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动态 > 本地动态
“人口普查,一个都不能少!”
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了解基层一线的人口普查工作

发布时间: 2020-10-28  11:56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连日来,身着背后印有“人人参与人口普查”字样的红马甲,一个个普查员走村入户,穿梭在大街小巷,院落楼栋里,为这10年一次的“大点名”忙碌着。

2020年10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正式开始,于10月31日结束。11月1日,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到12月10日结束。为实现人口普查人人参与,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不少桐乡市民主动报名加入普查员队伍,他们中有夫妻档、多次参与人口普查的“老将”、年轻的“90后”,还有新居民。他们身体力行,共同为人口普查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基层普查员,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一线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凤鸣街道环南村普查员:王鑫炜、沈洁

夫妻搭档让1+1>2

王鑫炜(左一)、沈洁(右一)受访者供图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进入10月以来,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的人口普查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鑫炜和沈洁是凤鸣街道环南村的一对夫妻,10月11日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和预登记阶段开始后,夫妻俩就一直活跃在人口普查工作第一线,是人口普查队伍中少有的“夫妻档”。

今年24岁的王鑫炜经营着一家炸鸡店,妻子沈洁则是保险公司员工。“今年人口普查需要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而现在住在农村的多为老年人,他们都不擅长操作智能手机。”王鑫炜说,出于这样的考虑,当他得知村里人口普查工作需要人手时,就和妻子第一时间报了名。

尽管对年轻人而言,操作智能手机并不难,但对于孩子刚满周岁的新手妈妈而言,利用空闲时间开展人口普查工作,则意味着少了一些陪伴孩子的时间。沈洁告诉记者,在对普查员的第一次培训时,她因为孩子生病住院没有参加,只能让丈夫学会后回来教她。“好在有婆婆帮我带孩子,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刚开始,王鑫炜和沈洁都是一起上门进行摸底登记,两天后,他们觉得这样的方法效率太低,于是开始分头行动。“我们俩负责登记环南村60户居民,共计有400人左右的普查任务。”王鑫炜说,环南村出租房屋多,人员构成复杂,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考虑到普查对象大多白天要上班,或外出做生意,他们就利用晚饭后的时间上门。

在入户登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户,夫妻俩就耐心地一遍遍解释。有时,他们需要数次上门才能完成一户居民家的登记普查工作。夜晚,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两人还会针对普查登记中遇到的问题、填报中的疑问互相讨论。

沈洁说,自己才刚嫁到环南村,原本周围的邻居都不太熟悉,但经过此次人口普查,她和不少邻居都渐渐熟悉了。夫妻俩表示,尽管人口普查工作挺辛苦,但意义重大,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再苦再累也值得。

大麻镇吉字浜村普查员:章惠伦

用“新武器”发挥大本领

章惠伦(左)中心记者朱方红/摄

“老沈,我来进行人口普查摸底,你们的身份证核对下……”眼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处于普查摸底和预登记阶段,连日来,大麻镇吉字浜村普查员章惠伦挺忙碌,从晨曦明亮到夜幕降临,他穿梭在不同村民家中。

章惠伦是一名老普查员,已连续3次参与、指导人口普查工作。“2000年,我就做过一回普查员,2010年做指导员,再到今年的普查员、指导员……”说起参与人口普查的经历,他头头是道。

虽然章惠伦对人口普查工作有经验,但今年是首次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这对于年近六旬的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得知他的顾虑后,吉字浜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找来有经验的普查员教他如何进行电子化普查登记。大麻镇人普办工作人员还对这位全镇年纪最大的普查员就如何使用小程序进行现场指导。

在了解了相关流程后,热心的章惠伦穿上红马甲、拿着智能手机、拎着人口普查袋子“上岗”了。

“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意义重大,既然参与了,工作就得细致、扎实。”章惠伦所负责的普查区域有90多户村民,除本地住户外,新居民也不少,情况相对复杂。为了摸清实际情况,章惠伦掐着“早中晚”三餐的时间去村民家,挨家挨户上门摸底、做好预登记。

“新居民居住在本村,预登记信息怎么填?”“上门女婿居住在本村,户口不在本村,怎么登记?”……在摸底过程中,章惠伦遇到了不少问题,最让他感到“吃力”的莫过于电子化操作流程。

“手机上我只操作一遍的话就容易忘,要反复操作几遍才能全部掌握。”章惠伦说,“实在搞不清楚,我就向年轻普查员请教。”

这段时间,章惠伦早出晚归、走村串户,尽心尽责做好普查工作。

屠甸镇恒丰村普查员:沈桢妮

“90后”成人口普查主力军

沈桢妮(中)中心记者颜明芬/摄

上午8点不到,屠甸镇恒丰村普查员沈桢妮已到达单位。作为村委会工作人员,沈桢妮的日常工作本就十分忙碌,“兼职”人口普查员后,属于她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

办公桌前,沈桢妮一边整理着村民户籍信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台账等资料,一边告诉记者:“白天村民都忙,大部分不在家,所以入户登记时间以白天为辅、晚上为主。”一会儿工夫,她便拿起普查员背包,开启新一天的入户摸底登记工作。

沈桢妮今年28岁,2018年进入恒丰村村委会,这是她第一次参与人口普查。“说实话,一开始心里确实没底。”一路上,她说着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经验。白天用电话沟通解决户主不在的问题,整理核对各种表格,同时制定入户计划,记好新问题。”

9点,沈桢妮来到了沈家埭小组。“阿姨您好,我是普查员,这是我的工作证,这是给住户的一封信。今天我们来核对一下您家的信息。”进门后,根据户主姓名底册,沈桢妮开始逐个对指标进行详细询问、登记。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类似人口普查这样规模的工作,核对普查底册等基础工作,翻阅学习人口普查所需要的统计标准和指标含义等具体事项,沈桢妮从着手人口普查的第一天起,就一步步摸索、学习。

11点半,沈桢妮又完成了一户村民的摸底调查。出门时,该村民家的老太太突然叫住了她:“你还没吃午饭吧,来,吃点饼干先垫垫肚子,别饿坏了!”不由分说,老人就使劲把饼干塞在她手中。

“村民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支持的,让我觉得成为一名普查员很光荣。”沈桢妮说,有时候一进门,村民就连忙泡茶、削水果。“一些村民还主动向邻居、亲朋普及人口普查知识,告诉他们要支持人口普查工作,让我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丝丝温情。”

“在此之前,我对村里的每家每户都不太熟悉,有些村民家的具体方位也不清楚,通过这次普查工作,一家一户登门调查登记,我觉得自己进步挺大!”她笑着说,她已适应了普查员这个新身份。

梧桐街道普查员:麻桃红

愿为“第二故乡”尽份力

麻桃红(左一)中心记者沈晓洲/摄

“啪……”一束强烈的光从手电筒中射出,照亮了前方的路。对于普查员麻桃红来说,人口普查时间是从晚上开始的,而她也已习惯在黑夜中“出没”于小区栋栋高楼间。

麻桃红是梧桐街道的一位普查员。她来自丽水,在桐乡生活工作的8年时间里,早已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乡。得知社区在招募普查员,她主动报名,想要为“第二故乡”出一份力。

“人口普查很重要,我们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能为桐乡、为国家作贡献,应该的!”麻桃红笑着说,“更何况,咱新居民做人口普查也更有优势,这个小区里新居民多,且很多是温州人,和我算半个老乡,上门沟通更有亲切感。”

麻桃红负责的巴黎都市小区,是梧桐街道住户最多的封闭式小区之一,总计有1000多户,大多数人在濮院做毛衫生意。白天,很多住户家经常无人,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为提高人口普查工作效率,麻桃红只能将上门时间放在晚上。

“晚饭简单对付下,吃块饼干,拿点零食,背上资料就得走。”麻桃红说,每天傍晚6点30分左右,住户大多已下班回家,或已吃完晚饭在家,是普查的黄金时段。而即便已把普查时间“挪”到了晚上,有时还会“扑空”。“不少住户工作忙,每天下班后到家时间很难确定。”如上门无果,麻桃红就列出表格,提前和住户电话联系,预约上门普查时间,从联系住户、预约时间到上门普查、录入信息,常常要忙到深夜。

尽管普查员这份工作繁琐辛苦,但也有特别值得高兴的时候。麻桃红说,在进行普查登记时,总有热心居民跟她说“辛苦了”,邀请她进家里喝杯茶、吃颗糖。在路上遇到她,有居民会亲切询问,普查工作进行得怎么样。这一切,都让麻桃红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20多天来,麻桃红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具备专业的人口普查知识,配合住户的作息时间,温和细致地上门登记,是做好这份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