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故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吴澄为家乡企业家“传经送宝”
|
||||||||
|
||||||||
| ||||||||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14岁离开崇福,现在已经81岁了。我愿意把我的毕生所学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经验带给家乡人民……”5月16日上午,在桐乡市崇福镇第四期“语溪学堂”上,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上讲台。仅仅短短一段开场白,他就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澄。这位出生在崇福镇横街的老人以《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满怀深情地为现场崇福镇相关工作人员、企业家送上了关于企业自动化改造、智能制造发展的“宝贵一课”。 “为什么要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当前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一些方向……”吴澄院士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智能制造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用大量企业发展的实例告诉企业家们智能制造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真正阐明了“中国制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随后,吴澄院士在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浙江同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自动计量系统的设备花了多少钱,能够实现怎么样的功能?”“监控数据出现偏差,我们会实施怎样的预案,进行什么样的调整?”“设备运行的可控性怎么样,数据分析水平怎么样?”他一边走,一边看,还一边提出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自动化设备在实际运行当中遇到的问题,寻找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瓶颈。 离开家乡已有60多年了,吴澄院士坦言,这次来,他真实感受到了家乡数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并肯定当地企业未来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强调推进智能制造需要‘持续’、‘深入’,‘持续’就是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而‘深入’是指,由于智能技术发展很快,要在不同时期展现出新的内容。”他说,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桐乡引入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但本地企业主要仍以轻纺、纺织、染整等传统行业为主,目前大多数企业正面临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期。相关企业开展自动化改造,投入智能制造,要注重持续、深入做。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寻找企业发展瓶颈,找准问题突破口,创新运用智能制造手段,用好技术支撑。 浙江同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兴良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吴澄院士将智能制造的一些经验传授给该企业,并以问题为导向帮助企业寻找问题、找准企业发展瓶颈,解决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该企业还将以智能制造“先行者”的目标要求自己,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储备智能制造人才,以期实现更好的发展。 崇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企业家们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武装头脑,结合企业实际以智能制造、自动化改造为方向,做好转型升级发展。而崇福镇相关工作人员也将继续深化“企业服务直通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惠企政策落地、一件事集成改革,优化、拓展崇福镇经济服务大数据,健全精准闭环机制,全面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党史学习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