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更自治、学生更自制
|
||||||||
|
||||||||
| ||||||||
“我想用10个积分换一张读书券。”“那我就用10个积分换一堂‘网红课’吧。”趁着下课时间,河山镇中心学校的初一学生沈婷和严天羽,来到学校三治融合积分兑换处,用前期获得的三治融合积分换到了自己想要的“心头好”。 “自从用上了三治融合积分管理制度,学生们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河山镇中心学校校长殷伟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该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相较于学科教学可以用具体分值来体现成绩,德育教育却缺乏相应的载体。为此,从去年5月开始,河山镇中心学校尝试将三治融合积分管理制度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 记者了解到,为了充分运用三治融合的理念,河山镇中心学校将德育教育进行量化,通过积分管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式管理,并从思想道德、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勤劳简朴、心理品质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自治的积极性,并在校园营造了人人争做立德立行至善至美好学生的氛围。 “以往学生在德育方面表现突出,我们会在年底颁发一张奖状。现在我们用更为实在的积分替换了奖状。学生不仅可以换取自己想要的学习用品、网红课程,甚至还能在年底用积分兑换游学的名额。”河山镇中心学校德育教育负责人吴金菊介绍,积分由基础分和奖惩分两部分构成,基础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为每名学生赋分;奖惩分则采取“一人一档案、一日一巡查、一周一赋分、一月一排名、一学期一评比”的模式进行打分。 那么哪些行为可以加分,哪些又会扣分呢?记者在学校三治融合暖心助学屋的宣传板上看到,但凡学生做了好人好事,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或是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等都可以得到一定分值。反之,如果做出了影响学校形象的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等都会被扣分。值得一提的是,积分实行累积使用,期末统一清零。这也意味着,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都有“拿高分”的机会。 作为全市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的先行地,从去年开始,河山就不断探索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在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不同领域的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河山镇党委副书记沈利民表示,下一阶段,他们会继续深化三治融合积分制管理,进一步激活群众主动参与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打通社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