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财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42HL/2015-32792 发布机构: 财政局(地税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15-02-0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迎接新挑战 助力新发展努力开创桐乡财税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5-10-28  08:49 来源:桐乡市 浏览次数: 打印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9.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8.0%;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2.4亿元,增长11.2%。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66.8亿元,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40亿元,增长6.9%;社保基金22.4亿元,增长6.7%。

  一、攻坚克难,圆满完成收入任务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财税经济形势,在经济下行的宏观大背景下,全体财税干部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实属不易。加强地税收入征管,开展重点行业分税种管理,建立房地产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三税全程管理机制,清算补缴入库土地增值税8382万元。引入税收保障风险管理应用平台,新增9大类、4780个风险点,全年通过税收风险管理组织收入2.1亿元。做精做细重点税源监控,确定1281户重点税源监控企业,全年入库税款32亿元,占地方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0.1%。对全市80户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查补入库金额1884万元。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排污费、水资源费、排污权的非税收入征管,推进全部68家执收单位上线运行新版非税系统,全年组织非税收入3.04亿元,增长34.9%。加强国有经营性资产和收益管理,出台《桐乡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办法》,城投公司上缴经营收益1亿元,协助广电台收缴国有资产转让收益1.07亿元。做好转制国企收益、被隐匿资产清理工作,收缴收益1067万元。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15.8万平方米、土地12.9万平方米,统一纳入国资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

  二、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经济发展

  围绕全市“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三项重点工作,助推一二三产均衡发展。发挥农信担保公司金融引导作用,向“三农”提供信贷支持1.02亿元,支持庄园经济发展,全市新增农业庄园建设点23个、家庭农场158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全年科学技术支出2.24亿元,同比增长13%,落实人才专项资金2000万元,减免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款8718万元,实现技术、人才、资金向创新发展企业集聚。树立“亩产论英雄”发展理念,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减免高效用地企业税额1.07亿元,为全市除水泥、造纸等6个行业之外的5023家工业企业临时性下浮社保缴费比例,减免社保费1.5亿元,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打造“3+1”金融配套支持计划,为纳入扶持名录的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累计超过5亿元的信贷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实施“两退两进”的企业提供财政优惠政策资金2.5亿元,撬动企业腾退低效用地1829亩。为列入“百企千亿工程”和“百家成长工程”的企业累计提供应急转贷资金3.26亿元。通过融资贴息方式,拨付财政资金2亿元,全力保障濮院古镇征迁项目资金,加快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步伐。

  三、有保有压,持续优化支出结构

  严控一般性支出,出台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有关管理规定,牵头开展整治“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集中行动,全年压缩“三公”经费37.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民生支出达到42.2亿元,增长11.3%,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0.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教育支出15.3亿元,增长11.8%。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全市各阶段教育水平。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5.2亿元,增长14.6%。助推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粮食功能区和森林桐乡建设,提升“两新”工程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完成莲都、桐九公路10.6亿元融资工作,畅通公路交通网络。全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6亿元,增长19.5%。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优化补助办法,全年补助医疗机构支出2.4亿元。统一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标准,考核补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503万元。同时,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投入2.5亿元实施“五水共治”, 探索形成“污水治理”与“一事一议”有效结合工作经验。在嘉兴市率先实施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支持水源保护区内企业整体搬迁工程,安排2000万元鼓励黄标车提前淘汰,打造宜居水乡。

  四、顺势而为,稳步推进财税改革

  围绕财税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精准发力,积极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完善基于公共预算、社保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全口径预算编制,积极推进全市67个一级管理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打造“阳光财政”。加强镇(街道)财政所规范化建设,上线运行镇(街道)公共服务平台,12个镇(街道)全部通过嘉兴市级规范化建设验收。率先制定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办法,公布首批72个购买目录。盘活存量资金潜力,实行新一轮社保基金协议存款,通过配套存量资金,撬动政府性项目贷款49.5亿元,实际节约融资成本8800万元,调剂闲余资金6亿元解决国有公司短期调头资金难题。开展中长期债务计划调查,摸清债务需求,制订全市中长期债务总量控制指导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融资业务办理流程的通知》,收缴偿债准备金1000万元,实现规范有序举债。城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和6亿元短期融资券,新市镇公司新增贷款7.2亿元,为全市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制定出台一系列国有公司管理配套办法,不断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分类分平台管理。

  五、优化提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实、稳、优财税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勤政能政廉政的财税队伍。开通“纳税人之家”微信平台,开展服务浙商回归“百日集中行动”,打造“线上+线下”服务体系。积极做好“四张清单一张网”清理工作,清理权力清单290项,进一步简政放权,贯彻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实现办税服务厅国地税联合办公模式,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中层干部能力,挖掘一般干部潜力,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强青年干部培养。做好对财税改革的前瞻性研究和形势分析,调研文章获得全省财政课题成果评选一等奖。出台《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将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设计贯穿于各项财税业务之中,深入应用《税友龙版》廉政效能风险防控模块,全年消除预警指标3189条,消除率达到100%。加大效能建设检查力度,实现局领导带班巡查、今日效能检查常态化,用好考勤系统、办税服务厅综合管理系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