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养成记
|
||||||||
|
||||||||
| ||||||||
刚到“家”的蚕宝宝。 蚕宝宝正在吃嫩绿的桑叶。 蚕匾。 蚕宝宝被移至地面饲养。 施晓丽正在检查蚕宝宝。 施晓丽正在整理蚕茧。 蚕茧。 桐乡素有“百花地面、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丝织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传承地。从古至今,养蚕一直是桐乡老百姓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连续多日走进凤鸣街道蚕农施晓丽家中,记录下蚕农从领蚕种到采茧的全过程。 今年,施晓丽一家饲养了3.5张蚕种。施晓丽说,每年的4月中旬都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因为领蚕种对于她来说意味着孕育新生命的开始,庄重且有仪式感。从领蚕种到采茧大约需要30天时间,其间,施晓丽经常泡在育蚕室里,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 蚕宝宝成长迅速,从原来的小黑点儿变成灰褐色,最后变成白里透青的“大胖子”,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响。 起初,施晓丽要专门挑选嫩绿的桑叶,切成和蚕体大小相近的形状,平均每天喂养4次。进入大蚕期,施晓丽便将蚕室清扫干净,在地面上撒上一层石灰粉,将蚕宝宝移至地面饲养。这一时期是蚕宝宝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也是施晓丽最忙碌的时候。施晓丽每天采摘新鲜质好的桑叶,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细心喂养。一张张桑叶采下,一片片擦干,每一枚桑叶中都藏着辛苦与坚持。 蚕宝宝停止进食的时候就是结茧的时刻,此时它们会把头微微抬起,寻找合适的位置结茧,俗称“上山”。“上山”后的第二天,大部分的蚕都已经定位茧营,开始吐丝结茧。小部分没有找到位置的蚕宝宝则会继续向上爬。在这个过程中,施晓丽会帮助这些蚕宝宝上簇。 待蚕宝宝吐丝化蛹完成结茧后,施晓丽会按上簇顺序开始采茧,采茧的时候需要把坏死的蚕茧先清除,最后再采完好的蚕茧。 春暖花开的五月是喜获丰收的一个月,养蚕的辛苦瞬间便化作了施晓丽满脸欣慰的笑。“听说今年养蚕价格好,每百斤可以卖到2500元。”当记者把这个消息告诉施晓丽时,她黝黑的脸上露出花一样的笑容,“好喽……好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