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阅读辅助 关怀版
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九届政协四次会议第03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9-17  16:32 访问次数:

张军委员:

您在市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夜市品牌景点,延长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和浙江省、嘉兴市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我市自一季度以来,全面开展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1.出台政策强导向。4月28日出台《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桐政办发〔2020〕26号),明确工作目标,即“争取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创建10个左右夜间经济特色街区,100家左右夜间经济“金银牌”商户,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7月22日出台《关于促进桐乡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20-2022年)》(桐政办发〔2020〕48号),明确资金帮补及荣誉称号授予,即“支持镇(街道)创建夜间经济特色街区,每年安排500万元,对首次获评桐乡市夜间经济特色街区的镇(街道)给予补助,专项用于街区改造提升、文化活动、日常管理等。对首次获评夜间经济金牌和银牌商户的,颁发金牌、银牌商户标识牌,并列入《桐乡“夜间经济”消费指南》名单统一宣传”;

2.品牌街区显特色。创建和培育一批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围绕现有的商圈、街区、景区景点、公园绿地文化场所等资源,规划布局夜间经济重点区块。今年以来,桐乡市围绕“梧桐夜未央”主题,以“体现生活气息的市井烟火气”为方向,着力打造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其中,将中山路(庆丰北路至世纪大道段)打造成美食特色街区,将雅道休闲文化街区打造成艺术风情街区,共同营造精彩生活“不夜之城”。组织开展717支付宝狂欢夜、艺术风情展演、腾讯云直播等一批促夜间消费活动。目前,在特色街区积聚了娱乐休闲、餐饮零售等丰富的业态,共有近百家商家入驻,临近子夜,不少餐饮店仍门庭若市,烟火气十足。

3.培育商户良竞争。引导有一定基础的商圈、街区围绕美食、购物、休闲三大主题,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培育引入一批老字号、品牌餐饮、地方风味、时尚书吧、酒吧、娱乐康体、文创精品、高端订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商户。支持商户在节假日、店庆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延时营销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开设营业至凌晨或24小时营业的书店、影院、健身房、咖啡店、宠物吧等夜间文化娱乐店铺。因地制宜打响“桐乡美食”品牌。引导开设“夜排档”“夜宵城”等深夜食堂店铺,打响“桐香十碗”品牌。持续做好对夜市、排挡、美食街等深夜集散地的重点改造,做好季节性夜市的引导鼓励;同时,将组织开展夜间经济特色“金银牌”商户创建活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4.惠民活动去处多。谋划和推出一批夜间文化旅游休闲特色活动,结合文旅惠民系列活动,打造夜间经济文化品牌,比如:乌镇景区继7月如意桥夜市开市,8月还将开启“乌镇•腾讯视频国漫周”,水上集市早市,《新哪吒传奇》木偶戏三大活动。丰富各类演艺剧场夜间演出品类和场次,创排各类精品演艺项目,鼓励特色商圈、街区内的商户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的购物节、美食节、消夏节、啤酒节等夜间消费活动,形成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的品牌活动。支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截至目前,已建成伯鸿城市书房15家,伯鸿乡村书屋46家,实现阅读场所的全覆盖,崇文尚文在桐乡蔚然成风。拓展夜间文化消费空间,鼓励社会组织、群众性团体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举办内容丰富的露天音乐会、诗歌会、民间艺术表演等,以此促进我市夜间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8月 25 日



作者:

信息来源: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