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冲破迷雾,危中取机
桐乡外贸企业逆势增长有“门道”
发布时间: 2020-11-17  09:00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新迪尚”样衣展示。

“依韵家纺”产品展示区。

“订单都来不及做,客户接二连三催货。”“现在的出货量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疫情之下,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但在桐乡,不少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话语坚定,传递出战胜市场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抓空档强内功

走进位于濮院创新园CX设计大楼的桐乡市新迪尚时装有限公司,开阔的空间内,除了忙碌的工作人员外,一排排时尚靓丽的服装样衣吸人眼球,透露出浓浓的时尚气息。

眼下,企业正忙着整理“返单”。“前几个月,不少客户都是尝试性下单,随着国外市场不断放开,海外订单明显回流,老客户们纷纷追加订单,现在订单都已经排到12月了。”公司总经理沈强说,“预计全年的出口量、销售额同比增长可突破20%。”

作为一家从事纺织服装的外贸企业,“新迪尚”主营快时尚女装,主要客户有意大利LIO JU,MANGO,INDEXTEX旗下的女装品牌ZARA、PULL&BEAR等。

今年,在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下,企业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说起秘诀,沈强告诉记者:“企业设计生产的春夏款服装早在春节前已全部交付,基本没有库存。”那么,在复工复产后的空档期内,企业在做什么?“新迪尚”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增加研发设计端的投入。

“企业新品研发的速度明显加快,今年单供给客户的秋冬款就增长了近50%。”沈强说。记者随手拿起一件针织衫样衣,发现产品上附带了一张“Care for Fiber”的标签。“这就是供给INDEXTEX集团品牌Join Life系列的产品。”沈强介绍。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INDEXTEX集团确定了名为“Green To Wear 2.0”的可持续发展准则,Join Life系列就是其中之一。该系列要求直接供应商严选可持续原料,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设计与生产均需可持续性。作为主供应商之一的“新迪尚”深知,谁先推出新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但可回收原材料受限、成本投入大、研发难度高,要在有限范围和时间内做文章并不是件易事。但“新迪尚”知难而上,选用化纤代替马海毛、注重把控湿加工环节……一款款新品样衣不断产出,通过快递发给客户,接到订单后,再大批量生产发货。正是这份冲劲,让“新迪尚”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

“国内打完上半场,国外继续下半场,而‘外贸人’要打完全场。”这句话在外贸圈里口口相传,戏谑背后透着几分无奈。面对巨大的内需蛋糕,不少出口主导型企业却面临“转身”艰难的困境。以服装类外贸企业为例,通过订单式生产,可以实现零库存,而内销则要经历从设计款式到组织生产到创建营销渠道,可谓“门槛重重”。

尽管如此,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危、机并存的当下,不少桐乡外贸企业纷纷选择修炼内功,用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己的‘强’来应对环境的‘变’。”在沈强看来,面对疫情“空档”,企业应更多地沉下心来研发新品,通过抢占不同市场来分散风险。

抓机遇加速跑

其实“新迪尚”并非个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与“宅经济”有关的产品出口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一个新引擎。浙江依韵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前三季度,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8.8%,自营进出口同比增长50%,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字,足以证明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危机面前,企业当稳住阵脚,破解难题。在桐乡,越是在复工复产速度上领跑的企业,其业绩的增长态势越是明显。2月10日,“依韵家纺”成为梧桐街道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3月中旬,企业包车从云南、河南、四川等地接回员工;4月至今,企业车间生产线保持着满负荷运转。

“其实刚复工复产时还在发愁,国外疫情暴发,完成年前接手的几个订单后该怎么办?”企业总经理蒋永良坦言,但没想到一个10万套的大订单随即从韩国“飘”来。原来,受疫情影响,韩国电视购物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此前由该企业生产的一款棉布工艺家纺产品随之打开了销路。

对广大外贸企业来说,保订单不光要“有订单”,更需要“好订单”。正当企业开足马力赶着交付大订单时,美国亚马逊平台代理商也主动找上了门,急着要货上新。

对于“依韵家纺”而言,这正是抢抓市场的好时机。“太忙了,亚马逊日均发货量达到5个柜,单是装货就要忙活到晚上。”蒋永良说。

在疫情期间,借助更大的电商平台与更多的海外客商合作,蒋永良觉得很“幸运”。今年,“依韵家纺”还把握市场变化迅速调整生产模式,加大了抗菌、除螨、防污等家纺产品的销售量,转身成为“领跑者”。

当然,除了及时调整产品外,“依韵家纺”还有一个杀手锏——机器换人。走进绗缝车间内,你会惊叹于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的应用。只要输入数字工艺程序,智能吊挂系统旋转1周即可完成1条被子的全套缝制流程;系统后台还能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应部位修正……

传统的家纺产业,凭借着科技创新实现智能升级,撑起了一片天地。当下,敢于亮剑,勇夺先机,用高品质产品去满足更为常态化的需求,成为了不少桐乡外贸企业逆势成长的秘诀。诚如蒋永良所言,我们不知道下一次危机什么时候到来。但是只要走得快一点、技改的速度再快一点,就能化危机为先机,进而创造胜机。

政企携手同行

进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除了企业主动作为,也与政策持续发力、效应持续释放密不可分。今年以来,桐乡出台一系列“硬核”帮扶政策,在危机中创造新机遇,携手外贸企业“破冰前行”。

冲破迷雾,需要非常之举。前期,桐乡在嘉兴率先出台《桐乡市稳外贸十项举措》,通过加大对外贸企业境外参展、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贷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揽子稳外贸政策落地生效,稳住了企业信心,也兜住了市场预期。

面对外贸承压的困境,政府服务紧紧跟上。鼓励企业借助广交会、出口网上交易会等平台开展外贸数字化转型,打通产销对接堵点;推动“云推介”“云参展”等创新模式,挖掘培育外贸发展新动力,拓展新兴市场份额,企业“出海”的通道,开始不断拓宽。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面对疫情造成的外贸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冲击,桐乡正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桐乡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72.14亿元,其中出口202.37亿元,进口69.77亿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外贸较快复苏的势头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