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今天是第37个国际盲人节,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位视障人士的心声——
“我看不清世界,却在努力看见未来”
发布时间: 2020-10-15  10:42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今天是第37个国际盲人节。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节日。

吃饭、上厕所、坐公交车,这些对普通人而言再简单不过的事,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市残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桐乡共有1674名持证视力残疾人,占持证残疾人总人数的8.52%。

日前,经过市残联的牵线,记者见到了李星钰。上半年,她刚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推拿方向)毕业,目前正准备专升本考试。通过与她的对话,一位普通的视障人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开。

“到初中,我就几乎瞎了”

在与李星钰本人联系之前,记者心中略有忐忑:她看不见,会不会不方便使用手机和微信?采访地点定在哪里比较好?我的提问会给她带来不愉快吗?没想到,李星钰很快接通了电话,并愉快地表示愿意接受采访。考虑到她出行不便,采访地点定在了她的家中。

采访当天,记者惴惴不安地敲响了李星钰家的大门。开门的,竟是她本人。她熟练地引导我坐在沙发上,缓缓转身去摸索着递来一瓶矿泉水。

初次见面,李星钰给人的印象是,虽然瘦小,可是却透露出一股坚韧向上的气质。

李星钰一出生,视力问题便伴随着她。小时候视力不好,书上的字需要凑到书本面前才能看清一些。父母希望她能接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便将她送入普通小学就读。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即便坐在第一排,她也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她看不清老师的脸、同学的模样;她不能像同龄人一样在操场上肆意地奔跑。她需要同桌帮助抄下黑板上的字,她需要老师帮忙放大试卷,她需要母亲不厌其烦地辅导别的同学早已掌握的知识……“我要好好学习,我不能比别人差。”这是当时李星钰唯一的念头。

渐渐地,视力每况愈下,“到初中,我就几乎瞎了。”

采访间隙,李星钰忽又绕过茶几端来一盆水果。这令记者有些惊讶。对李星钰来说,在家里独立行走,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仿佛在她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张无声的地图,指引她前进。“但我很少独自出门。”李星钰说,母亲、弟弟都是她出门的陪伴者。在杭州上学期间,她偶尔也会出门,多是与同学结伴而行,相互照应。

有的公交站台没有语音报站功能,在公交车到站时,由于不知道是哪一条线路,错过要乘坐的公交对李星钰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在过马路时,因为看不到红绿灯,只能听声音、靠感觉辨别,为此,李星钰也经常会被边上闯出来的电动车吓到。

……

“我不是残疾人”

“能遇到好老师,是我特别感恩的。”李星钰在桐乡六中教育集团振东中学读了3年初中。班主任孙俪娟老师从来没有因为李星钰的视力缺陷而忽略她。课上没有听清楚,课后孙老师就手把手地教,直到她弄懂为止。那段岁月,老师的悉心教导成了李星钰心底的一束光,照亮了她的求学之路。

“我不是残疾人。”世界完全模糊以后,李星钰没有长时间的消沉。或许,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经过与家人的商量,初中毕业后,李星钰转到盲人学校念书,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推拿方向)。在学校,老师首先会教授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之后在进行穴位学习时,老师会一一进行指点,在同学们自己的身上指出穴位的具体位置,以便让他们能够清楚地掌握。前不久,李星钰还参加了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证书的考试。

说完求学的故事,她顿了顿。此时,微信那熟悉的提示音响了。她拿起手机,读屏软件发出机械女声,语速极快,记者听不清,但她早已习惯。“听不清很正常,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难以辨别的。”李星钰说,平时学习书籍知识靠的也是这样的读屏软件。有时,她也会在助视器的帮助下阅读,但长时间使用助视器会让眼睛很疲惫,所以大部分时间,李星钰都是以“听书”为主。


李星钰正在练习推拿。


李星钰近照。

“现在科技发达了,使用手机对我们这些视障人士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李星钰说,就连出门也有了许多便利之处。

在常人眼里,视障人士的出行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可李星钰说,现在“中国铁路12306”等平台推出了重点旅客预约服务,只要提前在相应平台上预约申请,车站的工作人员便会为他们提供接送车服务。有时没有来得及预约,车站工作人员看到视障人士也会及时上前提供服务。因此,乘坐高铁对于李星钰来说并非难事。

温暖,总比困难更快抵达李星钰的心头。

关于未来,李星钰有自己的打算。近期,她将参与10月下旬的专升本考试,目标院校是北京联合大学的针灸推拿专业。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家备考,严格要求自己的作息时间。7点起床,吃过早饭便开始一天的学习,读屏软件的机械女声回荡在耳畔,而李星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看”书方式。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她表示,之前曾在桐乡市中医医院进行实习,未来希望还可以有机会去医院、诊所进行实践锻炼,“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李星钰说。

记者手记

与李星钰交谈的两个小时,让记者的内心波澜起伏。有许多像李星钰一样的视障人士,他们的世界或模糊不清或漆黑一片,可是内心却五彩斑斓。他们通过工作、学习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可以为社会出力的一份子。

近年来,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越来越多,并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走进学校,走向社会。

然而,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在桐乡,盲道被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车主为了贪图便利,将车停在盲道上,以至于视障人士出行都无法使用盲道,因为保不齐下一秒就“撞”到了车上。这让视障人士的出行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也许我们也并不知道,在中高考升学考试时,视障学生可申请使用大字版试卷或者盲文试卷,考试时间也可延长50%,考生可携带助视器、台灯等器具或申请单独考场……这些都是属于视障学生的“合理便利”,但目前知晓度并不高,甚至很多视障学生都并不了解。实际上,这些条款在2015年教育部和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都有规定。

说起“合理便利”,李星钰笑着说:“要是这样的规定早点出来,我的中考英语科目一定可以考得更好。”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