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政府办 > 报告统计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330483ZFC00000/2020-93591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0-05-25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文件编号: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25  15:21 来源:市政府办 浏览次数: 打印

2020年5月14日在桐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于会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务实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财政总收入135.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4.5%和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880元和38197元,同比增长7.4%和9.5%。

一年来,我们抓实体、促转型,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89亿元、增加值323.5亿元,同比增长3.1%和7.3%,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嘉兴第一。强化企业培育,新增“个转企”910家、规上企业181家、股份制企业261家。桐昆、新凤鸣、振石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京马电机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深化工业企业绩效评价,规上企业亩均税收达22万元。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值319.6亿元,同比增长5.8%。数字经济快速壮大。高质量承办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投入使用。新增数字经济项目1250个,实现核心制造业产值157.8亿元,同比增长20.5%,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全省20强。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095个,新增“上云”企业1150家,启动全国化纤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二级节点建设,两化融合指数连续四年全省晋位。现代服务业有效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4.2亿元,同比增长7.3%,9个项目入围省服务业重大项目。接待游客26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7.8亿元,成功创建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442.7亿元,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1592.7亿元和1332.7亿元。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7个,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获评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农场,获评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全省首创产业组合抱团发展新模式,实施嘉兴最大飞地抱团项目,村级集体年经常性收入达120万元。石门湾田园综合体入选十大省级田园综合体。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优化整合三大平台,实行“五统一”管理,融杭经济区挂牌成立。“园中园”建设步伐加快,湾谷科创小镇开工建设,数字经济小镇正式运营,前沿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入选嘉兴新产业重点培育基地。中国电科乌镇基地、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完成建设,中国长城航天北斗应用中心、华为5G+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大力实施“退散进集攻坚行动”,整治“低散乱污”企业(作坊)3914家,腾退低效用地5633亩,新建改造小微企业园9个,推动企业入园673家。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全力开展“精准招商攻坚行动”,成功举办首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第四届国际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全年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和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百亿项目1个。实到外资5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163.4亿元,同比增长38.6%和22.8%。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四大结构性指标增速均超10%。新增6个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和年度投资完成率均创近年来新高。

一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和VIP组团服务2.0联动机制,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最多90天”,企业常态化开办“一日办结”。企业用水报装、新生儿“出生E站通”、镇街“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彰。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以城投公司为主体的“1+X”国资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成总规模125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2.0组建工作。扎实推进其他改革。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政策,为企业减负56.5亿元。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支持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增加109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4.8%。全省首创智慧化排污许可证后执法监管新模式,全面实行新增排污指标电子竞价。圆满完成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

科技创新带来强劲动力。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8亿元,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列全省第六、嘉兴第一。成立深圳、上海两大域外创新中心,启用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新增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企业299家,列嘉兴第一。实施人才政策2.0,引育顶尖和省级以上高端人才70名,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引进大学生首次突破1万人。主导制定“浙江制造”标准8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7.4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验收。

开放协作开启崭新篇章。出台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与南浔建立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对接沪杭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第一人民医院,沪杭医疗专家下沉4000余人次,尚阳实验学校完成首批招生。实现嘉兴市域内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一卡通”全覆盖,全国异地就医直接刷卡结算医疗机构达2.4万家。精准服务外贸企业,实现出口317.8亿元,增幅列嘉兴第一。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总额稳居嘉兴首位。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结对帮扶工作,深化与开化、龙泉、黑水“飞地园区”建设,落实帮扶资金4955万元。

一年来,我们抓统筹、促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乡面貌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项目165个,完成投资107.6亿元。率先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成为全省样本。推进总体城市设计,完成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城市规划馆建成开放。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启动永宁南区块房屋征收、振兴路综合改造、中山西路延伸段和“两河一湖”生态绿廊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个,打通断头路9条。强势推进“基本无违建”创建,完成拆违418万平方米、“拔钉清障”305户。全力开展“文明市创建攻坚行动”,成功获评省文明市。落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特色精品村3个,大麻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乌镇“水乡寻梦研学路”获嘉兴美丽乡村精品线评比第一名。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培育类城市。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域推进水环境治理。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新建主干污水管网20公里,完成河道清淤115.4万立方米,在嘉兴率先实现市控以上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质。西部饮用水源保护建设工程、城市污水厂整合工程开工建设。扩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7%,PM2.5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9%,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整建制全覆盖,焚烧处置量首次实现负增长。新都绿色能源提级改造项目、工业固废处置项目顺利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线投入使用。开展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问题整改率达99.7%。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临杭大道建成通车,320国道改建项目启动建设,苏台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京杭运河“四改三”、京杭运河二通道稳步实施,扩大杭嘉湖南排运西段基本完工。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公路改造提升21.5公里、县道大中修24公里、桥梁改造21座。推进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河道综合整治58.5公里、连通水系41条,实施水闸智慧化改造850座。新增变电容量28.6万千伏安,新建5G基站525个,全国首条县级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投入使用。

一年来,我们抓民生、促和谐,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高质量推进教育发展。高规格召开教育大会,高考一段人数、上线率和中考优秀率均居嘉兴第一,桐乡经验获嘉兴推广。推进学校扩容工程,实施建设项目22个,新增学位4200个。实施市区公益幼儿园“招生服务区”制度改革,开展课后校内托管。高水平提升医疗服务。公立医院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全面推进,市域内就诊率达88.3%。推广“诊间屏”“刷脸付”等智慧化应用,市级医院智慧结算率达100%,成为全省首个与省级医院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县级市。市一院急诊楼、市二院改扩建等项目投入使用,获评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县,排名全省第一。高标准推进文体惠民。通过省首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达标县验收,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档案馆、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新建伯鸿城市书房10家,实现镇级全覆盖。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茅盾文学新人奖颁奖典礼、2019中国·桐乡马拉松赛等各类文体活动1700余项次。《桐乡市志》出版发行。

社会保障全面有力。全民参保扩面取得新突破,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2%和99.7%,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站镇级全覆盖。就业形势稳定,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3%以内,顺利通过省“无欠薪”县考核验收。推进居家养老、就近养老,建成4家镇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成为标准化养老全国样板。完善困境儿童、残疾人、低保低边家庭等困难群体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帮扶救助资金1.5亿元。

社会治理稳步推进。平安桐乡实现“十五连冠”,平安考核位列全省第二,夺取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创历史最好成绩。全面开展“三治融合提升行动”,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三治融合”桐乡经验获全国首届城市治理创新奖;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设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司法所、全省首家5G智慧法庭;新增社会组织182个,实现镇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全覆盖。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攻坚年”活动,专项斗争考核列嘉兴第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命案发案数创35年来新低。强势推进交通安全大会战,事故亡人数创15年来新低。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县。成为嘉兴首个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城市。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办理人大建议164件、政协提案247件,8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3.4%。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基本实现“掌上办事”“掌上办公”。高水平编制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推进18个智慧化项目应用。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

各位代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以最坚决的态度全力防控,全体机关干部、基层同志放弃休假,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应对、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我们以最严密的措施全域防控,创新开发、率先运用“桐行通”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密智控,对1.4万个“微网格”开展滚动式、地毯式排查;我们以最广泛的动员全民防控,发动10万余名党员群众、基层志愿者开展群防群治,17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湖北战“疫”,“我自爱桐乡”凝聚起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在复工复产的征程中,我们全力破解企业用工难,市领导带队远赴云南、四川等地驻点招工,采取包车包列等方式,接回员工1.8万余名;我们全力破解企业复产难,1448名联企干部驻厂担任“店小二”,第一时间从“守门员”转为“服务员”;我们全力破解企业运行难,打出稳企“组合拳”,设立5亿元纾困资金,全面落实各类减、免、缓、降政策。越是艰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百万桐乡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团结成为战胜疫情的命运共同体,“你怎么样,桐乡便怎么样”成为全民共识和行动自觉。

各位代表,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奋发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基层同志,向全体市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桐乡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问题与不足。平台承载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还需优化;镇(街道)发展协同不够,城乡品质有待提升;生态环境短板不少,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优质服务供给不足,与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社会风险隐患不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担当破难意识不够,服务效能仍需提升。尤其是此次疫情过程中暴露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等方面问题,我们将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篇“十四五”规划的奠基之年。新的一年,贸易摩擦影响和世界经济下行带给我们的发展压力前所未有,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需求低迷、出口受限、投资放缓、消费萎靡等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同时我们看到,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环境没有变,桐乡企业主体稳健扎实的发展根基没有变,全市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信心决心没有变。我们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转危为机、危中寻机,保持定力、笃定前行,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全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根据市十四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突出“两个发展重点”,聚焦大创新、大治理、大党建,推进新“七大行动”,深化“四个桐乡”建设,坚决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努力书写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的桐乡篇章。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建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冲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冲刺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目标导向抓执行、结果导向创实绩,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大政策。一要更加注重规划赋能。高站位、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更好发挥规划战略指引、生产力布局和要素配置作用,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谋好篇、布好局。二要更加注重服务赋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坚持用“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服务百姓、服务基层,下更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要更加注重数字赋能。将“整体智治”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推动管理服务创新,推动政府治理能力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在十个方面攻坚突破:

(一)坚定信心稳发展,在“两手硬、两战赢”上攻坚突破

全力稳企业。全面落实各级“五减”[1]系列政策,加快兑现支持企业渡过难关“22条”和鼓励工业企业复工达产“10项举措”,力争为企业减负60亿元。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1+4+8”政策体系[2],建立企业参与的政策决策机制,用更有含金量、更具精准性、更多获得感的政策,与企业共克时艰。持续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梧桐树信贷支持平台”,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0亿元。落实“一企一策”应对方案,有效运用纾困基金等政策工具,积极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和“雏鹰行动”,推进企业股改上市、“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进规上亿”。

全力稳就业。加快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10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投放就业岗位不少于2万个。新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100个,实现大学生创业园镇级全覆盖。实施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技能培训1.7万人次,努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开展精准就业扶贫,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安置失业再就业8000人。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全力稳投资。抢抓国家关于地方专项债券、土地审批权、新开工项目用能等政策调整“窗口期”,积极争取一批国家支持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加快实施“双进双产”[3]行动,建立招大引强“一方案一政策、一机制一队伍”工作体系,围绕主导产业组建6大片区17个工作分队,开展招大引强大竞赛。实到外资力争增长10%,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或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0个、百亿产业项目1个,三大平台力争各引进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个。联动推进省市县长工程、“六个千亿”[4]项目和“百年百项”工程建设,抓好172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开工率达95%以上。

全力稳出口。实施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全力保订单、保市场、保履约,争取外贸出口占全省比重稳中有升。强化外贸风险防范,完善“订单+清单”预警监测体系,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10%以上,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针对部分外贸企业订单大幅减少困境,支持企业以在线展会、跨境电商等创新方式开拓市场,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大力开展外贸回归专项行动,强化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引进优质外贸公司2家,新增自营出口实绩企业50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投资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全力稳消费。全面实施促进消费新政,围绕美食、购物、旅游等主题开展“桐你来消费”系列活动,大力发展“云逛街”“云购物”等消费新模式,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积极培育引进新零售、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亿元。不断优化城镇商圈布局,推进特色商贸镇和商贸示范村建设,打造雅道、中山路、濮院佳源广场3个特色街区。推进“放心消费”扩面,创建放心消费单位2700家。

(二)协同发展提质量,在践行首位战略上攻坚突破

三大平台做大做强。全面推进开发区前沿材料“万亩千亿”平台建设,打造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数字经济小镇等“四园六镇”[5],构建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链。高标准建设乌镇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省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挂牌。启动“直通乌镇”“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等产业园建设,加大先进计算、集成电路、智能汽车、5G+高端装备等产业招引力度,全力打造高质量数字经济产业平台。融杭经济区率先启动崇福南阳先导区开发建设,加大洲泉岑山区块有效投入,加快大麻融杭区块征迁工作。瞄准人工智能、前沿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打造大湾区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智造基地和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主城区大力发展以总部商务、消费升级和文化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各平台加快“三退三进”[6],聚力盘活存量,提高亩均产出,推动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综合交通互联互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大格局,完成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型节点城市。积极对接沪乍杭、杭绍台二期、水乡旅游线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完成高铁站候车厅扩容提升。全线开工建设320国道改建工程,苏台高速力争年内启动实施。启动浙北集装箱通道建设,基本完成京杭运河“四改三”和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启动桐乡大道、湖盐线等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前期工作,完成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提升。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和县道大中修36公里,完成农村桥梁改造15座,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开放合作共建共赢。全力办好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探索市场化、专业化、常态化办会机制。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85项一体化任务和20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民生共享。加快乌镇-练市嘉湖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建设,推进十个重大合作事项。启动浙江自贸试验区乌镇大数据产业园片区建设,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结对帮扶工作,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提升产业强实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攻坚突破

做大数字经济规模。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围绕数字经济“520”目标[7],实施数字企业壮大工程,支持宇视科技、耀阳新材料等企业做大做强,全年新增亿元企业6家。实施数字产业倍增工程,紧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领军企业和高成长项目,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450家;加快鑫柔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实施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出台新一轮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总规模3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为重大项目落地和人才引育提供支撑,着力打造数字产业全域发展“生态圈”。

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提升行动”,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大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优质企业上下游联动发展,打造千亿级前沿材料和五百亿级时尚产业集群,推动百亿级装备制造、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突破。实施产业改造提升计划,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新认定省级首台(套)产品2项、新产品数突破400项;强化质量标准引领,新增“浙江制造”标准4个、认证企业2家。实施产业数字赋能计划,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4家;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10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400台,两化融合指数达100;推动企业首席信息官队伍建设,打造“CIO百人俱乐部”。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实现建筑业产值320亿元。

做优现代服务业。出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招引培育,全面加快新型商贸、医养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出台总部经济政策,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质效,实现楼宇税收14亿元。启动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创建,制定会务会展、戏剧展演、文化旅游等产业政策,加快推动乌镇、濮院等建设会展、戏剧、时尚小镇。做大做强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平台,建立文化产业用地、用房保障机制。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帆船酒店、乌村三期等项目建设,濮院古镇核心区建成开放。

(四)创新驱动添动力,在提升科技创新力上攻坚突破

优化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力提升行动”,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出台新一轮科技新政,强化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平台、企业研发、科技金融等支持力度,R&D占比达3%。推进乌镇全球科创项目集中路演中心建设,持续办好系列活动,确保高层次科创项目落地不少于40个,打响“乌镇路演”品牌。

建设创新载体。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高起点规划建设乌镇国际创新区、凤凰湖科技城、高铁产业新城,全市建设高层次创新园区不少于10个。加快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合作,共建智能汽车、航天遥感等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谋划前沿电子材料浙江省实验室建设。推进创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成4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突出创新主体。加快建设桐昆、巨石等创新企业研究院。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研发活动开展率和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60%和40%。深化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省科技型企业1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

集聚创新人才。持续推进“金凤凰引才”“硕博倍增”计划,实施桐乡籍人才“雁归”工程,新引育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00人,引进大学生1.1万人,培育各类技能型人才4000人。组建海内外人才顾问、市镇人才专员、企业首席人力资源官三支队伍,打造世界互联网人才大厦、乌镇院士之家等一批标志性人才载体。

(五)问题导向促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突破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围绕65项指标和十大重点特色事项,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探索建立桐乡、吴江、南浔异地通办圈,新增100个以上企业和民生事项“异地能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和VIP组团服务,实现备案到竣工验收“最多80天”。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实现95%以上民生事项“全市通办”“就近可办”“身边能办”。拓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新增10个以上“一件事”联办事项。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实现一般工业项目“拿地之日就是开工之时”。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1+X”国资管理体制架构,完成交投集团等国有企业整合,推进城市路灯、停车场等资源统筹利用,力争打造千亿国资。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建立授权清单,形成三级监管架构。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推进实施分类改革和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薪酬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深化要素保障改革。实施“万亩低产田”提升计划,对占地10亩以上规下企业和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实施分阶段整治提升,腾退低效用地3500亩,推动企业入园300家。实施降库挖潜促进有效投资专项行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000亩,保障建设用地供应量6000亩以上,其中工业用地不少于2500亩。强化排污权总量指标管理,加大闲置指标无偿收回和富余指标回购力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统筹其他领域改革。扎实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试点,建成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室,努力打造“桐乡样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强化农民建房管理,进一步缓解农民建房难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诚信档案运用,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监管机制。深化统计改革,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六)品质城市出形象,在打造花园城市上攻坚突破

完善城乡规划布局。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成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空间用地管控,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开展城乡规划提升年行动,高质量完成市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镇村详细规划编制,全面完成省级试点任务。加快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完成东部时尚科技、西部生态文教、南部高铁枢纽、北部运河活力、中部国际商务五大区块城市设计,系统引导管控城市色彩和建筑风貌。

提升全域功能品质。以省级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城乡品质提升行动”。实施路网体系完善工程,试点主城区立体交通改造,新建永丰路等30条城市道路,启动环城西路延伸段建设和庆丰南路改造,完成振兴路综合改造,中山西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成“两河一湖”等生态绿廊建设,建设城北公园等2个生态公园、秋景公园等17个口袋公园,新增绿道20公里。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提速工程,启动汤家兜区域房屋征收,推进永宁街区保护开发和15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杨家门国际商务区建设,争取列入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加快城区零星土地利用,修复“城市伤疤”50处。实施美丽城镇建设工程,推进6个老集镇改造提升,全力打造乌镇、濮院美丽城镇省级样板。编制大运河诗路文化带规划,启动乌镇南北栅、崇福横街保护改造。巩固提升国卫城市创建成果,确保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卫镇全覆盖。

提高精细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对主要道路、关键区域实行全天候智能化管控,广泛邀请代表委员、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基本完成智慧交管项目建设,主要道路路口通行量增加10%。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加快立体停车场、停车库建设,新增泊位3000个以上,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建立交警、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联合执法机制,推进“门责制”管理全覆盖。聚焦“六个一批”[8],深化户外广告、线乱拉等专项整治,推动开放式小区能封尽封。深化拔钉清障,强化违建即查即拆,持续推进“无违建”创建。

(七)城乡融合树样板,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

提升农业产业能级。深化“3+X”农业平台建设,农业经济开发区完成农科所“三新”实验基地等10个项目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开放;农创园加大高层次“农创客”和项目引育;运河农业园区完成省级园区验收。推进“农业大脑”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智慧农业“一心一核多点”布局[9],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全国样板。实施百家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50个。健全“代管家”“田保姆”常态化服务机制,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开展稳粮增效行动,规模化推进生猪增产保供,全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健康土壤五年行动计划,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探索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全力办好农业嘉年华系列活动。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启动15条精品线建设,培育特色精品村7个,创建示范镇1个,打造“10分钟美丽乡村生活圈”,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深化“森林桐乡”建设,新增、提升林木面积2500亩,争创国家级森林城市。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治区域面积3万亩。

拓宽强村富民路径。深入开展“两进两回”[10]行动,引导更多要素资源向农村集聚。全面落实乡村人才振兴20条,打响“田间学堂”等培训品牌,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不少于1000名。探索物业经济、劳务服务等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新路径,力争所有村年经常性收入达15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深化蚕桑、杭白菊等特色产业组合抱团,带动小农户持续增收,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5%。

(八)标本兼治优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攻坚突破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嘉兴市级生态示范镇全覆盖,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全力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控。统筹建设智慧环保管理平台,提升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水平。

持续打好“治水巩固战”。大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6个镇(街道)创建任务。深化“美丽河湖”创建,建设精品河道30条。深入开展圩区整治和河道综合治理,完成中沙渚塘和上塔庙港治理工程,清淤105万方,连通水系25条。加快推进西部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和城市污水厂整合工程建设,持续巩固市控以上监测断面Ⅲ类水水质。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深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臭气整治,实施重点企业错峰生产。严格执行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标准,所有施工场所达到全时段扬尘防控要求。

持续打好“清废攻坚战”。新都绿色能源提级改造项目、工业固废处置项目、飞灰填埋场扩容项目建成使用,实现一般固废不出市。深化省级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建设,启用静脉产业监管平台,强化固废全过程监管。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强化污染管控和修复,保障土壤安全。

(九)倾心尽力惠民生,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攻坚突破

提升“风雅桐乡”韵味。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十大专项行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好“五月的阳光·风雅桐乡嘉年华”系列活动,举办“伯鸿书香奖”、“子恺杯”中国漫画大展等名人文化品牌活动。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加快全民健身中心、丰子恺国际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实现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全覆盖。推动乌镇与其他古镇联合申遗。

打造“学在桐乡”品牌。实施桐乡教育“365”[11]计划,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启动七中迁建,加快推进子恺学校新建等25个项目建设,现代实验学校迁建项目投入使用。推进学前教育“以市为主”管理体制改革,高质量实施小学放学后托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技能特色发展。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新增嘉兴市级以上名优教师50人。

推进“健康桐乡”建设。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实施中医院迁建和市一院扩建,深化以医共体建设为重点的综合医改,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持续提升市域内就诊率。开展健康城镇建设行动,建设健康单位、驿站等150个。完善智慧医疗互联共享平台,推进“两卡融合、一网通办”,争创医共体信息化示范县。实施医保统一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增长三角区域门诊就医直接医保结算医疗机构2000家。

增强“幸福桐乡”底色。扎实推进全民参保,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实施品质养老工程,实现“互联网+”养老模式镇级全覆盖。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有重度失能人员纳入护理范围,逐步缓解失能老人养老困难。支持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发展,落实残疾人四项补贴等政策性资金,不断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推进儿童之家、青年之家和妇女之家等阵地建设,全力搭建更优服务平台。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公交一票制。

各位代表,为民办实事是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经过前期广泛公开征集、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确定了10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请各位代表根据票决办法确定。我们将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百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十)多管齐下促和谐,在推进综合治理上攻坚突破

不断拓展“三治融合”应用。大力实施“三治融合提升行动”,探索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新模式。完善“大数据+网格化”精密智控机制,依托“桐行通”抓好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纳入系统管理出租房屋不少于3万户。推行“三治积分制”服务管理,加快村(社区)标准化建设,争创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举办第三届基层治理高峰论坛,发挥好“一约两会三团”等善治品牌作用,持续拓展“三治+”实践应用。全面抓好“七五”普法收官工作,推行在线法律服务时间积分管理,实现村级法律顾问服务进网格。

持续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完善社会应急联动体系,实现统一指挥、统筹调度、应急联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域实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20%以上。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大社会救援力量培育支持力度,完成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70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农村家宴“保险+服务”监管新模式。巩固交通安全大会战整治成效,力争事故亡人数再下降。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风险诉源治理,聚力化解矛盾纠纷。压实初信初访责任,持续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落实防欠薪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成功创建省级“无欠薪”示范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实现刑事警情、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均下降10%以上。

三、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各位代表,桐乡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让守规范成为工作遵循。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深入实施“领雁工程”[12],深化“府院联席会议”“会前学法”等机制,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专业法律服务团作用,着力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力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坚持从严治政,让讲规矩成为行为习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国有资产、招投标、社会民生等领域审计监督,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策执行跟踪审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面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和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三公”经费预算再压减12%以上。

坚持务实能政,让求实效成为价值追求。坚持以“客户思维、用户体验”理念开展“三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党员干部百分努力换取企业、群众、基层十分满意。定期开设“市长专列”,到一线办公、到一线协调、到一线解决问题,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米。坚持用创新思维谋划工作,用改革办法破解难题,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力提升行动”,时刻保持“每事必争、每项必争、每分必争、每月必争”的火热干劲,勇猛精进争一流。

坚持数智辅政,让提效率成为工作导向。聚焦跨部门的多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平台集成应用两大关键,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实现政府治理协同高效。全力打造“整体智治”政府,构建城市大数据平台和运行管理平台,统建平安综治、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五大治理系统,持续推进政府内部“最多跑一次”,着力打造“掌上办公之城”。

风雨险阻无可惧,不负韶华争朝夕!各位代表,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鞭策我们勇往直前;桐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激励我们砥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桐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桐乡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五减: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

2.“1+4+8” 政策体系:1是《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总政策;4是科技、人才、金融、招商引资四个普惠性政策;8是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时尚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建筑业八大产业政策。

3.双进双产: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

4.六个千亿:千亿数字经济工程、千亿生命健康工程、千亿高端装备工程、千亿文化旅游工程、千亿能源环保工程、千亿技术改造工程。

5.四园六镇: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前沿材料产业园、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高桥农业科技产业园“四大园区”;数字经济小镇、桐乡科创中心、新能源汽车智造小镇、湾谷科创小镇、平安新经济城、富春航空小镇“六个小镇”。

6.三退三进:退低进高、退散进集、退旧进新。

7.数字经济“520”: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和投资额、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收均比上年度增长20%,新增省级以上产业数字化示范试点项目20个。

8.六个一批:清障碍拆一批“难点”,补短板除一批“盲点”,畅交通消一批“堵点”,强管理治一批“乱点”,抓项目出一批“亮点”,保长效建一批“机制”。

9.智慧农业“一心一核多点”:规划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域,建设一批农业种养业智慧化精准生产管理和农旅融合、乡村智慧治理示范点。

10.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

11.教育“365”计划:锚定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目标、2022年发展目标、2035年发展目标“三大目标”;实施党建引领教育高品位发展工程、学前教育高标准均衡发展工程、义务教育高品质融合发展工程、高中教育高水平协同发展工程、职业教育高技能特色发展工程、教师队伍高素养科学发展工程“六大工程”;推进城乡学校国际化品质提升行动、学校绩效考核科学评价行动、风雅校园培育行动、青少年英才培育行动、智慧教育赋能推进行动“五大行动”。

12.领雁工程:以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尊法、学法、执法、普法为主抓手,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