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4005096/2021-116727 | 发布机构: | 大麻镇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1-06-21 |
组配分类: | 部门及镇、街道文件 | 文件编号: | - |
关于印发《“大美麻溪 文明有我”桐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麻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桐委发〔2021〕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创建工作职责,加快我镇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积极性,促进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总要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我自爱桐乡”的城市人文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桐乡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一年占优、两年定局、三年创成”的创建目标,实施党风政风提升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城镇品质提升工程、环境秩序提升工程、民生保障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扎实有效推动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镇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21年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2年做好整改提升,2023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成。 三、主要任务 围绕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目标,对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标准要求,结合大麻实际,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推进21项重点工作。 (一)实施党风政风提升工程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大麻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大麻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麻溪讲堂”系列品牌建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 2.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力提高政府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力提升,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落实“三服务”2.0要求,构建“有四说事”党群连心服务矩阵,升级打造“麻小二”民生直通车2.0版,切实加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听百姓声,议百姓事,解百姓难。 (二)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3.强化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我自爱桐乡”的城市人文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让“我自爱桐乡”成为全镇人民的情感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全覆盖。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到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日常行为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村居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参与桐乡市道德模范、“桐乡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大麻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发动各行各业深入挖掘宣传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涌现的先进模范及道德标杆,大力倡导“日行一善”。持续深化“德治”建设,开展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实现中国梦大麻篇章的伟大实践。依托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场所,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推进大纛旗、舞方天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 6.培育文明新风尚。深入实施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以“做文明有礼桐乡人”为主题,聚焦日常生活“关键小节”培养文明好习惯,引导人们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普及文明交通常识,克服各种交通陋习,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礼让斑马线等主题活动。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开展文明餐桌活动,推行“公筷公勺”,持续深化“光盘行动”,在全社会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共识。 7.深化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持续打造“志汇麻溪”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支持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和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贯彻落实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机制,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全镇常住人口比例≥15%,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不少于38小时。广泛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文明劝导、环境保护、健康教育、法律援助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8.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深入推进“信用桐乡”建设,在交通、金融、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逐步建立信用记录,完善市场主体公共信用数据库,持续优化城镇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建立诚信“红黑榜”制度,定期开展曝光形成实效。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学习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批评鞭挞失信败德行为,形成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 9.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系列文明创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创设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把文明创建融入到各类主题活动之中。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群众评价机制,依托“桐乡文明啄木鸟”平台功能,加大“大美麻溪”微信公众号交通曝光力度,不断增强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村居民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引导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年内争创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1个,嘉兴市级文明村1个、文明单位2个。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清洁家园”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进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选树,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不断扩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三年内争创嘉兴市级青年文明号1个、嘉兴市级巾帼文明岗1个。 10.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夯实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阵地,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拓展延伸。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各行政村(社区)每月组织主题活动不少于一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聚焦文明实践五项重点活动,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功能作用,持续打造“互联网+文明实践”“三治融合+文明实践”两大文明实践品牌。 1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实施“春泥计划”,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开展网吧整治和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12.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科学制定公益广告设置规划,按照“突出重点、突出主题、突出特色”的思路,有力有序推进公益广告更新布局。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红船精神、“我自爱桐乡”的城市人文精神为核心,以“做文明有礼桐乡人”“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传统美德、志愿服务等为重点,充分运用“声屏报网端”等各类媒介持续刊播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建筑工地等各类阵地长期展示固定式公益广告,公益广告占比≥30%。 (三)实施城镇品质提升工程 13.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完善城镇规划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对城镇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强省级美丽城镇创建,着力推进老旧小区、农民安置小区改造提升,科学规划,集中发力,整体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城镇道路设施,推进“白改黑”,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科学设置中央隔离栏及机非隔离、人车隔离设施,及时修复破损路面。合理配置公共停车资源,完善镇区排水设施,加快镇区雨污水管网建设,强化日常管理维护。 14.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设置谁负责”的原则,对公共场所邮箱、报栏、公厕、人行道板、广告灯箱、各类岗亭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修缮整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识、专人维护。完善无障碍设施设置,公共场所、新建居住小区设有轮椅通道、扶手或缘石坡道,政务大厅、医院、景区景点等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推进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抓好农贸市场整治提升,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推进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道的美化、洁化、亮化工程,确保背街小巷、居民楼道整洁有序。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保持各类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功能完好、外观整洁。 15.完善公共文体设施。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多元化投融资。推进新文体中心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遗产挖掘传承和保护,坚持文化惠民,不断提升图书馆、伯鸿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场馆的软硬件水平,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体设施和文化专管员队伍等建设,完善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确保《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 (四)实施环境秩序提升工程 16.优化人居环境。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入镇口、集贸市场、建筑工地、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达标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切实提升村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加大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和“五小行业”整治力度,治理占道设摊、越门经营、乱堆放等市容“十乱”问题,清理违规小广告、破旧店招牌、横幅,全面推进“门责制”。着力解决小区环境卫生差、绿化损坏、停车难、楼道杂物堆积和乱贴乱写等问题。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大力倡导环保理念,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民行动,确保辖区无黑臭水体、无劣Ⅴ类水体。 17.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大会战,利用各种渠道和阵地,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道路交通管控力度,大力整治交通秩序,针对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非机动车占道行驶、越线停车、闯红灯、逆行,骑电动车不戴头盔,机(非)动车乱停放,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重点群体的源头管理。 18.优化公共秩序。提升政务服务环境,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完善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制度。提升窗口行业服务质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定期开展行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加强秩序管理,完善“一米线”、叫号系统等便民设施,广泛设立禁烟标识并开展禁烟控烟劝导,加强停车管理和引导,确保场所内外文明有序。 (五)实施民生保障提升工程 1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0.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和保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加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1.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桐乡”建设,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建立立体化、信息化、智慧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应急联动体系,不断完善“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预防和打击传销、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以及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等,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深化“法治桐乡”建设,积极开展“八五”系列普法活动,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工作,依法打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四、实施步骤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出,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创建工作总体分四个阶段推行。 (一)统筹部署,全面启动(2021年1月-2021年4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制定实施意见,召开创建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对照测评体系要求分解实地考察、网上申报、问卷调查等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主体、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考评督查,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行动。 (二)全面推进,重点突破(2021年5月-2021年10月)。按照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全面推进创建活动,按照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对标对表逐项抓好落实。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现场推进会和部门联席会议,对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集中攻坚,组织专项督查、重点攻坚,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对照测评要求,组织开展自评自测,提高创建工作达标率。 (三)集中整治,合力攻坚(2021年11月-2022年10月)。突出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围绕保重点、攻难点、补弱点、显亮点,梳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实施一批创建工作重点项目,打造创建工作的亮点特色,打好创建持久战,提升群众满意度。围绕制约城乡管理水平和文明创建水平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增强创建实效。 (四)迎检冲刺,全面提升(2022年11月-2023年底)。建立健全长效常态机制,对照测评体系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复查,查漏补缺,逐项整改,高质量完成创建台帐报送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全力以赴抓好迎检工作,再掀创建高潮。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按照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创建要求,完善创建机构、强化创建力度、浓厚创建氛围,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工作办公室(简称创建办),根据创建工作需要,及时充实创建工作力量。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本镇的“一把手”工程,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现场推进会等,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明确创建工作时间进度,切实抓好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行政村(社区)、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测评体系等,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计划,落实人员责任,科学有序地加以推进,切实落实工作举措,把每项工作、每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三)强化督查考核。严格按照上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考核办法,由创建办定期对各行政村(社区)、有关单位开展实地督查,对于督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交办整改并实行销号制。对落实工作不到位、上报台账不及时、整改成效不明显、严重影响创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镇纪委和组织办进行责任追究。 (四)发动全员参与。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运用电子屏、宣传车、小喇叭等各种媒介,广泛开展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活动宣传,加强文明创建文艺宣传,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努力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形成浓厚创建氛围,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附件:1.关于成立桐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麻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大麻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实地考察部分责任分解表 附件1 桐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麻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 标 黄 剑 常务副组长:朱正强 执行组长:李 轶 副 组 长:曹正阳 高志强 朱海坤 姚威波 姚剑飞 陈立伟 劳广荣 夏金标 史林钢 宋春海 梁林华 陈建国 各行政村(社区)、职能站所及派驻机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创建办)。 二、创建办 主 任:李 轶 副 主 任:倪圣强 王燕青 成 员:陈学锋 徐惠芳 俞 阳 高燕艳 韩 斌 沈镇燚 吴 静 罗雪根 陈志峰 杨兴忠 杨智强 苏海浓 附件2 大麻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实地考察部分责任分解表
注:带“”为牵头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