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防违控违新高潮
|
||||||||
|
||||||||
| ||||||||
上市村村民经“土管员”劝导后自行拆除违建。 崇福镇通过数字平台监控彩钢棚流通。 去年年底,桐乡入选浙江省第五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名单,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市”。为巩固创建成果,我市“三改一拆”工作持续以无违建创建为核心,创新工作方法,按照“控新增、去存量、保长效、提质量”的要求,加大专项行动推进力度,强化防违控违长效管控,确保“三改一拆”工作向纵深推进。 截至3月,今年全市已完成拆违面积9.56万平方米,“三改”面积52.29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列嘉兴市第一。 追根溯源 切断违法建筑搭建渠道 彩钢棚作为一种临时建筑,常被用于违法建筑的搭建,掌握彩钢棚的流通方向对控制新增违建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年3月以来,崇福通过创新工作方式,从源头管控新增违建数量。 “以后来店里买彩钢棚的顾客,请他们登记个人信息和购买的用途。”近日,崇福镇建立了彩钢棚经营户管理制度,排摸全镇范围内9家彩钢棚销售店铺,并发放建筑材料销售记录台账,告知经营户做好台账登记工作。根据经营户提供的线索,崇福追查到留良村某农户违法搭建彩钢棚。“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当即与农户沟通,告知相关法律政策,在村委会的协助和劝导下,该农户自行拆除违法建筑。 管控新增违建除了从材料入手,崇福镇还从建筑施工人员入手。崇福镇通过与建设部门开展合作,追溯源头,对协助搭建违法建筑的流动泥水匠进行劝导,劝导无效则将他们纳入“黑名单”,通过影响个人的职业考评和资质考核,营造“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社会氛围,提高新增违建的建设成本。从源头入手,将销售商和泥水匠纳入违法建筑防控的工作范畴内,有效减少新增违法建筑。 与此同时,崇福镇运用数字管理平台,将精密智控运用到“三改一拆”中来,对全镇彩钢棚运输开展监控,切断彩钢棚流通渠道。近日,崇福镇综治中心的综治队员就通过综合信息指挥平台的监控发现,320国道上出现了一辆运输彩钢棚的三轮车,正向某行政村方向驶去。确认方向后,综治队员立刻联络了崇福镇“三改一拆”办。“随后我们前往该村核实,发现该彩钢棚被用于临时安置房的搭建,办理了合法手续,不属于违法建筑。”崇福镇“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强焕焕说。 疏堵并用 服务企业首当先 近日,位于凤鸣街道的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接到了通知,原本被认定为违法建筑的钢混结构厂房可以补办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了,这让企业负责人杨建良悬了大半年的心终于放下。 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还群众平安、整洁的生活环境是推进“三改一拆”的主要目标。在开展治违行动时,桐乡疏堵结合,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 去年5月,浙江友力建机电有限公司被发现存在违法建筑。企业占用了2幢标准厂房之间的消防通道建造混钢结构厂房,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凤鸣街道“三改一拆”办组织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约谈,并监督企业自行拆除。 在沟通中凤鸣街道了解到,企业在建造时充分考虑到了安全因素,为消防车预留了通道,加上企业生产的是非易燃产品,消防安全风险较低。该违法建筑建造成本超400万元,强行拆除将对企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为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凤鸣街道改堵为疏,将该企业列入街道服务协助企业名单。随后的大半年里,凤鸣街道经发中心多次联系企业,主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组团”踏勘现场,依照“国土规划—建筑质量—城市规划—消防安全”的顺序环环检定,最终认定该违法建筑符合采取改正措施补办不动产权证的条件。 此外,凤鸣街道通过“企业直通车”推进营商环境提升,邀请多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在告知企业相关政策和必要的处罚后,介绍补办证件的流程、周期、需要准备的材料和费用,并对整个补办流程进行了模拟推演,确保环节不出纰漏,避免企业反复提交材料、多个部门“来回跑”。 “政府的处理很人性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桐乡对企业的重视。这次的服务让我们更有信心扎根桐乡、建设桐乡。”杨建良感慨。 据了解,凤鸣街道的服务经验将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压实属地责任 发起防违控违全动员 为进一步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各部门、各村的工作积极性,全力巩固“基本无违建市”创建成果,掀起全市防违控违的高压态势,崇福镇和凤鸣街道率先改革,梳理属地责任,强化部门联动,掀起“三改一拆”新高潮。 3月初,崇福镇上市村新上任的“土管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小桥头组某农户院落中新搭了一座彩钢棚车库,经核查属违法建筑,立即上报了崇福镇“三改一拆”办。“督查发现你村存在新增违建情况,请你村督促其拆除。”随后,崇福镇“三改一拆”办发来督办单。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劝导后,该农户自行拆除了违建。 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流转交办、闭环反馈、责任压实和奖励惩罚五大机制,崇福镇将防违控违的责任装进了“属地责任”的篮子里。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功能作用,坚持“属地负责、拆用结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在建立健全网格化巡查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动态+定点”监控,即查即拆,对新增违建“零容忍”。 “我们村的‘土管员’定期到村里巡查新增违建,一经发现立即上报,随后我们会劝导村民自行拆除,乡里乡亲的好沟通。当碰到村民无法自行拆除的情况时,我们会联系‘三改一拆’办帮忙拆除。”上市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此外,崇福还建立了金、银、铜拳头奖项激励责任主体,并对瞒报、漏报的主体予以一定处罚。 同样的改革还在凤鸣街道展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谁执法、谁负责”的原则,由街道“三改一拆”办牵头,各行政村(社区)及相关单位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违法建筑开展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落实即查即拆。通过“两违”巡查队巡查、上级交办督办、群众投诉举报等途径发现的违法建筑,同样适用“属地管理、块抓条保”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