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过大年 | 管住嘴,预防“春节病”
|
||||||||
|
||||||||
| ||||||||
临近春节,节日的气氛浓郁,不少人那颗想要“放纵”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但从健康角度看,突然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过度沉溺吃喝玩乐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那么,春节期间有哪些比较常见的疾病?如何对这些“春节病”进行预防和处理?让我们来听听专业的医生怎么说吧 “从往年春节的接诊病例来看,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等这种‘吃’出来的疾病。” 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钱见楚介绍,同时还会碰到如鱼刺卡喉、过量饮酒导致的酒精中毒及醉酒引发的意外伤害等患者。 急性胃肠炎 春节期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急性胃肠炎。一般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大多数是因饮食不洁或消化不良引起。 “急性胃肠炎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及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和缓解。但是如果患者情况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进行输液治疗。”钱见楚说。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也是春节期间多发的常见疾病之一。多数患者本身就患有胆结石等疾病,在节日期间因为过量进食油腻食物,导致胆囊炎症急性发作。 “一般来说,胆囊炎的患者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等症状,多数为右上腹绞痛,有的向肩背部放射,并伴有明显的压痛,甚至出现黄疸。”钱见楚介绍,胆囊炎一般可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有些较为严重的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数也是由于患者本身就患有胆结石、过量饮酒或者暴饮暴食引起。”急性胰腺炎一般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 “不久前,门诊就有一名患者因为过量饮酒、 吃大量油腻食物得了急性胰腺炎。”钱见楚说,急性胰腺炎通常也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和急性胆囊炎3种疾病都会出现腹痛、呕吐等情况,但还是有一定区别,比如急性胃肠炎的腹痛是阵发性的,通过呕吐、排泄之后可能疼痛会暂时缓解。 而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常常表现为持续性。“总之,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还是建议尽早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及时对症下药。”钱见楚提醒。 鱼刺等异物卡喉 除了以上3种“吃”出来的疾病,急诊科还经常会碰到鱼刺等异物卡喉的患者。“如果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千万不要采用一些传统的做法,比如吞醋、吞米饭等方式,容易导致异物移位或者刺入更深,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钱见楚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应尽早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将异物取出。 酒精中毒、醉酒后意外 春节聚餐,俗称“喝年酒”,足见过年期间饮酒有多普遍。适量饮酒有助于愉悦节日氛围,但是过量饮酒就容易引发疾病或者造成酒精中毒、醉酒后意外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身体不适,或者正在吃药的人,尽量不要饮酒;饮酒后严禁开车,也尽量不要让饮酒者独自回家、出门,防止意外发生;适量饮酒,饭桌上避免劝酒、灌酒等不良习俗。 “此外,一些患有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员,在春节期间应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疾病发作。”钱见楚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