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他们的坚守,让人心疼又感动
发布时间: 2022-12-26  14:40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倪晓焱裹着被子坐在病人床头。

感到不适时,曹丹躺在病床上吸一会儿氧。受访单位供图

这两天,一张医务人员逆行的海报刷屏了社交媒体。同时刷屏的,还有一段文字——《医师报》强烈呼吁:社会各界理解、关爱、支持医务人员!也请医务人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让我们共克时艰,一起挺过去!

当前,我市所有医疗机构正经受严峻考验,就诊量激增,医务人员人手短缺,医院正处在此轮抗疫的“风暴中心”。

我们记录下了其中几位医务人员的感人故事。

“裹紧被子,再困也要撑下去!”

“姑娘,你看着比我们还虚弱,要是你爸妈看到,他们该有多伤心啊!”深夜里,病床上患者的一句话,让市一院血透中心护士倪晓焱鼻头一酸。而她一张戴着防护面具、裹紧被子却依然守护在病人身边的照片,也让所有桐乡人鼻头一酸。

连日来,阳性血透患者人数剧增。“血透患者等不起,能多透一名是一名!”抱着这样的信念,血透中心增设了夜班服务。

12月20日下午5点,倪晓焱感觉自己有些发烧,一量体温37.9℃,心想“还好不是很高,可以坚持住!”上了两小时夜班后,倪晓焱感到一阵寒颤,体温已升到38.5℃,便从储藏室里抽出一床被子,裹紧身子,继续坐在病人床头。

“我不能临阵脱逃,必须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透析期间,护士要时刻紧盯着患者,只要患者的血一分钟没有回输到体内,他们的心就一直提在嗓子眼。这位1998年出生的小姑娘,就这样顶着高热,一直坚持到深夜11点半最后一名血透患者离去。

她说,疫情之下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医务人员要比普通人拥有更强大的内心。

如今,血透中心26名医务人员中有13名带病上岗,坚守服务着260多名血透患者。护士长杨丽红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连排班都很困难,便主动带头上夜班、上连班,还有许多医务人员哪怕烧到了40℃,也不轻易请假。大家想的都是用心呵护,全力护航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身怀六甲

一边吸氧一边照顾患者

市中医医院内三病区都已怀孕6个多月的护士曹丹和沈月妹,这两天还坚守在岗位上。“整个病区的13名护士几乎都有症状了。”

12月20日晚上,轮到沈月妹值夜班,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她还是被接连不断来住院的发热患者吓了一跳。仅仅前半夜,就收治了8名阳性患者,沈月妹手脚利索地安排病人住院,完善各项检查。

“收治病人都来不及,我根本没有时间感到害怕。”后半夜时另一名护士顶着高烧来换班,沈月妹趁机睡了两三个小时,后来她不忍心高烧的同事一个人战斗,起来继续帮忙。

比起沈月妹这个二胎妈妈,怀着头胎的曹丹稍显紧张一些,这两天,过度操劳的她也出现了咳嗽、胸闷的症状,担心肚中的胎儿,曹丹不敢用药,硬生生扛过了发热,感到不适时,就躺在病床上吸一会儿氧,随后便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但对于坚守岗位,二人始终没有犹豫。像曹丹说的,大家都在坚持,大家都不容易,我们能多撑一会儿是一会儿。

特殊的时期需要特别的担当与作为,超常的任务需要超强的作风和能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这些可爱的医务人员全力以赴、全身投入,勇往直前。

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也会头痛发热,也会四肢酸痛,但他们不敢“倒下”,更不敢群体性“倒下”。越是困难时刻,他们越是迎难而上。但脱下战袍,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是家里离不开的顶梁柱、是儿女的爸妈、是父母的儿女,也有需要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