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八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30号提案的答复 | |||||
|
|||||
郁振华委员: 您在市八届政协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互联网+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在运用互联网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作了许多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互联网已在全市金融、物流、旅游、商业、医疗、教育等各个服务领域全面扩散和渗透,二者已经实现嵌入式、捆绑式、一体化的发展,以互联网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已取得初步成效。 1.政策导向全面确立。面对“网络时代”和“数字世纪”,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我市的机遇,确立了“一业一网”发展战略,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来推动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加强氛围营造,召开全市工商强市暨互联网经济发展大会;强化规划引导,制定出台《桐乡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桐乡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突出政策支持,以“互联网+”为主题,谋划新一轮转型升级经济政策。大力鼓励支持应用“互联网+”,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走在前列。全市紧抓“电商换市”战略机遇,积极打造“1+X”电子商务中心(集聚区),目前已形成一个综合型电商中心——桐乡市电子商务中心,两个特色产业电商集聚区——濮院毛衫电商集聚区、大麻家纺电商集聚区;积极推进我市传统特色产业抱团发展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桐乡产业带”正式上线,涵盖毛衫、蚕丝被、皮草、皮鞋、家纺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入驻企业已超400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桐乡服务中心、首批村级淘宝服务站点以及村青年电商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已建成。目前全市约有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体店超过2万家,2015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72亿元。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商百佳县名单》中桐乡排名第四位,列浙江省第三、嘉兴市首位;据《2014年零售网商密度全国十强县》报告反映,桐乡零售网商密度位列全国第五位,浙江省第三位,嘉兴市首位。在《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中有5个村获评“中国淘宝村”(崇福城郊村、东安村,洲泉青石村、义马村,石门羔羊村)位列嘉兴市第一。 3.“互联网+”方兴未艾。依托强大的互联网产业基础和优越环境,“互联网+”在我市服务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①金融领域。工行桐乡支行为桐昆集团和权威胶粘制品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工银聚“桐昆商城”、工银聚“权威商城”供应链管理服务的IT平台。多家毛衫、蚕丝被等知名企业入驻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100多家商户入驻杭州银行桐乡支行“e+生活圈”。桐乡农信联社结售汇业务正式进入网上时代。互联网的应用使线上营销与线下支付相结合、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相结合,让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②物流领域。宇石物流开发独立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将庞大的货源、车辆、人员等信息资源整合;濮院物流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在途货物实时信息跟踪;宏能物流通过货物仓储软件、车辆监控、电子路单等系统,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③商贸领域。“互联网+濮院毛衫”已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空中濮院”上线,锻造濮院毛衫全新供应链,全镇1万多家毛衫经营户中80%以上开网店或参与网店供货,带动濮院毛衫市场每年成交额稳步增长,互联网已渗透到毛衫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开始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再造,引领整个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④旅游领域。旅游网络营销平台日趋成熟,淘宝旅行乌镇旅游旗舰店涵盖酒店、门票、美食、旅行套餐、特产、纪念品等多个方面。乌镇西栅景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乌镇景区二维码电子门票、消费结账一卡通全面推行,景区商超系统与支付宝钱包实现无缝对接,各大店铺均可实现“条码支付”。乌镇智能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即将完成。届时只要通过手机扫码二维码,就能实现自行车的租借和付费,让人们在乌镇出行变得简单方便。 ⑤公共服务领域。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城管、环境保护、应急指挥、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覆盖9个职能部门三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投入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桐乡智慧医疗区域影像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智慧公交”不断完善,便利市民出行;数字桐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为公众提供了地理信息的“一站式”协同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加强互联网在全市服务行业的应用: 1.重视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互联网全方位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居民生活和桐乡资源优势,构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集成交通、旅游、卫生、教育、住房、社区、公共娱乐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于一体,在原有“中国•桐乡”网站基础上,整合相关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群,通过与各部门平台的融合,为居民生活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开发桐乡智慧生活移动终端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智能的公共服务。在社区、公共场所统筹部署信息屏等多媒体服务终端,建设覆盖全市重点区域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终端网络。拓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渠道,提高公众参与度。 2.构建“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围绕“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联盟、创新创业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推进建立覆盖全市的“线下实体+线上网络”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鼓励各类担保资金向“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倾斜,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投向互联网企业,拓宽“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好互联网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创新工场、创客空间、智慧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科创中心、小微企业孵化器。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共用(综合)平台、会议会展信息交流平台等生产性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加速服务产品创新。 3.搭建中小服务业企业的人才桥梁。重视“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储备,为成长型和中小型信息服务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一手抓高端、创业型人才的引进,制定高端人才引进目录,发布引才信息,引进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网络经济创业人才,引导和支持国内外互联网相关研究机构落户桐乡发展;一手抓中端应用人才的培养,围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一些特色产业,支持国内外一流院校在桐创办中国互联网大学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发挥好传媒学院、技师学院等的作用,培养大批网络经济急需的实用人才。在全市现代服务业员工中全面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培训,普及互联网应用的技能和方法。 4.促进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互联网智慧强市”。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智慧旅游、数字媒体、研发培训、云服务等互联网企业(项目)设立和壮大。鼓励服务业企业应用“互联网+”实现产业协同化、网络化的改造提升。加快推进互联网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渗透融合,促进互联网产业从“消费服务型”向“生产服务型”延伸,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环节的信息化应用,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推进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辐射杭州都市经济圈等周边区域,促进信息流、物流的有机结合。 5.全面推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加快平台类、运营类等电商企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加快完善行业性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化纤、玻纤等大宗商品行业性电商平台建设,促进传统工业原料网上交易业务发展。鼓励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发展,引进一批集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共同打造多语种的跨境电商平台,加快实现与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平台的一体化。深化“电商换市”,围绕濮院毛衫、崇福皮草、大麻家纺等专业市场,依托桐乡阿里产业带举办重点行业毛衫、女鞋、家纺产品等的网货和网商交易展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郁振华委员,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互联网产业、服务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信息化建设,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多提宝贵的意见,共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