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483731525679N/2017-43481 | 发布机构: | 气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17-11-06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桐乡市气象局2014年工作总结
|
||||||||
|
||||||||
市气象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嘉兴市气象局领导下,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力以赴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围绕本市各项重点工作,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预警预报做到准确及时有效。2014年天气形势十分复杂,围绕上半年各类复杂天气,市气象局严密监测、精心分析、滚动预报、及时预警、广泛服务,共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7次、提醒短信总计87次25万余条;发布气象呈阅件2期,重要天气报告1期,气象信息38期,为农服务专题32期,有序用电专题3期,天气公报5期,农业气象联合会商会议纪要1期。累计共向决策人员发送预警短信24599人次,决策服务短信101290人次。为全市各行各业的经济建设和全市日常生活提供气象保障。 二是公众服务渠道做到有效延伸。除了通过电视、报纸、短信、广播、微博等常规途径做好各项公众气象服务外,3月开通了气象微信服务平台,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拓展了新渠道,公众通过“桐乡气象”官方微信可咨询天气问题或提出对气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象服务需求,进一步改进气象服务。 三是汛期气象服务力求周密到位。一是做好汛期各项准备检查工作,加强汛期工作值守班制度,开展自查整改,确保装备保障稳定可靠,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实现了乡镇视频系统全覆盖。二是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梳理更新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数据库,同时将948家规上企业、“直通式”服务农民合作社、防雷重点单位安全员等纳入桐乡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实时接收;三是做好梅汛期三次强降水服务,今年我市于6月17日入梅,7月7日出梅,梅雨期长度20天,全市面雨量189.3毫米,其中最大龙翔230.2毫米,共发布3次暴雨预警,全市安全度汛。 四是做好“五水共治”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市“五水共治”指挥部成员单位,积极发挥气象部门职能优势,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加强城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全力以赴抓好“五水共治”气象保障工作。同时,在每月4日治水日,由局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党员干部与联系村开展“五水共治我行动”活动,加入清理河道队伍,投身到五水共治活动中。 五是加强部门合作。3月气象台与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监测站签订成立了“气象影响环境质量联合调查小组”,共同开展气象因素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调研活动,为我市“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7月与民政签署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合作备忘录,双方就防灾减灾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城乡综合减灾社区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提升本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六是做好为农服务。由第六批科技特派员气象台台长范玉芬带队多次走访下田头开展上门服务,在上半年的春播、夏收夏种等农事关键期,了解森林桐乡植树造林、榨菜、大棚育苗、春茭、檇李、蚕桑等特色产品气象服务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提供全程气象服务保障。开展桐乡气象直通式服务,由市气象局牵头与农经部门联手成立了农业气象专家联盟,11位农业气象专家从农业发展角度为农业气象服务提出科学指导意见。 七是有序推进气象现代化。贯彻落实省推进气象现代化会议精神,创新方法,狠抓落实重点项目工作,确保取得新进展。 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已印发。推进乌镇旅游气象台建设。按照4月省气象局黎健局长检查桐乡气象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市气象局把旅游气象台建设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二、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 围绕气象“三化”工作要求,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局务公开,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召开了2014年度全市气象协理员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与市安监局针对防雷重点单位联合发文,切实履行了防雷安全管理职责。启动全市气象标准乡镇建设工作,并开展指导工作。 二是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联合其他部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宣传,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气象科普宣传8次,发放相关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材料1000余份,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3月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大型气象科普征文活动。全市共有小学、初中和高中69所学校参与,社会反响强烈。 三是气象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围绕市政府各项审批改革措施,气象窗口积极参与到多部门、跨部门联合图审、联合审批、模拟审批、期望办理、“一路通”阳光审批等审批活动,审批服务提速增效明显。同时推行事务办理公开透明,强化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落实,全面督查落实各级政府和物价部门的服务收费涉企减免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费告知、计费复核、减免审批、协议约定”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方便群众。 四是加强局务公开。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截至目前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政府信息180条。5月正式启动省政务服务网,完善便民服务事项内容包括公共安全、环境气象两大类共23条,同时落实专人在线浙江政务服务网在线互动平台“网上值班室”,及时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三、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与党风廉政、业务工作、精神文明、行政管理互促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3月26日,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正式启动我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成立了局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开展作出了具体安排。 二是强化教育学习。通过开展支部集中学习、党员个人自学、局长上党课、书记学堂等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各类学习指定数目;组织全体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南平红荔》,学习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的先进事迹;组织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汇聚起推动全局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了 “交通文明志愿劝导”行动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三周年,进一步推动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四是开展意见征求。在机关协同网上征集机关部门单位和各镇(街道)意见,在办公楼大厅设置意见箱征集单位职工和办事群众意见,召开了气象协理员、联络员、安全员等一系列座谈会,共发放书面意见书76份,征集到意见建议16条,并及时落实措施整改。 四、2015年工作重点 2014年各项工作虽然有一定进展,但跟兄弟市(县)相比,有很多工作还有改进空间,2015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气象服务水平,推进全局各项重点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乌镇旅游气象台建设。乌镇旅游气象台已被列入全市气象部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要点,我们将加快气象台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把旅游气象台建设成为气象环境体验馆,完善机构队伍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对桐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是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服务。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扩大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及应急联动的有效性。 三是服务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中小河流洪涝气象保障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加强部门合作,前期与水利部门对我市水系进行了普查,下阶段拟开展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建设,助力“防洪水”;根据建设部门提供的城市易涝点,研究致涝因子,开展城市积涝监测预警技术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