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成人礼,照亮最美“星月”
|
||||||||
|
||||||||
| ||||||||
![]() 张杨星月与父母合影留念。 ![]() 张杨星月填写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18岁是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节点。生日怎么过?拿什么做成人礼?昨天是桐乡女孩张杨星月的18岁生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她赴杭州一连完成了三件事,收获了一份“最美”成人礼——第一次献血、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张杨星月是桐乡市茅盾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昨天一大早,她在父母的支持和陪伴下,从桐乡出发前往杭州。按照流程,她先到浙江省血液中心登记造血干细胞入库,无偿献血300毫升,然后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进行中国人体(组织)器官登记。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父亲张剑常这样说。他是桐乡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他和妻子杨鹰是桐乡市第一对共同签下捐献器官志愿书的夫妻;身边的亲朋好友已有10多位在他的影响下签署了捐献器官志愿书…… “绝不是一时冲动!在父母亲友的耳濡目染之下,萌生献血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当时还没满18周岁,所以只能等待。”张杨星月说。一直到中午11点多,她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这份特殊成人礼,跟爸妈留影记录下了成年的特殊时刻。 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张杨星月毫不犹豫地勾选了“全部器官”,最后落款、按上手印。她笑着说:“今天是我18周岁的生日,在生日这天完成自己多年心愿,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捐献器官可以让更多的器官衰竭者看到希望、得到新生,这也是延续生命、传承爱心的一种方式。完成登记后,她便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卡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这一家人传递的正能量还不止于此。疫情期间,作为桐乡市红十字桐安救援队队长的张剑,坚守在抗“疫”一线,张杨星月在市区杨家门社区迎凤路检查点和桐乡市红十字会帮忙,杨鹰则与桐安救援队的部分队员设立检查点,同时负责救援队的后勤补给。 用行动将爱心进行到底。张剑一家用生活中平凡的事、点滴的情,诠释了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希望女儿做一个对社会有爱心、有担当的人。”张剑说,18岁意味着成人,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定会影响她的一生。 在全国第42个植树节,张杨星月载下了爱心的“种子”,也收获了花季里最宝贵的礼物。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