮毛企业(家庭作坊)职工工资平常不发或预发,工资在春节前结清,存在很大的隐患。 3、我镇部分企业存在劳动用工紧张问题。 4、我镇企业较多,劳动监察人员不足。
四、2012年度工作要点 1、继续深入宣传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重点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 2、继续推进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做好已参保人员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3、抓好就业再就业培训,组织好企业劳动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失地无业农民、新居民的培训力度;实施好技能培训。 4、完善好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把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进行具体细化、量化,确保“六到位”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积极推进村(社区)级平台场所设施设备标准化、人员队伍专业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同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城乡居民和用人单位能够就近享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5完成26村、3个社区的充分就业村(社区)的创建工作。 6、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合同签订数量和质量,督促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严禁企业使用童工,规范企业用工和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7、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守法意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点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和动态监管的管理目标,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8、做好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增加在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9、利用就业服务中心平台,办好招聘会,继续做好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服务,为社会闲散劳动力和失业人员介绍职业;为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培训导向等服务。 10、 建立村级劳务合作社三个(茅桥埭村、钱家埭村、景卫村)。 11、协助做好仲裁、法制宣传、工伤调查、社会保险稽核审查等工作。
崇福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