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1号建议的答复 | |||||
|
|||||
张玉梅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和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当前,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与青少年相关的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媒体报道的各种案例更是触目惊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我们始终将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努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 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我们深入研究,强化措施,并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制订《桐乡市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好“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设置专门的法治教育模块,探索在校本课程中增加法治教育内容。进一步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多学科协同,形成“全科普法”的局面。推进学校法治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并将“依法治校、法治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中适当加入反欺凌、反暴力、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强化规则意识。 二是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合作,发挥学校法治副校长、学校法律顾问等团队的专业作用,提升法治教育的专业性、生动性、体验性。依托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和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加强对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是建立“检教共建”协作机制。为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维护校园安全,加强与市人民检察院协作,建立“检教共建”协作机制,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合力。2018年,“蒲公英法律讲师团”进校宣讲近50场,累计受教育青少年达万余人,切实提升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及法治意识。2019年,与检察院共同印发《关于深化实施“七大行动”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的方案》文件,开展实施法治副校长普法行动、实施“守护花季”防性侵专题法治宣讲行动、实施德育联席会议行动、实施亲职教育特别工作者行动、实施“检察官带你来画画”街头墙绘普法宣传行动等活动,共同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遵纪守法和利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大力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法在心中”、“学宪法讲宪法”等青少年主题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修养和公民意识;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学、期中、重大节假日和 “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学校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开展“桐乡市中小学德育品牌项目评选”活动,在全市层面推进学校“真人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培养真挚的道德情感,锤炼真诚的道德品行,形成真实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着力践行爱国、爱人、爱己为核心的“三爱”教育,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违法犯罪远离校园。 六是强化家庭教育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班主任为骨干,采取家长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等形式,开设互联网学校家长学校、桐乡教育APP家长网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七是提升青少年维权意识。深化各类“青少年维权岗”活动,通过开展“维权岗行动月”、“维权岗行动日”、《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等集中活动,动员组织“青少年维权岗”开展联合整治。组织“青少年维权岗”开展各类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平安自护和法治教育活动,发挥“青少年维权岗”贴近青少年的优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2019年,桐乡市人民检察院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石门镇关工委等8家单位被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2018年度桐乡市“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欢迎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桐乡的教育事业!
桐乡市教育局 2019年5月29日 作者: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