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凤鸣街道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4005089/2019-81304 发布机构: 凤鸣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19-06-11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凤鸣街道2019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6-11  14:25 来源:凤鸣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2019年是桐乡发展全面布局、打牢基础、重点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凤鸣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两个核心”和“数字桐乡”战略部署,以问题为导向、以攻坚为突破、以实干为路径,坚定不移走“深化产城融合 建设精致凤鸣”发展道路,全面建设桐乡中部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筑平台、优结构,实施经济转型提质工程

    1.构筑平台。围绕320国道和临杭大道积极谋划平台提升工作,构筑四大产业发展平台,即凤鸣工业园、灵安集镇、临杭大道沿线现代农业区块和京杭运河沿线福严寺旅游区块,实现全街道资源的统筹布局和优化配置。一是重点抓好320国道经济带。以320国道拓宽为机遇,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扩建、汽配产业项目入手,把拥有承接开发区大平台优势的320国道经济带做大做优做强,力争在灵安村顾家坝等四组征迁任务的基础上,完成钟家浜、钟家木桥两组农户征迁任务,全力引进汽配项目,打造现代化汽配产业园,使之成为街道经济转型升级新的税源和增长点。二是完善灵安商务区规划。立足桐乡中部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深化与开发区的配套与互动,谋划好国道两侧原天女制漆、银凤来、派出所南部区块150亩左右商住地块的出让与开发,优化集镇整体环境,加速集镇人口集聚,努力把灵安集镇建设成为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的品质新城,打造街道经济三产服务业新的增长极。三是谋划临杭大道沿线现代农业区块。把握临杭大道通车机遇,合理配置大道沿线各村农业资源,注重现有现代农业项目“青韦谷”水耕蔬菜培育基地的扶持与壮大,以点带面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同时充分发挥沿线各村主观能动性,加快土地流转力度,为新项目地引入腾出空间,争取成片规模性流转土地,引进1-2个现代农业项目。四是融合提升福严寺区块旅游经济。继续加大对福严寺景区的投入力度,办好福严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加强对福严寺区块的旅游招商推介,争取引入更大投资项目,将景区发展与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融合,提升旅游业对街道西片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合星村精品河道打造、美丽乡村工程和A级村庄建设,形成景区和村庄融合发展的整体效应。

    2.陪育产业。紧紧围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持续优化街道现有产业结构。一是全力破除要素制约。优化实施“退散进集”、“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全街道“四无”企业(作坊)实现动态清零,出租型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以市场倒逼和政策引导机制对街道园区外集体土地、无证土地和D类企业国有土地逐步进行腾退。通过堵结合,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小微企业通过入园、搬迁、改造等途径实现集聚发展。二是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对街道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化学制品及化纤制造业、机械器材、制鞋业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机器换人、优化管理等措施等加快时尚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改造步伐,推动旅游、互联网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与跨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现有新引进汽配产业企业为基础,充分调研开发区汽配企业,进一步延伸和补齐汽配产业链,积极发展以汽车汽配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培育汽配产业集群。

    3.服务项目。一是实施精准招商。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招商引资力度和精度,以全员招商、精准招商争取汽配产业、新特材料等产业大项目、好项目的重大突破。重点做好一批在谈招商项目的推进工作,提高在谈招商项目的落地率。二是服务现有项目。深化落实联系项目制度,加强督促、协调和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提升现有项目服务质量,注重资源要素的统筹调配和内部挖潜,争取在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新建项目早开工。三是抓好市级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杭嘉湖南排工程,重点抓好320国道改造拓宽、民茅线改造提升等重点交通工程工作,为街道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为产城融合创造更好的交通出行条件。

    二、强治理、优环境,实施城乡统筹提效工程

    1.打好重点工作持久战。一是有效抓好文明创建。对照文明创建考核标准和五大专项行动,不断创新载体,加强宣传氛围营造,补齐专项整治的短板,开展扫尾和攻坚克难工作,结合联合督查机制,探索完善长效管控,巩固创建成果,实现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扎实推进文明提升工程,探索实行文明单位积分制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质量,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二是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对街道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菜场、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进一步落实垃圾分类设施,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深入开展“三联三强”三小组长助推垃圾分类的“凤鸣模式”。探索酵素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有毒有害垃圾兑换点建设,进一步延伸酵素人家“1+100+10000”模式。三是持续深化交通安全大会战。一手抓交通基础设施,完成320国道新兴路口和洲甸公路庭桥路口两个交通事故多发点整治提升;一手抓部门联动,通过配强配专力量,重点做好交通不文明出行行为教育处罚和专项整治的长效执法。

    2.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一是农房建设稳妥有序。完成“三改一拆”工作任务,强化“两违”拆旧控新的长效管控,做好“精品道路”整治提升。积极稳妥推进“两新”工程建设。二是乡村环境美化净化。2019年计划新申报新农村村、合星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路线,规划街道级美丽乡村点2个,逐步扩大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范围,提升运维质量,完成美丽牧场建设任务1个,美化净化村容村貌。全面铺开污水治理,重视老集镇、老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地科学规划,深化河长制,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加快拆除南排等沿河沿线的拦河泥坝,贯通水系,提升辖区内水质。三是基础设施逐步提升。计划改造危桥一座,大中修道路5.51公里,投资三千万元启动改造提升民茅线北段2.6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提升村民出行条件。加大河道清淤力度,实施市级河道灵安港清淤,投入资金约180万元,清淤土方约14万方。监督好南排工程剩余8个泵站的施工,确保高质量建设。

    3.打好城镇建设突围战。一是巩固同福集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制定出台同福集镇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办法,统筹工作任务,分解工作责任,由集中整治转向常态化管理,联合四位一体、综合执法、城建交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深化小城镇文明行动,拓展已建各项场所阵地的功能,引导和鼓励集镇百姓参与整治和管理,有效巩固整治成效。二是加大灵安集镇开发建设力度。充分调研利用灵安集镇靠近主城区、开发区,毗邻乌镇大道发展带的地理优势,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中“城”的打造,在原有新天地、紫金首府等房产项目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土地指标资源,加快集聚集镇人口,发展三产服务业,做好承接大平台建设、产业发展溢出效应的准备。三是逐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继续推进街道两个集镇和各新市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派出所南部地块配套道路工程实施进度,同时,管理、维护好破损道路、绿化、排污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地融入,提升集镇品味。

    三、惠民生、重保障,实施百姓幸福感提升工程

    1.深化民生保障,提升百姓满意度。全面加强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和劳动就业等“三大保障”。 完善养老服务相关配套政策,继续配合和济颐养院做好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入住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完善各村(社区)居家照料中心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大精准救助力度,确保各类救助公平公正,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坚持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两手抓,提升就业技能,扩大就业渠道,探索实践定点式人才培养凤鸣模式。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做好参保登记、医保报销、工伤生育待遇申领等服务。抓好双拥优抚、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工作,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深化社会治理,提升百姓安全感。持续深化平安凤鸣、法治凤鸣建设,发扬凤鸣“功夫在平时、稳控在战时”的做法,推广“凤鸣好当家”品牌,确保完成乌镇峰会等重大峰会安保维稳任务。以三治融合示范村为重点,探索升级“三治”建设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挥好三团两会作用,以实效打造“三治融合”凤鸣品牌。进一步强化全科网格建设,发挥好三小组长和综治网格员队伍作用,不断提升“四感三率”,争取平安建设取得新突破。巩固提升“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创建成果,积极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推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和特色调解室建设。做好集中充电设施、消防设施后续维护,全力推进门禁开卡工作,收尾出租房综合整治转入日常管理。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生产、消防和公共安全事故,为精致凤鸣建设提高更加坚实的平安保障。

    3.深化以文化人,提升百姓获得感。实施“精致凤鸣”文明提升工程,以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和凤鸣百姓艺术团为骨干力量,利用节庆日举办各类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艺展演。继续策划并举办好福严民俗节(五月)、腊八节施粥(十二月初八)、福严禅茶宴(十月下旬)等大型节庆活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树立街道对外形象。强化阵地建设,力争提前完成村社文化礼堂和文化讲堂全覆盖,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新申报桐乡市级文明单位2家,升级嘉兴市级文明单位(村社)3家,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进一步选树社会先进,挖掘推荐好“桐乡好人”,加大正能量弘扬力度,形成崇学向善的社会风气。强化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对街道政务公共微信号的管理,提升舆情应急处置的能力。

    四、抓队伍、强党建,实施作风建设提标工程

    1.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基层党建常态化督查、“双整”工作收官考核、“大走访 大宣讲 大解放”活动等,加强对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的指导,运用好季度督导检查的积极作用,重点围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船党课等开展情况,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掌握情况,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务公开等程序到位情况展开督促检查,并强化结果的运用。发挥好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围绕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中心工作设计工作载体,立足党建公园、乡村红路、新农村党建示范村建设等阵地打造党建+美丽乡村新亮点,计划新增建胜、联庄两个示范点,将乡村红路由中群向建胜、联庄延伸,最终实现到新农村的闭环。完成在党员先锋长廊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党员先锋站建设步伐,全年每个行政村至少新建1个先锋站,逐步实现网格先锋站全覆盖。依托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打造“两新”组织党建新亮点,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进企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进一步活跃“两新”组织党建文化,加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适当调整街道中层干部,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一线锻炼、课题调研等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探索开展部分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制度,打破身份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做好村(社)干部、“三小组长”等队伍的培养管理力度,对“两委”班子缺配的行政村进行重点关注,协助村党总支选拔优秀人才尽快弥补空缺,继续实施“党务精英”养成计划,对党务干部进行集中轮训,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党务红领,以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需要。结合七一建党节,开展党内先进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关注“流动党员”、“新居民党员”等特殊党员群体,通过“红色理论轻骑团”、“红色包裹”、“流动党员之家”等载体,将他们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3.深化廉洁凤鸣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运用,继续保持纪律审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切身益的问题,坚决惩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围绕退散进集、出租房屋整治、省文明市创建等中心查找“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办理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确保办案数量、质量和执行效果。引入审计力量,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信访单位开展巡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