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老裁缝”转型,这是一个“亘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3-16  08:50 来源: 乌镇镇 浏览次数: 打印



你可能不熟悉这位“老裁缝”的名字,但其实它已经默默制衣20余年。它是嘉兴地区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产品100%出口欧洲市场,你喜欢的那些快时尚品牌——ZARA、Stradixarius、Primark、C&A、 NewYorker……几乎都是它代工的。

它,便是位于乌镇镇的亘美集团有限公司。在过去的20余年,亘美集团有限公司因服装制造而享誉业内,迅速成长为一家集研发设计、贸易和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型梭织服装制造企业。而它,又不止于是一家简单的服装代工厂,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双轮驱动战略下,一场“智造”的革命在企业内部悄然开始。

触网逐梦,生产线上实现“七十二变”。

走进亘美集团的智慧车间,超大数据显示屏上,闪烁着每道工序的生产数据……新的自动裁床和模板机取代了人工裁剪布料的繁琐工序,一套智能吊挂系统串联起生产制造的数十道工序,一件件服装半成品,经由流水设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人手中。

“无论是基础款的大衣,还是工序复杂的羽绒服,都可以通过数据设置调整实现快速生产。”亘美集团信息工程部部长盛冬介绍,数字化改造后的智慧车间,300多台自动化设备根据指令执行任务,每一道流程都按计划精准运行,这也满足了多品牌、全品类产品的制作需求。

生产线上的“七十二变”,得益于亘美的智慧生产模式:构建“智慧大脑”,为每件衣服制定最优生产方案。2018年底,亘美集团总投资约3.5亿元的智能工厂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在分拣、搬运等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实施机器换人。在这些自动化制造设备之外,整个“智慧车间”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神经中枢”——亘美服装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GST、ERP和MES等系统,涉及企业资源管理、生产执行、智能仓储、样衣设计等8个模块,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数字化管控问题,实时采集的生产数据更为生产决策提供精准参考。

数字化转型,解决了这家传统企业的诸多难题。平台运行后,亘美的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

而立体仓库的数据管理,更成为亘美集团保证高效生产的另一大法宝。2020年,亘美集团推进智能工厂二期项目建设,立体仓储区便是该项目的核心。目前,立体仓储区存储量可达到4万立方米,满足了企业全年的存储需求,产品出入库效率、工人操作效率预计将提升40%以上。

不论是接单、货品外发,还是客户对接,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化平台都在发挥作用。2020年,企业引进3D虚拟制版技术,在打样阶段就能把样衣的3D效果图直接发给客户,由客户修改完的版本可以通过系统传送到生产线上直接生产。“这样一来,疫情之下,国外客户不需要大老远赶过来,我们的制版效率成倍提升,与客户交流也更为顺畅。”盛冬说,现在,亘美的每件衣服从研发到生产,背后都是一段数字之旅。

焕新出发,新赛道上开启“二次创业”。

21年前,“恒美服饰”成立,“恒美”寓意永远美丽,永放光彩。20年后,“恒美服饰”更名为“亘美集团”,重新出发,美丽延续。更名的背后,是企业面向未来展开的全新风帆,也折射出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转型与调整。

一直以来,亘美集团把创新作为推动企业不断进化的核心动力,每年都在研发设计上投入数千万元。在亘美集团,有一个工业工程部,这个部门不管生产,就干一件事——根据生产环节的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能自己解决的自己研发,自己搞不定的,找外部的技术供应商一起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亘美集团摆脱了密集型劳动企业的生产瓶颈,逐步向创新要效益、要发展。

一手更新自身技术,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手开疆拓土,加快战略布局,开拓业务市场。当前,亘美集团已经在西班牙、英国设立了海外办事处,并提前在生产链上布局,相继在国内外拥有生产基地,将供应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新技术、新材料,到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正是有着这样的硬核实力,在疫情的影响下,当服装行业低迷的时候,亘美集团依然可以及时调整,不断推出爆款新品,逆势飘红实现新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随着智能工厂二期项目的投用,企业年产值预计可突破12亿元。

没有夕阳的传统产业,只有夕阳的产业传统。在亘美集团,我们看到,即使是服装生产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不断拉长产业链,嵌入数字化,也能实现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