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化】大雪未雪
|
||||||||
|
||||||||
“时雪转盛,故以大雪名节。”对于桐乡人来说,这个结论大部分时候似乎是错误的。当然并不是理论出现了偏差,只因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出现了时序轮转的先后而已。尽管大雪时冬天的面积已超过850万平方公里,江南地区也已正式入冬,但依然未达到下雪的程度,气温在10度上下,只是偶尔出现的零度低温可以引来大片的噱头文章。 等待雪的过程是漫长的,雾倒是大雪节的常客。江南的雾与水是诗与词一般的完美搭配,沙白先生在《水乡行》里说:“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水上起暮雾,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云雾缭绕的江南像楼台深处持扇轻歌的女子般隐约动人。 气象学上对雾的理解是化学概念,却像物理变化一般单调,桐乡人对雾的理解是物理变化,但像化学一样变幻着滋味。 桐乡人称雾为雾露,形象地说,雾是由露珠被无限打碎后分解在空气中的游离状态,游离在田间,游离在水面,游离在树梢,游离在早起的上学路上,游离在文人的心间。“云窗雾阁春迟”、“香雾空蒙月转廊”,让原本清晰的自然景物有了蒙太奇的效果,成为自然界自我渲染的一手高招。已经长大的农村孩子们,估计都忘不了一个个雾气浓重的冬日清晨,骑车到达校舍时湿透衣袖和前额头发的那片晨雾吧。 雾对农事有着重要的启示。“三朝雾露发西风”,说的是天气转凉雾气先行;“六月雾露,绷断大路”,说的是天气炎热雾气亦先行。但是天气有时候像人心一样复杂,常常会有霾钻出来冒充雾,令没有警惕的人们受到毒害。所以会飞的不一定是天使,朦胧也不一定是雾。 在汉代《太初历》之前,一度以农历十月为新年。“十”字在桐乡人眼里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里,第十个生出的孩子不称第“十”,而以“全”字代替,阿全、全全、全毛、全囡、全家俚,听到这类名字,便知某人在家中排行为第十,寄托了最为圆满的期许。 农村的婚事也在农历十月的大雪时节迎来高峰期,除了十月初一以外,其它日子在路边随处可见张灯结彩的结婚排场。不论从哪个维度去看,十月都是结婚的最佳时节,首先此时农事相对空闲,晚稻、菊花、蚕茧都已结果,节奏感舒缓。其次是气温适宜,不会让人过分受冻又可以热烈而不出汗,汛期也早已过去,天气以晴朗居多。再者农家子弟,自古就很懂得合理分配,酒席上的食物不会短期内变质,避免了过多的浪费。最后是因为刚刚进入冬天,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的归宿感被开启,春之百芳吐华,夏之行云布雨,秋之沃野千里,冬之繁华落尽,冬天联姻,让人们更容易地感受到归去和来兮的本意。 鹖鴠(hé dàn)不鸣,虎始交,荔挺出。万物的本性与人的欲望大不相同。 鹖鴠,这两个字的读音实在让人懵圈。假如我们回到五年级冬天的某个早上,头发微白的语文老师操着一口标准的方言在青瓦房的教室里领读:“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学生们的心底在此时升腾起要做喜鹊不做寒号鸟的决心,堪称小学语文最难忘的十个镜头之一。鹖鴠便是课文中的寒号鸟,说其是鸟,是因为它长着一对像蝙蝠一样的蹼状翅膀,让人误以为鸟类。其天热时身上长毛,过冬时反而脱毛打赤搏,加上其性情孤僻,喜欢在冬夜里号叫,就成了人们教育懒惰的反面典型。其实寒号鸟学名复齿鼯鼠,和人一样属于哺乳动动,因为生活条件和长相与鸟相似,故被冠于鸟名。这对江南地区来说又是一个遥远的物种,当然这种遥远带着神秘和美好。 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对人类来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相传也是猫最有出息的徒弟。始交,表现得直白了些,说发情可能更加含蓄。天气寒冷的季节是猫科动物发情的忙碌季,所以桐乡人说:“狗起种田,猫起过年。”(起,就是发情的意思)。我们不太可能知道老虎发情是个什么样子,但在冬日寒冷的夜里,常可以听到弄堂口、墙角边、河滩头那一声声略带恐怖的猫儿叫春之声回荡在整个村坊上。大人们常用这个声音来吓唬困觉不安分的小孩子:“覅吵,再吵叫只野猫来驼去(叼去)。”由此可见猫科动物发情为一年一度,很有规律。有时候,我们称其为兽,兽性便成了一个贬义词,但真正的兽性恰恰是为了生存,大多数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兽性亦成了天性。反之倒以文明自称的某些人,在不停地挑战着天性,算得上“返兽归真”。 荔草,即马蔺草,又称马兰花、剧草、马薤等,源自于台湾省,根系发达,耐践踏。《神农本草经》说其“似蒲南昌根小,根可作刷,黄农黄帝甘辛无毒,生宛句,五月采。”古人亦有“金气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屋旁尽悬牛蒡草,篱根多发马兰花。”的真切感受。此草在其它野草纷纷隐藏的冬天开始生长,足见其精神与个性颇有一些来历。 品类之盛的动人不仅在于展示了状态的多样性,更在于其对季节喜好的不同,有喜春风,有喜雨水,有喜秋霜,有喜傲雪,不论怎样严酷的天气,只要有季节的存在,总有花草鸟兽常年更迭,或多或少,源源不断。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看到这多彩的自然。谁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不若“桃花依旧笑春风”,“寒依疏影萧萧竹”不若“映日荷花别样红”呢? 当书中说着寒江独钓、似玉时节的大雪时节,桐乡人仍然在零度以上的初冬里迈着轻快而坚定的脚步向真正的冬天前进,在过年之前,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