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聚焦物业管理 疏通民生“堵点”
为百姓安居乐业发出政协“好声音”、干出政协“新样子”
专版
发布时间: 2022-11-07  08:20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市领导视察小区建设。

物业“红黑榜”发布。

兴宇家苑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对接相关事宜。

老百姓关心的事,就是政协议政建言的重点。今年9月,台风“梅花”来袭,全市学生放假两天。许多家长因坚守岗位,导致家里孩子无人照看。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暖心的物业公司主动承担起帮忙照看孩子的角色,物业工作人员陪伴孩子写作业,为孩子准备食物……个性化的物业服务暖了业主的心,也无形中拉近了物业与业主的距离。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多名委员就促进物业管理行业良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引起广泛共鸣。同时,市政协还将相关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从市政协层面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助力品质城市建设,让“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成为共识。

良言成良策

聚焦物业管理服务

1999年,房改政策落地。2000年,我市有了第一个封闭式住宅小区。之后,我市各类住宅小区陆续建立。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小区开始出现未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或未配备正规物业管理、设计建造年代早、配套设施不全、排污管网规划不合理、车位配备少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全市小区环境和管理有了较大提升,但相关问题依然存在。

提案是反映民心、民意、民声的信息树,是为党和政府建真言、献良策的智力库。小区物业管理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政协委员对物业管理有哪些期待和建议?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在近几年的桐乡“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多次提出涉及物业管理行业的建议和提案。

今年,政协委员杨子冬写了提案《关于提升桐乡城市品质 加强城镇住宅小区治理的建议》。在他看来, 物业管理不是简单地“守小门”“搞卫生”“换玻璃”“修灯泡”,而是需要具备基础管理、房屋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等职责。同时,小区业主、业委会也要发挥自己的职责,从自身出发,坚决拒绝野蛮装修、私搭乱建、违规占绿、噪声扰民等行为,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杨子冬建议相关部门,在市级层面建立健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社区居委会在小区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对物业的指导监管,完善对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监督考核的办法,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同时,强化小区业主主体意识,以“三治融合”提高住宅小区协商共治能力,提升业委会的服务水平。

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物业管理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民革桐乡市基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也特别关注物业问题,为了写好这份富有“含金量”的提案,前期,他们专门对此开展调研。政协委员们建议,要加快推进我市物业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考核工作等,确保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完善小区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破解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难题的关键,也是广大居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政协委员吴玉清表示,虽然《物业管理条例》已颁布多年,但小区物业管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因为业委会不健全、物业维修基金不足等,相关问题更为突出。

为此,吴玉清建议,要有效发挥社区在物业工作中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对没有业委会等情况的小区提供有力帮助,或发挥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缓解相关矛盾。

政协委员陈亚军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物业管理的监管,积极探索部门、镇(街道)、社区、业主、物业企业等共同管理模式,实现多方良性协调、齐抓共管。同时,规范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加强物业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小区物业的管理能力。

疏通民生“堵点”

提升城市品质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经常性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市建设局收到相关重点提案后,对提案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认真听取提案者提出的意见建议,确保高质量推进提案办理落实。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近年来,市建设局着力理顺体制机制,建立管理体系,形成“建设部门统筹主管、属地街道(社区)负责、职能部门配合共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共治工作机制。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我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76家,从业人员6800多人。今年是市建设局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考核机制的第二年,上半年,市建设局组织第三方机构,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193个住宅物业小区开展物业服务质量考评,综合评定出2022年上半年度桐乡市住宅物业小区红榜单位10家,黑榜单位5家,8月,桐乡小区物业“红黑榜”正式出炉。

同时,市建设局对市区110个住宅物业小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质量考评,综合评定2022年二季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住宅小区物业红榜单位10家,黑榜单位10家。

这段时间以来,市建设局正着手搭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2.0版,通过完善行业考核机制等手段,奖优惩劣,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依法经营,不断提升物业小区管理水平。“目前已形成送审稿,接下来还将征求镇(街道)、社区的意见。预计明年年初落地实施。”市建设局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军介绍。

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职尽责,这其中,需要行业协会的努力。成立于2018年的桐乡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目前共有会员单位61家,荣誉会员1家。协会不仅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住宅小区收费标准,还设立物业行业专家库。今年9月,协会换届。之后,协会全体理事单位分成5个小组,深入物业公司走访,倾听物业公司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全市物业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建设局实施的“三治”物业红领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管理和社区治理水平,解决住宅小区突出问题,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会治理,推动基层党建与小区治理联动共进。去年获评省级“红色物业”的星湖湾小区,已先后打造了“心连心”红色物业议事会、红色物业微议事厅,形成小区“事事有人管,大家的事商量着办”的格局。今年,东湖金悦、迎凤一期等5个小区获评2022年度嘉兴市级“红色物业”项目。

此外,市建设局利用电子屏、横幅、宣传折页、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居民对物业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联合法院制作物业管理宣传小视频,通过以案说法,普及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为城市颜值献计出力。近年来,市政协以政协委员提案、请你来协商、大会发言等方式,聚集各界力量,群策群力,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科学推进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破解“停车难、停车乱、管理难”等顽疾。

作为主城区,梧桐街道也积极回应居民关切,从“关键小事”做起,精雕细琢高品质生活。最近,振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葛晓利正为辖区内的兴宇家苑“开转封”忙碌。兴宇家苑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规模较小,有119户业主。前两年,兴宇家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面貌已有所提升,但停车问题依旧让人头疼,小区内常常上演抢车位“大战”。

“开转封”后物业管理服务如何跟上?有哪些服务内容?物业费怎么收?一系列问题都摆在社区、业主以及物业公司面前。葛晓利介绍,“前期由社区牵头,与业主和物业公司多次沟通交流、座谈,后制定方案,经过业主签字、公示等流程后,本月物业公司即将进场,届时小区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今年,振东社区有4个小区就“引入小区物业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并根据各个小区实际情况,制定“一小区一方案”。截至目前,还有3个小区相关工作正在陆续协调推进中。

近年来,梧桐街道依托“六个全覆盖”,进一步规范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完善住宅小区自治管理,推进开放式小区物业管理试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聚焦物业管理,疏通民生“堵点”。下一步,市政协将继续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百姓安居乐业发出政协“好声音”、干出政协“新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