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219A/2021-109275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1-03-0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桐乡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桐乡市商务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
||||||||
|
||||||||
本局各科室(单位): 现将《桐乡市商务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商务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桐乡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部门有关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发展,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市商务经济运行平稳。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一)利用外资: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4.82%,总量和增幅均排名嘉兴五县两区第一。完成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9%,总量和增幅分别排名嘉兴五县(市)二区第四和第六。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5个。 (二)对外贸易: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86.7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出口279.9亿元,同比下降11.9%,进口106.7亿元,同比增长5.3%。进出口、出口增幅列嘉兴五县(市)二区第七位,进口增幅列第四位。 (三)外经合作: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1家,增资项目8个,累计中方投资额15.23亿美元,列嘉兴五县(市)二区第一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3亿元,同比下降3%,总量居嘉兴五县(市)二区第二位。 (五)电子商务: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528.18亿元,同比增长17.7%,总量居嘉兴首位。 (六)粮食收储:完成晚稻收购25245吨,其中市级订单22700吨,省级订单2000吨,新增10000吨临时粮食储备。 二、2020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稳外资,用好“招商创新牌”。一是全力以赴推进招大引强。出台《桐乡市“招大引强”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路径。按照“三大主平台力争各引进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个”的目标全力推进招大引强工作。同时每季度举办一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营造比学赶超招商氛围。中国巨石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和新凤鸣集团功能柔性定制化短纤新材料及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已被嘉兴认定为新签约百亿项目。智能计算产业基地项目,已在第二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成功签约,并在2020乌镇峰会期间开工建设。二是创新矩阵式招商。选派招商人员60人,组建17个“突击队”招商小组,出台《桐乡市“双招双引”突击队招商人员的考核管理办法》,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武汉、拓展区等6个片区,按照各片区产业对接方向开展项目招引,形成平台与“5+1”片区联动互动的“矩阵式”招商常态化格局。自突击队成立以来,共出击招商1800余次,获取项目线索200余条,实现有效项目对接100余次。三是全面实施“链长制”招商。系统梳理特色优势产业链,形成了以智能汽车、高端装备、智能计算、智慧安防、前沿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时尚产业为重点的七大“链长制”,围绕“延链、强链、补链”,建立市主要领导为“链主”,各分管市领导为“链长”的招商体系。同时建立“一链一图”、“一链一策”,画好产业地图。今年以来,“链主”“链长”牵头洽谈了世界500强电子信息材料、国际行业龙头传感器项目、蜂巢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累计洽谈300余次,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四是强化与招商中介合作。加强与国际“五大行四大所”中介机构合作,重点与海德惠、甬民投、京城心雨、深圳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等国内优质招商中介机构、商(协)会、园区运营商等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已与德勤、高力国际、海德惠、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签订正式合作协议,与商协会合作举办乌镇咖荟--互联网汽车乌镇夜话和2020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高峰论坛,与招商中介合作获取重大项目信息80余个。 (二)全力稳外贸,打好“订单保卫战”。一是全力推进外贸企业抗疫复产。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出台《桐乡市防疫情稳外贸工作专班实施方案》,成立桐乡市防疫情稳外贸工作专班和出口专班,召开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全力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推进复工复产,及时解决外贸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53个。开展外贸回归专项行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对全市外贸企业开展重点走访,全面实地排摸,引导企业回归桐乡出口。目前已走访企业452家,企业走访率为100%,已回归企业36家,已回归金额13.75亿元。二是搭建平台助推外贸企业转型拓市。组织和参加出口网上交易会,主办中东站、秘鲁站和巴西、墨西哥站等三场纺织品专场网上交易会,共130余家次企业在线参展,累计成交金额1700多万美元。同时,积极组织130多家次企业参加了50多场嘉兴和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推进防疫物资出口,对全市防疫物资生产和出口企业进行全面排摸,指导众想纺织、朗祺服饰等7家企业争取到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累计推进50家企业完成防疫物资出口2.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倍。举办桐乡市出口商品博览会,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累计成交金额超500万元,参展人数超7万人,增强企业出口信心,促进本地消费。三是着力构建外贸风险防范体系。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风险和货物出运前保险,共有621家企业投保出口信保,其中政府联保企业513家,企业覆盖面达到65%,覆盖面比上年提高10%以上。做好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和响应工作,每月系统填报率和响应率均达90%以上,处于嘉兴前列。精准指导和鼓励企业做好经贸摩擦应对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及中美经贸摩擦对全市外贸企业影响,重点帮助桐昆、新凤鸣等企业做好越南聚酯长丝纱线案件应对工作。四是精准帮扶外贸企业减成本降负担。出台超常规外贸扶持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稳定重点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举办5场外贸政策巡回宣讲会,累计参加企业560家,引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外贸扶持政策。加快加大资金支持。外贸扶持资金增加1500万元,同时针对疫情提前下达了外贸扶持资金1300万元。加大金融支持,出台“桐贸贷”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支持计划,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全力破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全力助外经,奏好“合作最强音”。一是积极防范境外项目疫情风险。今年以来,我局积极落实防控防疫要求,完善外经条线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全市外经企业境外抗疫情况及人员管理周报机制,每周对疫情情况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动态摸排与更新,督促并指导企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防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稳定,组建市县联动工作专班,重点跟进印尼纬达贝工业园区内振石、华友项目生产经营情况及人员管理情况,加强跟踪监测和研判分析,指导企业进行有效的疫情防控。二是积极助力外经企业应对困难。通过问卷填报、入企走访、专人跟踪等形式,深入了解、掌握全市外经企业特别是重点项目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畅通商务部门与企业联系渠道,建立完善全覆盖联络机制,指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类补助政策。指导华友、振石、恒石等企业申报抗议应急专项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积极组织全市符合条件的外经企业开展2020年度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度商务扶持资金等申报工作,共计下拨各类补助资金562.71万元。三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及培育。着力做好全市7个“开放大会战”总投超50亿元重点产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稳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保对外投资“基本盘”;积极开展“三服务”工作,实行“一企专人”服务机制,专人专项负责沟通联络项目推进所需协调情况。积极开展新一轮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组织巨石、生迪光电等综合实力较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积极开展平台数据填报,力争进入全省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重点培育名单。2020年,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20年浙江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50强”。四是积极鼓励企业持续“走出去”。加强境外投资指导,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浙洽会境外经贸示范区全域资源线上对接会、浙江国际工程联盟拓市研讨会、第四届跨国公司成长论坛、跨国经营专题培训等活动,了解特殊时期国外投资环境,寻找境外投资机会。组织意向投资企业了解境外经贸合作区落户政策、境外东道国投资环境等,帮助企业对接发改、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全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实现我市境外投资高质量发展。 (四)全力促消费,垫好“经济压舱石”。一是提升商贸发展水平。参与制定出台《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和《桐乡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政策。开展雅道、中山路及濮院佳源广场3条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创建,桐乡市成功入围2020浙江省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培育名单。濮院镇入选首批现代商贸特色镇,濮院永越村和崇福城郊村入选首批商贸发展示范村。推进金凤凰集团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濮院毛衫融创小镇创建、雅道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丰同裕工匠创新工作室等6个批零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建设。2020桐乡市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55%。二是促进消费市场繁荣。牵头消费专班工作,开展“桐你来消费”系列活动,4月通过“市领导帮您找好货、带您逛景区逛超市逛市场”“春季汽车博览会”“家装博览会”等主题活动,拉动消费超1亿元。5月积极组织大型商超、汽车4S店、餐饮住宿等企业参与嘉兴嘉品汇活动,拉动消费超1.5亿元。6月举办桐你来消费·2020端午购车节,累计销售汽车998辆,拉动消费1.73亿元。10月-11月组织大型商超、企业、市场开展2020浙江金秋购物节暨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其中中国•濮院时尚周通过直播带货、自媒体、网红达人加持线上活动,参与商家超2万家,拉动消费超30亿元。11月底举办梧桐街道“桐你来消费•2020冬季购车节”,累计销售汽车803辆,拉动消费1.42亿元。三是加强商贸行业监管。疫情期间,牵头生活物资保障专班工作,第一时间落实上级要求,启动监测分析日报制度,协调车辆通行200多次,确保桐乡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开展“平安加油站”和“平安大型商超”创建工作,与全市85家成品油经营企业和5家大型商超签订责任状,切实落实各企业主体责任,累计出动检查600多人次,发现问题隐患100处,下发整改通知书30份。 (四)全力推电商,安好“转型加速器”。一是推动产业集群与电商融合转型。以濮院毛衫、石门鞋业、洲泉蚕丝被三大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濮院毛衫产业集群凭借“天猫潮流女性×濮院毛衫产业带”共创基地、跨联易购女装国际电商基地等多个直播基地,开展产地直播、市长代言等各类线上促销活动。石门鞋业产业集群与抖音深入合作,依托本地直营中心,发布“电商带货‘启航’计划”,为鞋业企业提供深度扶持和流量倾斜。洲泉蚕丝被产业集群以浙江钱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标杆带动全产业转型。二是助力传统农业数字赋能。疫情之下,线下实体经济遇冷,线上经济开创新局面。天天农展会、潘鲜生、天天丰收节等生鲜电商平台纷纷上线,传统农产品萌生新的经济业态。通过“主题直播”、组织团购、商务公号带货等,桐乡特色农产品销售实现“弯道超车”。2020年,全市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1.1亿元,同比增长20.5%,总量居嘉兴第二位。本地平台“天天丰收节”,自上线以来,成交1.5万单,销售额48万元,“抗疫助农”板块,帮助农户26户,销售滞销农产品23万元。同时,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动电商与三农紧密结合,探索桐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三是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加速发展。“麒麟计划”落地濮院并成立濮院麒麟阁,致力跨境电商孵化,参训企业成功申请亚马逊、wish、shopee、lazada等平台54个店铺。成立桐乡市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进一步聚集阿里的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的一站式跨境孵化器,助力完善桐乡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同时,发布桐乡市跨境电商“领航员”计划,至2021年底共培育100家跨境电商企业,打造成为跨境电商行业内有影响力、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航员”。2020年,已培育“领航员”企业21家。四是开展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出台《桐乡市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扶持政策》,加大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扶持力度。建立电商人才数据库、开展定期不定期培训、组织技能测评等,不断加快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开设“线上云课堂”,新增网红直播、电商大数据等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符合行业趋势和企业需求。全年共开展“云课堂”3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1000人次以上。同时,开通桐乡商务局抖音公众号“桐乡·遇”,推广桐乡优势产业,宣扬桐乡事、桐乡人,散播桐乡正能量。 (六)全力稳粮食,布好“优质产业链”。一是狠抓落实,完善应急保供体系。做好粮食储备管理工作,按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要求,储备粮轮换全部通过网上竞拍,2020年共轮出2018年产市级储备晚粳谷22741.971吨,拍卖成交率100%。根据省下达落实新增成品粮储备规模要求,做好新增成品粮储备,1300吨成品粮储备到位,同时,新增10000吨临时储备粮食。努力开展“一站式”收购服务,2020年市国有粮食收储公司收购晚稻25245吨,其中市级订单22700吨,省级订单2000吨。落实冻猪肉储备新增和轮换工作,100吨新增冻猪肉储备落实到位,总储备达到300吨。做好救灾物资入库、保养和维护工作。二是抢抓机遇,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巩固“放心粮油”成果,根据“放心粮油”示范县工作要求,联合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全市16家“放心粮油”企业和门店开展监督检查。实施“五优联动”工程,出台“五优联动”实施方案,确定收购2000吨嘉67作为我市的“先行先试”。积极打造优质粮食产业链,打响粮食优质品牌,提升粮食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政府减亏、消费者获益的多赢目标。践行“节约粮食”理念,进行“爱粮节粮”系列宣传报道,放大宣传教育效果。三是强化监管,构建安全保障机制。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发挥牵头抓总职能,积极协调做好国家、省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各项工作。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疫情期间进行生活必需品和粮食价格日报制度,掌握企业粮食库存与价格情况。开展粮食供需平衡专项调查和农户存粮调查,全面掌握我市粮油生产、流通等基本情况,确保我市粮油市场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开展春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及储粮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 (七)全力优环境,筑好“安商亲商巢”。一是优化流程、做好“审”的减法。首创外资企业“集成式服务”,加速招商引智项目落地,联合市场监管局、政务数据办等部门,创新推出《桐乡市外商投资企业开办“集成式服务”实施方案》,以“政银合作”、“容缺受理”的方式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开办“一件事”,外资企业设立做到全流程网办,原先需重复提交的10份材料减少为零。全年完成9家外商投资企业开办“一件事”,最短2小时办结,累计总投资3.45亿美元,加速实现到资1.18亿美元。优化外贸证照联办,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通疫情防控物资企业开办及出口绿色通道。在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的基础上,整合形成防疫物资出口“一件事”办事指南,专人指导企业填报申请表格,积极推行乡镇代办、网上教办,已为78家企业提供防疫物资出口证照联办“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办事不跑腿”。二是放管结合,做大“管”的加法。在简化涉外企业审批程序的情况下,实施持续跟踪,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挥掌上执法系统平台功能,对涉外企业开展智慧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与市场监管局、外汇管理局、银行等相关涉外部门有重点地开展联合走访,对企业落地后的项目进展情况、到账资金使用、年报等进行监管服务。依据《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文件,随机抽取若干外资企业进行检查,重点对企业报告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开展监督检查,未发现未履行信息报告义务及违反《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的行为。三是趋前服务,做活“服”的乘法。以“企业服务直通车”、“三服务”等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因企施策、精准服务,破解堵点、难点,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建立外资项目前期辅导机制,为企业进行流程指引、疑难解答。重大外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全链式代办、精细式指导等积极加速企业设立进度。无论是引进的总投超亿美元重大外资项目桐乡维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浙江倍林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还是世界500强投资项目浙江帝斯曼中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溢价股转和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并购,均做到快速响应,精准对接,协助企业解决设立及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切实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全市商务发展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全面促进消费,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实现“十四五”商务发展良好开局,为奋力谱写“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的桐乡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2021年,全市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8.36%;力争引进总投资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或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引进总部型、功能型机构和培育本土跨国公司4家;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406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94亿元,同比增长5%,进口112亿元,同比增长5%;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7亿元,同比增长8%;力争实现网络零售额实现590亿元,同比增长12%;力争完成累计中方投资额7亿美元;新增县级储备粮食4000吨。 (一)建机制,强招引,构筑招商引才新格局。 1.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一把手”招商。建立以开发区、乌镇、融杭三大平台为招大引强主阵地,形成与双招双引驻点联络处、创新中心、优质中介与相关部门联动式招商格局。对已签约、在谈重大项目及标志性项目要每月进行汇总分析,做好招商动态一周一上报,招商成绩一月一排名、成熟项目一季一签约,通过赛成绩、晒项目、比服务,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2.狠抓“链长制”工作机制。全市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重点针对前沿材料、智能汽车、智慧安防、智能计算、高端装备、5G+集成电路、时尚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绘制招商路径图,明确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主”,相关平台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产业链关键领域“链长”,重点平台招商局长担任各产业链细分环节“组长”的招商机制。 3.狠抓高能级园区建设。按照“目标要高定位、规划要高起点、建设要高水平、产业要高层次、配套要高标准、环境要高品质、队伍要高素质”总要求,加快推进桐乡前沿材料产业生态园和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实验区大数据产业生态园建设,产业链招商、优质项目落地。 (二)抢机遇,拓市场,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保拓并举,全力帮助外贸企业稳市场促出口。开展“RCEP市场拓展年”活动,有序推进和引导外贸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外展会,抢占以RCEP市场为重点的新兴市场,加快市场多元化步伐。积极组织和发动企业通过参加“云展会”开拓境外市场,稳定目标市场。实施外贸“小巨人”培育工程,加大优质外贸企业招引力度,新增出口实绩企业60家,其中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5家,深入推进“外贸回归”专项行动,全力争取出口增量。 2.搭建平台,全力构建外贸“防火墙”。开展“外贸护航舰”专项行动,引导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风险,确保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和覆盖面提高10%以上。全力做好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和“五色清单”响应系统,确保每月“订单”+“清单”系统填报率和响应率达90%以上,争取100%。精准指导桐昆、新凤鸣等企业做好越南聚酯长丝纱线案件应对工作,争取打赢官司。深入开展“三服务”,全力争取在桐乡设立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签证点。 3.创新驱动,全力发展外贸新业态。积极推动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海外仓及国际贸易总部经济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指导和帮助浙江花神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展外贸综合服务,明年力争新增出口额3000万美元以上,新增一家公共海外仓企业,推动振石控股、华友钴业等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国际贸易总部基地。全面推进“桐贸贷”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支持计划,切实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新增外贸贷款2亿元以上。 4.持续发力,推动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计划制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国际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行动方案。出台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外经企业资金支持。持续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寻找境外投资机会,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疫情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规避投资和营运风险。 (三)促消费,迎升级,不断畅通国内大循环。 1.狠抓转型升级。开展中央商务区、吾悦、佳源等商圈服务大提升行动,推进商圈智慧商务、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管理等“六大”场景应用创新。深入推进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培育工作,创建3条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大力推进传统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濮院镇现代商贸特色镇以及濮院镇永越村和崇福镇城郊村商贸发展示范村建设。紧抓老字号企业和重点流通企业的培育,提升企业品牌文化。持续推进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网络建设,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2.深挖消费潜力。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创新观念、提升品位,积极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继续开展“桐你来消费”系列活动,鼓励商贸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在我市大型商超开展消费促进月和金秋购物节活动。积极培育批零限上企业发展,重点跟进杨家门国际商务区和东兴生活广场商贸企业的招引,大力推进企业工贸分离,引导异地法人在桐产业法人化,深入挖掘电商网零转换,确保较好完成社零指标任务。 3.规范行业管理。做好市场监测和分析预测,维护好浙江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重要生产资料监测、信息泵信息采集等平台,确保监测系统的良好运行。开展“平安超市”、“平安加油站”、“文明商超”的创建,不断强化创建理念和责任意识,重点确保互联网大会期间我市商贸领域的安全稳定。对预付卡、成品油、二手车市场等商贸领域的行业管理工作进行探索,逐步规范行业市场秩序。 (四)夯基础、谋发展,开启数字生活新服务。 1.高质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项目方案内容,顺利通过项目中期绩效评价。同时,在完成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梳理项目模式,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经验,为下一步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打好基础。 2. 稳步推进跨境电商海外拓市。持续实施“领航员”项目,在首批“领航员”企业培育成果的基础上,发挥试点优势,提炼经验做法,通过线下培训、专家指导、跟踪服务等措施全力做好80家“领航员”企业的培育工作。借助项目引领,更大范围带动一批传统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应用。探索扩大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红利,加强与跨境平台、服务商、金融机构的资源对接,集中优势助推企业出海。 3.持续推进产业电商稳步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整合产业-贸易链的上下游资源,在优势产业领域培育全产业链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桐乡市电商数据中心,在现有数据基础上扩大抓取范围,提高数据完整性,强化电商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分析运用,推动政府对产业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三大产业更全方位的把握。 4.积极实施电商数据扩面提能。完善桐乡市电商数据中心,在已有数据基础上扩大抓取范围,提高数据完整性,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增加数据展示模块。引导企业主动入库,完善数据采集来源,推动政府对产业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三大产业更全方位的把握。 (五)抓改革,强监管,打造粮食优质产业链。 1.强化储备管理,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切实落实粮食储备,做好储备粮食轮换工作,2021年计划轮换22900.887吨晚粳谷,确保粮食储备安全;落实冻猪肉储备并做好定期轮换,保质保量储备到位;根据应急管理局指令,做好救灾物资的采购储备工作。 2.提升监管水平,维护粮食流通体系秩序。加强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落实好粮食库存检查、储备粮管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各项专项检查。积极宣传粮食政策,做好“爱粮节粮”、“世界粮食日”宣传工作。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管理,进一步规范粮食收购许可证管理。 3.推进“五优联动”,构建优质粮食产业体系。立足桐乡粮情,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总结2020年“五优联动”工作经验,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持续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优质晚稻产业链,为构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桐乡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1年3月8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