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民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307Q/2020-89832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0-02-2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桐乡市民政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25  16:26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打印

桐乡市委、市政府:

    2019年,桐乡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桐乡市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民政部门目标要求,按照《桐乡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切实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保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印发《关于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桐民委〔2019〕3号)文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明确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二是制定下发《桐乡市民政局2019年普法宣传与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桐民〔2019〕51号),对全年的法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全年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三是建立健全了局长办公会议学法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制度、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年度考试制度、法律顾问制度、民政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法制宣传制度等工作制度,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一是开展以培训民政执法人员、机关公务员为重点的行政法律法规培训。积极参加全市公务员“学法用法轮训”和持执法证人员培训等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宪法》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并把专题学法与学习民政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促进机关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二是常态学习民政领域法律法规。结合民政业务和工作职能,组织各科室、各下属单位分别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有侧重地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婚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地名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等民政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和公平竞争审查。出台规范性文件《桐乡市社会救助家庭供养费核算办法(试行)》和《桐乡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级评定暂行办法》,代拟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均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市政府本级规范性文件26个,保留20个,建议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估清理6个。

    (三)加强普法宣传,提升民政法治素养。一是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按照桐乡市“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市民政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面向社会公众、困难群众、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福利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民政工作人员等广泛开展民政法治宣传教育。二是深入开展“法律进村(社区)”活动。在国际社工日、清明节、儿童节、慈善一日捐、重阳节、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宪法、民政法律及政策法规的专题宣传,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普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在法治民政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持续开展东方法治园法律服务咨询活动,5月份牵头开展法律服务咨询活动,重点宣传《宪法》、《收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等法律法规。

    (四)加强监管检查,规范社会组织发展。一是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执法监管。制定《桐乡市民政局2019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双随机”抽查计划》和《关于开展2019年度全市社会组织“双随机”抽查和财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完成省民政厅、嘉兴市民政局“双随机”抽查任务养老服务机构2家,完成桐乡市“双随机”抽查社会组织40家,养老服务机构2家。推广使用掌上执法平台,实现掌上执法全覆盖。二是按照“扶持一批、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制定出台《桐乡市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培育村级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实现镇(街道)和城市社区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全覆盖,农村社区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覆盖率达60%。2019年,我市共办理社会组织行政许可251件,其中社会团体192件,民办非企业单位58件,基金会1件。截至2019年底我市依法登记社会组织531家(其中社会团体39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9家,基金会2家)。三是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年度检查、“双随机”抽查、财务审计等工作,对检查发现问题的社会组织,依法作出警告、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联合公安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对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进行执法,下发《取缔决定书》。同时,对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社会组织依法做出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2019年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份;对年检发现问题的社会组织,下发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42份。

    (五)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2019年民政“最多跑一次”办件114325件,其中无差别办件22441件,地名门牌18125件,婚姻登记6620件。一是梳理细化“最多跑一次”事项。对机构改革后民政事项进行移出和新增,转移出退役军人、老龄、救灾事项,取消民办养老机构认定审批事项,事项从原来的79项确定为54项。民政事项全部列入同城办理,100%实现无差别受理和镇街道就近办理。二是推进社会救助“一证通办”,健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一键核对”功能,借助每个镇街道社会救助专业社工实现救助对象提前发现,困难家庭申请救助零次跑。三是推进地名门牌“一网办理”。启用“嘉兴市区划地名业务平台”,登录政务服务网后更方便企业和群众在网上办理地名核准和门牌申领业务。四是推进殡葬服务“身后一件事”平台建设。整合卫健、公安、民政等部门办理的事项,共梳理整合办事事项15条,出台《桐乡市“亲人身后事”跨部门“跑一次”实施办法》,开发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现已上线试运行。五是推进婚姻登记“最多跑一次”。与公安户籍证件联网,与档案局数据联网查档,与省档案局婚姻登记电子档案数据共建共享,为补领婚姻登记证当事人提供省内异地查档服务。4月开展了首例省内跨区域补领婚姻登记证工作。积极协助法院执行一件事工作。推出“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民政婚姻登记窗口 “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集成服务模式,全年受理472对。

    二、2019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七五”普法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2020年将迎来“七五”普法终期评估,对照任务清单和评估要求,“七五”普法工作还需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法活动的针对性,提升普法工作成效。

    二是民政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专职的法制工作人员,执法人员对各条线上的民政法律法规不熟悉、不精通,导致民政执法手段偏少偏软,专业化程度低。

    三、2019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带头开展学法用法。贯彻落实局长办公会议学法制度,每月开展民政法律法规和常用通用法律法规学习,培养领导干部尊崇法律、依法决策的强烈意识。开展“行政败诉案例学习季”活动,剖解分析真实案例,从行政机关败诉角度体悟法律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二是组织开展宪法宣誓。组织本单位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按照《桐乡市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规定的宣誓仪式流程进行集体宣誓,培养机关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依法履职尽责的强烈意识。

    三是主动报告接受监督。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做到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嘉兴市民政局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通过政务公开网站等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四、2020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0年,我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七五”普法收官达标。今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我局将严格按照《全市民政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要求,认真做好民政相关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努力提高民政干部和民政服务对象的法律素养,提升市民的法律意识。

    二是加强民政干部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民政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举办民政法律讲座和执法实务培训,组织民政执法人员系统地学习民政各专业法律法规,熟悉掌握执法办案程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抽查和掌上执法等工作流程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和公平竞争内部审查制度,在出台规范性文件时,严格按照制定程序、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仔细确认政策依据,按程序做好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加强配套政策解读,每一个规范性文件必须同步配套发布该文件的政策解读,将制定该文件的必要性、制定的政策依据及主要内容详细进行解读和说明。

    四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按颗粒化民政事项管理的要求,稳定核心指标办理比例,经常开展颗粒化事项后台维护和梳理,按核心指标考核要求和星级标准开展工作。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的服务事项加强追踪和满意率度回访,扩大受益面。持续推进就近跑和0次跑,经常性开展镇街道办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桐乡市民政局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