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卫生健康局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542Q/2021-118228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1-07-21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文件编号:
【心理健康】本想方便和孩子联系,不想孩子却沉迷手机

发布时间: 2021-07-21  16:23 来源: 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打印

清晨,踩着朝阳去田间玩耍;下午,约上小伙伴去钓龙虾;晚上,拿把小蒲扇去公园散步…这些场景,是很多成年人对童年暑假生活的美好记忆。

可如今的孩子们过暑假,却大多不愿去室外活动,而是躲在空调房里玩着各种电子产品,久而久之对手机产生依赖。近日,因为“手机依赖症”而被家长带来就诊咨询的学生明显增多。

沉迷手机,严重影响学习

“当初买手机是为了方便跟孩子联系,没想到孩子经常拿手机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一提到手机,小高(化名)的父亲很是懊恼。去年暑假,他给正在读初三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本意是为了方便联系,但没想到的是,这部手机却让儿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小高在学校里跟同学关系处得不是很好,加上父母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对他缺少沟通与陪伴,小高便开始与手机为伴。渐渐地,便放不下手机了,甚至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玩手机。为此,小高不得不休学一年。

最近,小高想放下手机重返课堂,可他发现,“放下”这个过程太艰难了。于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小高来到嘉兴市康慈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真后悔当初给孩子买手机啊。”说起孩子玩手机的事,林先生也是痛心疾首。去年,为了上网课,林先生给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配了部新手机。结果儿子坐公交、走路都在玩手机,就连和家人一起吃饭,也“机不离手”。

“本想没收手机,儿子却恨不得跟我拼命,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整天无精打采。”林先生无奈地说。

手机依赖症

嘉兴市康慈医院主治医师沈东表示,这两名学生的症状属于典型的“手机依赖症”。他介绍,学生玩手机,多数与其下载的游戏有关,这个行为必须要有所克制,因为学生本身心智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强,长时间玩手机容易产生心理依赖,甚至上瘾。

对手机上瘾的人,往往有以下4种症状:当登录不上网络时会产生孤独挫折感;一旦有新的软件出现,就会强烈渴求升级到更高配置的设备;喜欢在新设备使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由于过于关注手机,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学习。

“如果孩子使用手机明显超过正常时间,除了睡觉就是玩手机,父母应引起重视。”沈东提醒,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也更叛逆。

如何远离手机依赖症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远离手机依赖症呢?沈东建议,首先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这样孩子就容易转移自己的兴趣爱好,少以手机为伴。第二,允许孩子玩手机,但要“约法三章”,比如不能学习上一碰到什么问题,就上网查答案,要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删除各类不健康的APP,限制手机使用时间等。第三,要多为孩子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充实暑假生活,如外出旅游,到图书馆感受一下书香氛围,陪孩子打球等。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尽量自己不要长时间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