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4005088/2017-85284 | 发布机构: | 梧桐街道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17-10-10 |
组配分类: | 区域概况 | 文件编号: |
2017年梧桐街道概况
|
||||||||
|
||||||||
【概况】 梧桐街道地处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与高桥镇、凤鸣街道相邻,西与石门镇相接,东与濮院镇、屠甸镇相连,北靠京杭大运河,北与龙翔街道隔河相望。交通十分便捷,西距杭州市中心63公里,东至上海市区138公里,北上苏州10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距G60、S12、S13、G15W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沪杭高铁高桥站,车程均在15分钟以内。街道辖区面积7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7.42平方公里(含开发区、振东新区),共有14个行政村,406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居委会,149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3.95万户,总户籍人口12.15万人。2016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64亿元,同比增长8.4%;工农业总产值223.16亿元,同比增长4.77%;财政收入22.68亿元,同比增长7.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31亿元,同比增长13.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同比增长10.9%。 产业发展 街道主要土特产有杭白菊、小桑苗、榨菜、晒红烟、湖羊皮、优质水果等。全街道粮食播种面积1404公顷,油菜178.7公顷,烟叶41.2公顷,菊花395公顷,蔬菜920.53公顷,水果231.73公顷(其中果用瓜82.6公顷)。年产粮食9308吨,油菜籽490吨,烟叶103吨,菊花1039吨,蔬菜2.61万吨,果用瓜产量2976吨,桃园村槜李产量60吨。全年饲养蚕种9642万张,蚕茧产量514吨。年出栏湖羊1.64万头、家禽3.16万羽、兔9285只,肉类产量844吨,小湖羊皮2.62万张。成功创建市级规范化家庭农场1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街道有规模以上企业98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97.65亿元,增长2.93%。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7.32亿元,增长18.7%;完成服务业投入45.63亿元,增长12.19%。13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5.15亿元;69个“机器换人”项目完成投资6.49亿元;97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5.25亿元。大力推进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改,已立项的10个项目总投资4.14亿元。全面推进“退低进高”,启动占地10亩以上零产出、低产出企业专项调查,制订一企一策。全力推进“退二进三”,完成建泰纺织和威泰纺织2个地块签约;泰神丝绸、花神丝绸2个地块进入地块规划、价格谈判阶段;茅盾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区块进入评估阶段。全年盘活存量土地529.23亩。引导企业实施“两改两创”,企业申报专利609项,发明专利25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桐乡市级管理创新企业1家,实现技改投入15.25亿元。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5家、“个转企”60家。加快发展旅游业和“庄园经济”、“农场经济”,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3575万元,其中夏家浜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正式开馆,中国苏作红木文化博览园项目完成建设并争创“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君匋艺术院景区化提升工程完成土建和装修设计认证,恒基文化博览园新建文化知识系列展馆并成功创建3A级景区,成功创建规范化家庭农场1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发展现代农业,创建1400亩粮食功能区,实现1个农业村土地整村流转,建设实施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基地2个,成功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桐乡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加快构建“旅游+互联网+X”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互联网产业、旅游业。总投资约100亿的“梧桐树•梦想乐园”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浙江吉茂科技有限公司跨境电子商务项目正在办理供地手续,规划打造桐城首个花园式互联网平台——智创园,目前已有7家互联网企业有入驻意向,2家正在办理营业执照。创新招商模式,拓宽招商渠道,全年新签约项目13个,2017年将落实开工建设,在谈项目近20个。完成市外内资7.67亿元,注册资金6.54亿元,合同外资4081.86万美元,实到外资2210.89万美元,被评为“嘉兴市招商引资十强乡镇(街道)”。高标准优化梧桐园区布局,完成运河片区概念性规划修编,实施园区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稳步推进园区征迁工作,园区三期拆迁安置进入全面扫尾阶段,三期扩征首批280户建房新村点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施工。 城乡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庆丰北区、迎凤一期和电子仪器厂宿舍三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总面积约13.01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790户。实施危旧房屋改造治理,对73幢丙类危旧房屋进行鉴定,完成15幢公房共5620平方米的改造工作,并对21幢危房进行跟踪观测。配合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杨家门社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正在进行。莲都公路、临杭大道征迁进入扫尾阶段,杭平申线等市级重点工程土地征迁、政策处理工作有序推进;梧桐水墙门等6个小组的征迁基本完成签约,并完成新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梧桐城区10千伏幸福线等线路改造工程。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一村一品一景”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同心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基本完成,桃园村历史文化名村正在施工。成功创建“千亩片林”、“百亩片林”各一个,创建嘉兴市绿化示范村1个,实施桐德线沿线道路改造和景观提升工作。实施钱林和百桃两个老集镇改造,改造区域总面积约28.4万平方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完成道路大中修1.5公里及危旧桥梁改造2座。严格执行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稳步推进农户建房改造集聚。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民安村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新立项项目2个。城西单桥砖瓦厂区域整治签约完成,进入拆除阶段;民安砂石料场区块企业已关停,正在细化拆除方案。多形式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各村挖存量、扩增量,适时抱团发展,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启动街道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暨系列美丽创建工作。继续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完善河长制度,巩固“清三河”成果;有效推进工业企业和城乡生活污水入网,工业污水新入网企业9家,农村生活污水开始全部推行纳管排放;完成重点工程河道水生植物种植和九曲港水质改善工程;基本完成第七批小型农田水利全国重点县建设项目。严格实施生猪退养,辖区实现无散养生猪。深化“无违建”创建。结合“四边三化”、“蓝色屋面”整治、农房立面改造等工作,分类处置原有违建,并通过“网格化”抓好长效管理,共拆除违法建筑15万平方米;整治“蓝色屋面”48户,改造1.96万平方米,拆除2946平方米。深化爱卫创卫工作。积极申报各类卫生单位,提升“四位一体”工作水平,完善考核办法,推进保洁队伍职业化;12座新改造的垃圾中转房全部启用,实施“以桶换桶”的农村生活垃圾压缩直运模式,在5个村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社会事业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和以文兴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网络微群工作,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作用,不断加大外宣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文化中心、文化礼堂等各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文化阵地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作用。做大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开展“星光熠熠耀梧桐”身边的典型评选活动,举办第六届桃园槜李文化节、第二届家庭文化节、第十三届邻里节、第三届农民排舞大赛和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等大型特色活动。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分类、分级救助大联合机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016年共发放各类低保金、救助金1216.83万元。成功协办第二届全国社区共建共享推进会,顺利加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常委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得到各界肯定,街道被评为“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深化社区组织培育发展服务,建立梧桐街道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共入驻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5家、注册社区社团13个、备案社团262个。继续开展“爱满梧桐”公益项目创投活动,创新发展梧桐“义工时间银行”,开展2016年“美丽义工”评选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对已建16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监管,新增2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依托第一敬老院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为老助餐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改造提升一敬、二敬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三新幼儿园主体建设工程正在施工;第二幼儿园通过省一级复评,中心幼儿园、城南幼儿园通过省二级复评;完善街道所属公办幼儿园与街道辖区学前儿童看护点的日常工作联系指导帮扶制度。开展各类成人(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和扫盲工作,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完成大发文昌服务站搬迁工作,新建东兴永宁服务站,实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工作,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应对。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大力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深入推进计生家庭关爱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