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财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42HL/2020-100265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0-04-1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2020年桐乡市财政国资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4-10  14:38 来源: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打印


一、工作目标

根据市人代会确定,2020年全市财政的工作目标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86亿元,比上年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00.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主要任务

2020年财政国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以乌镇为核心的旅游业和互联网,助力提升新“七大行动”,深化“四个桐乡”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财政国资新作为奋力书写“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的桐乡篇章。

(一)精准施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继续落实减税降费。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零收费”成果。

2.加强财政政策扶持。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1+4+8”政策体系,建立企业参与的政策决策机制,用更有含金量、更具精准性、更多获得感的政策,与企业共克时艰。加快涉企财政专项资金云平台运用,规范我市涉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加大金融扶企力度,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加强银、政、担合作,健全机制,加大科技贷款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加快政府产业基金2.0版运作。结合我市产业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壮大政府产业基金规模,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加快政府产业基金2.0版实质性运作。

4.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入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落实疫情帮扶政策。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各级政策,通过财政贴息补助、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减免缓缴税费、返还社会保险费等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补损失,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服务“六稳”工作大局。

(二)强化监管,固本强基提升质效。

6.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依托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抓好财政政策的跟踪评价制度,强化结果运用,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最有需求、最有效率的地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三公”经费预算再压减12.4%。

7.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落实我市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方案,2020年市级部门层面全面实施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确保桐乡绩效预算管理走在全省前列。

8.加强基层财政管理。有序推进乡镇财政体制调整工作,研究完善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加快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和“一卡通”建设,规范涉农、民生补助资金发放。

9.完善财政内控建设。优化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策制定等完善内控制度。

(三)深化改革,加强国资运营管理。

10.优化国资布局。加快整合优质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成交投集团等市级平台、部门、镇(街道)国有企业整合和提升,完善“1+X”国资管理体制架构,力争打造千亿国资。

11.深化国有企业转型。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实施竞争类和功能类国有企业分类管理,探索竞争类国有企业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体制机制,厘清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边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3.加强国企投资管理。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规范国有企业融资行为,防范国有企业债务风险。

14.推进国企薪酬改革。出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

15.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出台《桐乡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完成动员部署、调查摸底、对接协商、拟定方案、签订移交协议、办理交接手续、核对信息数据等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平稳有序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四)突出重点,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16.统筹民生事业保障。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用好政府购买服务、产业基金等工具,优化资金配置,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将有限的政府财力重点向民生实事倾斜。继续支持推进“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17.提升生态治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全方位推进水、气、废污染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助推塑造优美生态。

18.建设风雅桐乡。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19.支持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项目,支持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推动乡村智慧化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深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改革。

(五)防范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20.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建立地方债券发行项目储备库,做好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工作,用足用好政府债务“开前门”政策,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益。扎实推进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21.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平稳。健全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制度,防范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力争使我市社保基金可持续运行。

22.落实安全生产。强化国有实业参股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狠抓安全隐患的整改,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推进改制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

(六)党建引领,深化干部队伍建设。

23.夯实党建基础。推行四化四融合,常态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让主题教育和支部日常学习相融合;制度化开展党建季度督查,让考核和工作推进相融合;标准化建立党建工作平台,让支部日常工作与台帐相融合;品牌化开展支部工作创新,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相融合。以四化四融合为工作总目标,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党建”。

24.注重干部培养。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引导全局干部职工苦练内功,增强学习能力、谋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驾驭风险能力。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培养,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建立正向激励与反向容错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25.落实正风肃纪。以奔跑的姿态和奋斗的状态,做到案不积卷、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深入推进“三服务”、“上门服务至少一次”等活动,提高工作质效。加强对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经常性开展提醒教育,帮助梳理廉政风险,指导好重点岗位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流程和方法,切实保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