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 | |||||
|
|||||
卢达民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整合资源,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我市作为首个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和浙江省工业强市,城市综合实力强劲,信息化发展水平全省领先。随着乌镇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适应新常态的挑战,又迎来互联网发展新机遇。为更好实现“一业驱动四化”加速产业融合发展,“一网引领四化”推动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创建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休闲名城、互联网智慧强市,我市已制定《桐乡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初稿)》,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阶段,争取尽快出台。 一、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目标到2017年,实现我市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国内领先,重点领域智慧应用成效突出,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内容的信息经济集聚发展,互联网与旅游产业融合效应凸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具有诗画水乡和互联网双重特色、国际一流的乌镇“互联网小镇”建成,桐乡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智慧桐乡”。规划对2017年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智慧产业、乌镇“互联网小镇”、网络与信息安全等7个指标设定了具体量化目标。展望到2020年,我市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慧应用体系完善,信息经济蓬勃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智慧桐乡”。 1.第一阶段——强基础、重体验,聚焦“互联网小镇”。2015年6月份前,主要完成桐乡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经市政府相关部门审议;成立“智慧桐乡”建设领导小组、项目组、专家组;通过招标形式筛选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2015年6月份至2015底,重点推进无线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需要,选择具有样板作用的重点项目在乌镇等重点区域进行优先推进,形成建设亮点,使得“智慧桐乡”建设初具成效,并进行配套机制体制的调整,初步建立配套的管理、保障体系。 2.第二阶段——建体系、推应用,铸就感知网络。2016年,开展桐乡智慧城市的多个项目建设。在总结借鉴、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完善“智慧桐乡”建设的保障体系,推进的各个重点项目商业模式创新成果显现,吸引并成立一批相关配套公司,在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 3.第三阶段——定标准、促完善,构建智慧桐乡。2017年,前期项目进入完成、完善期,完成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乌镇“互联网小镇”示范工程建设成果突出,初步形成“互联网小镇”乌镇新模式。总结桐乡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成果;对“智慧桐乡”建设过程中的标准规范进行完善,形成一批成熟的“智慧桐乡”的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标准。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我市智慧城市发展该规划涉及多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各项目年度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责任单位均已明确。 一是推进“宽带桐乡”建设。推进城乡新建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园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车站及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群)光纤宽带进楼入户,继续实施城乡小区光网普及提速改造,完成全市“光进铜退”,城域出口宽带达1000Gbps。加快IPv6网络在政府系统和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和升级,加快向下一代网络过渡。加快3G网络基站建设和 4G网络建设,覆盖全市乡镇以上区域,实现室内外无缝衔接。 二是加快“无线桐乡”建设。加快“无线桐乡”建设,纳入全省无线局域网开放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公共服务场所(区域)的无线局域网建设,提供全覆盖全方位高品质的免费无线接入服务。鼓励全市公交、出租车等车辆完成车载无线设备安装,加快车辆移动无线局域网接入服务全覆盖,无线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 三是建立桐乡云数据中心。建立安全可控的桐乡市云数据中心,集中承载智慧政务各种应用及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智慧应用子系统,推动信息化基础平台统建共用。加快形成海量数据收集、保存、交互、分类挖掘利用能力和云计算的处理能力。 四是建立并完善四大基础库。建立人口和法人基础信息库,实现人口、法人信息采集、维护、交换机制和数据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条块共享的人口和法人数据库,实现对全市人口和法人全面准确的管理和服务。利用政务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形成统一的人口与法人基础信息库。逐步建立统一标准的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食品药品等专业数据库建设。 五是建立政务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建立政务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核心平台,构建政务数据资源交换体系枢纽,实现对各部门交换信息的存储、清洗比对整合、基础信息和元数据信息存储,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三、重点应用工程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巩固智慧城市“新基石。一是加快部署宽带高速、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的下一代互联网,推动政府、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等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IPv6网络建设和应用,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二是构建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数据桐乡”,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加快推进桐乡云数据中心和桐乡城市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全市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资源,建设虚拟型“政务超市”。三是部署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的“泛在桐乡”,大力推进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承载平台在城市关键节点的部署,推动摄像头、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在城市交通、旅游景点、仓储物流、安全生产、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应用。 2.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构筑全方位服务“一窗口”。 围绕居民生活,构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集成交通、旅游、卫生、教育、住房、社区、公共娱乐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于一体,为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开发桐乡智慧生活移动终端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智能的公共服务。在社区、公共场所统筹部署信息屏等多媒体服务终端,建设覆盖全市重点区域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终端网络。拓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在原有“中国•桐乡”网站基础上,整合相关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群,通过与各部门平台的融合,建设集交通、旅游、卫生、教育、住房、社区、公共娱乐等领域应用于一体的桐乡智慧城市门户 3.构建智慧应用体系,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一是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应用体系,改造升级数字城管,加快智慧城管项目建设,依托公安部门的大数据信息平台,提升城市全域公共安全管控能力,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二是构筑智慧民生服务应用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养老、旅游、交通、社区生活等民生重点领域的综合应用,推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环保等项目建设。 4.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开拓桐乡经济“新蓝海”。一是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构建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产业体系。二是推进“互联网+”工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环节网络化,建设网络化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工业云。三是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联盟、创新创业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推进建立覆盖全市的“线下实体+线上网络”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5.推动乌镇“互联网小镇”建设,打造东方“达沃斯”。一是打造论坛(会展)小镇,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重点,积极举办互联网领域国际性重大论坛、会展活动,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互联网会展品牌。二是打造互联网感知体验小镇,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全息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吸引世界互联网大会各国参会(展)人员与全世界游客应用体验互联网。三是打造国家智慧应用示范区,深化推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等互联网应用和智慧化建设了,构建“政府、企业、居民”三位一体的智慧应用体系。四是创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等产业为抓手,推动“互联网+”战略在乌镇落地。 6.强化网络安全保障,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一是严格智慧城市全流程网络安全管理,加强与国家、浙江省、嘉兴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的服务对接,确保桐乡智慧城市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二是加强世界互联网大会和要害信息设施网络安全防护,重点提高网络管理、态势预警、应急处理和信任服务能力,全方位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三是强化网络安全责任和网络安全意识,强化责任追究、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基本制度的落实,建设市级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探索设立首席信息安全官,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卢达民代表,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抄送:市政府办,市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市发改局党组。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