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涌向产业最前线
|
||||||||
|
||||||||
| ||||||||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现场签约和贷款到账只用了3天,多亏银行千方百计为我们的发展纾困减负!”得益于农业银行桐乡市支行绿色信贷通道,我市某化纤企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1000万元授信审批,并成功得到500万元普惠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下纾困解难的桐乡企业不止这一家。今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打响金融“十项行动”,靠前发力,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71.6亿元,较年初增长238.5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88.8亿元,较年初增长237.4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领跑嘉兴五县(市)。 金融指标持续增长的背后,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效率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今年3月,我市正式启动“壮腰工程”,首批入选“壮腰工程”的培育企业共100家。如何做好腰部企业的金融服务?我市金融机构迅速组建“壮腰工程”金融服务团,由市领导联挂,精准对接培育企业融资需求,“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信贷产品和服务,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截至3月末,“壮腰工程”培育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达53.23亿元,较年初增长12.0%。 数字经济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眼下,全市金融机构正通过建立数字经济“白名单”,实行差异化信贷管理,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探索形成数字经济供应链金融,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在支持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市加大了对高质量外资、高能级产业平台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实行“专精特新”名单制管理,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扩大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规模,促进供应链金融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运用,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稳中有升。 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平台。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市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日益高涨。今年,金融“十项行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上市双提升”行动,推动形成一批公司治理规范、符合产业导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 抓大不放小。今年,全市金融机构还将实施“首贷户拓展行动”升级版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行动”,持续扩大普惠小微企业首贷户、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规模,计划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超过1000户。 金融政策靠前发力,“金融引擎”提速向前,桐乡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