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智慧停车,让车位“活”起来
截至目前,今年市区新增1057个泊位 ,152个智慧停车点试点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 2020-07-15  09:41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令桐乡“停车难”的矛盾愈加升温。日前,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为满足市民停车需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桐乡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着力缓解商圈、居民区的停车压力。今年,市区计划将新增3000个停车泊位,截至目前,已新增泊位1057个,完成智慧停车点改造152个。

智慧停车

此次新增泊位分布图

迎凤路新增79个

中华路新增50个以上

文华路新增50个以上

诚园路、诚民路试点改造152个智慧停车点

截至目前,桐乡市区今年新增泊位1057个,完成智慧停车点试点改造152个。

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智慧城管建设运用到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上,通过对现有道路公共停车泊位进行智慧化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车位的使用效率和私家车主的停车体验。

市区诚园路、诚民路紧邻商圈,停车压力大。今年5月,这里152个智慧停车点试点正式投入使用,实行先停车后付费、自主停车自主扫码的收费模式。张龙元是智慧停车试点区域的停车管理人员之一,他曾是鱼行街上的停车管理员。对实行智慧停车前后的变化,张龙元感触很深。他向记者展示手中形似手机的管理设备,“以前车辆来了,我们要手动输入车牌号,现在只需用设备扫描就能录入车牌号,还能通过设备实时监测到泊位是不是有车辆停放,一个人管理停车的范围比以前扩大很多。”

记者采访时,市民郑先生来到诚园路停车。这时,泊位上的地磁装置感应到车辆驶入,开始计时。“在这里停车,超过15分钟就要按次收费5元。我每次来办事都会抓紧时间,争取在15分钟内完成,这有利于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郑先生的车驶入泊位后,张龙元打印出停车凭条夹到车的雨刮器上。郑先生驶离时可通过扫凭条上的二维码进行付款。如未付款,在下次驶入泊位时,可以继续通过扫描停车凭条或联系停车管理员进行补缴。诚园路、诚民路在实行智慧停车系统后,停车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市区迎凤路新划的停车泊位。

停车收费员正在放置收费凭条。

市区诚园路、诚民路上的智慧停车点。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底,市区321个新增停车管理收费泊位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即将有一批新的智慧停车点投入改造。

缓解“停车难”问题,桐乡一直在努力。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渐完备,在市区内找到一片完整的土地规划建设停车场具有一定困难。为满足市民停车需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桐乡各主体单位结合公共设施建设、开放式小区转封闭式小区改造,增加停车泊位。

说到新增的停车泊位,不少市民都点赞叫好。市区迎凤路临近润丰步行街和多个居民小区,停车泊位需求量大,今年该路段已新增79个停车泊位。“没划新的停车位前,不少车主在店门口的人行道上乱停车。”迎凤路一经营床上用品的商户说。而施划新的停车泊位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车辆停放明显整齐有序。此外,中华路、文华路均新增停车泊位50个以上。

“接下来,桐乡还将对于适合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的主干道进行现场核实,结合公共设施和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增加市区停车位数量。同时,将不断推动智慧停车系统平台的建设,以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以点带面,灵活运用到全市各个路段。”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秩序中队中队长沈建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