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7号建议的答复 | |||||
|
|||||
张玉梅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广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手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至2016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2%。根据预测,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桐乡将成为高龄人口市。伴随高龄化而来的是居家老人面临生活无人照料、生病无人看护、就医问药难等一系列难题。养老问题已经从单纯的家庭问题逐渐演变成复杂的社会问题。 随着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2015年,我市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为契机,在乌镇启动为期三年的“城乡社区智慧养老平台构建及示范运用”试点工程。服务目标包括针对所有老人的信息化健康管理;针对高龄、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服务及管理;针对空巢老人生命安全保障的远程预警、报警服务;面向老人、家属、社会的家庭照护社交平台;养老服务监管与养老服务补贴审批信息化。 针对老年人走失的情况,可以通过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的交互系统,为有需求老人家里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设备”等,通过网络、电话、穿戴设备、生命体征监控系统等多种方式被“大脑”实时掌握,实现全方位交互安全保障。截止目前,已安装应急救助设备147套,其中自费安装8套;呼叫中心累计接到触发信息32540余次,其中正常上门处置800余次,上门应急处置30次,提供电话问安13040余人次。凡紧急呼救,在老人发起呼叫后及时响应,联系老年人亲属子女(监护人)、110、120等;凡生活服务呼叫,平台在收到用户信息后在老人同意的时间内提供服务。 项目启动至今两年时间,为乌镇当地1.5万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9.8万人次,老年人群服务覆盖率50%以上。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镇隔空体验“互联网+养老服务”,被评为影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十件大事之首。据乌镇智慧养老考评组2016半年度抽样调查显示,乌镇“智慧养老”老年人综合满意率达99%,同时家庭的知晓率也非常高,获得了较好的口碑。目前,除乌镇外,崇福也引入智慧养老提供养老服务。 2017年,市民政局计划以“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易推广”为原则,在全市推广乌镇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根据前期调查摸底,市民政局制定了《桐乡市智慧养老推广实施方案》(草案)。根据《方案》,智慧养老推广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具体设想是,每个镇(街道)选定一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作为该镇(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的一级站点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示范点,负责具体实施“线上智慧养老平台搭建,线下专业养老服务配套”的为老服务。 目前来说,养老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家庭,子女赡养父母是宪法规定的义务。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十佳敬老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2016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建立责任医生与居民之间良好的契约服务关系,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就诊秩序和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到2020年,全市责任医生规范签约率达到5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60%以上,基层就诊比例达到60%以上。 养老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努力扩大智慧养老的服务范围,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智慧式服务。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桐乡市民政局 2017年6月26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