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4005092/2021-129711 | 发布机构: | 乌镇镇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1-12-31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乌镇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
||||||||
|
||||||||
2021年以来,乌镇镇紧紧围绕“一业一网”发展主基调,全力推进“一区四地”建设,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真抓实干、争先创优,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的世界乌镇”,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杆小镇,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围绕“实力更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16%。聚焦项目抓投入,新引进中科曙光、百度阿波罗、智能智擎、微纳科技、泓源房地产等重大项目,实到外资430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数字经济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472%。聚焦产业抓转型,全镇三产占比结构调整明显,腾退低效企业10家、面积267.8亩,耀阳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企业快速落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8%、88%、25%。举办乌镇戏剧节等特色活动,游客数同比、环比均有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8.5%。 围绕“平台更大”,发展动能取得新增长。高标准建设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大数据产业生态园,成立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中国电科乌镇基地、海光生态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逐步壮大,平台承载力有效加强。创新三大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强化“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办事流程,营商环境逐步优化。依托乌镇院士之家,重视创新人才引进,全年引进高端人才35名。 围绕“生态更优”,全域建设取得新突破。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抓手,推动全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域村庄设计不断完善,完成嘉湖一体化先行区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全镇路网体系,新建改建东升大道等镇区道路7条、乌塍线等农村公路大4条。同步推进电力、照明、雨污水管网、天然气、通讯、绿化、景观亮化等建设工作,实现同规同网。以“国家卫生镇”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三清三整三提升” 行动,推进农村智慧收运体系建设,实现垃圾处置全闭环,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在桐乡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垃圾零填埋,获评嘉兴市级生态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建设“寻桥访儒农耕路” 镇级美丽乡村精品线和市级“沃野乡趣永新路”乌镇段美丽乡村精品线。 围绕“满意更多”,民生事业取得新发展。预计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9240元和43991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9%。重视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推进龙翔中心幼儿园、乌镇中心幼儿园民合分园新园、全镇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等重大民生项目设计建设工作。重视民生服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持续优化,桐高人数创历年新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有力;智慧养老综合服务覆盖面有力扩大。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在全社会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尚。就业、慈善、红十字等工作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围绕“责任更清”,“整体智治”取得新进展。加强数字化改革工作,深化党建统领的“三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机制,升级“云享乌镇”运营中心,提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水平。落实平战转换机制,严密防控,专群结合,圆满完成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完善初信初访机制,坚决守牢治安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红线,取得良好工作成效。预计全年刑事警情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火灾起数均呈下降趋势,群众综合安全感达98.1%。 围绕“基础更实”,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深化“党建+”做法,全面开展“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行动,探索积分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克难。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压力传导,守牢红线底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021年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经济总量和质量、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理能力、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还与上级要求、群众期待存在差距,需切实加以解决。 纵观大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同时,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双循环”活力日益增强,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乌镇发展迎来了新的风口。审视自身,乌镇经济的总量和质量、群众的收入和生活仍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存在一些差距,但问题就是发展方向、差距就是发展空间、目标就是发展动力。当前的乌镇,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爬坡期、攻坚期和突破期,发展任务更艰巨、要求更全面。为此,我们锚定了“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的目标。在2022年,必须认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更精准地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加快产业聚集,强化智能芯片、智能计算、智能驾驶三大标志性产业链的建链、强链、补链和延链,围绕百度人工智能、海光生态、航天北斗三大产业园,建好中国电科乌镇基地、华为创新中心、乌镇院士之家三大平台,加快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创新,整体围绕“赋能”“聚能”“节能”,协同推进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以“互联网+”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迭代,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着眼未来产业培育。高水平建设国际创新区,进一步提升各类科创平台能级,全方位培养、引进和服务人才。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推进工业园区有机更新,规划布点新型能源,推动绿色生产,进一步降低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加快产业融合,依托乌镇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会展,重点推进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建设。 更均衡地构建民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交通基础,启动苏台高速接线、接湖快速通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东升大道、龙翔大道辅导等镇区道路建设,提升对外交通能级,丰富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加快龙翔中心幼儿园、智能养老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探索托育体系、医共体、互联网+教育、医养康养、孤寡老人长期照护等新模式,提升全生命周期软硬件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统筹发展养老、医疗、大病、失业等保险制度,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分层分类精准救助、及时纾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落下一个人。进一步倡导社会文明风尚,全面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加快城市书房等文化阵地建设,抓好理论宣讲团、文化专管员等团队建设,办好乌镇香市、乌镇集市等文化活动。 更高效地构建整体智治体系。整合基层站所、警社联盟等优质资源,做大做强“乌镇管家”队伍。加快“基层治理一件事”创新、拓展和应用,实现基层治理事件快速响应、快速联动、快速办结的闭环管理体系。以“网格+”为支撑,以数字共享为依托,建设数字孪生小镇,持续抓好多跨场景应用,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分析、协同处置”全流程跨部门管理,做强做实“云享乌镇”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