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担当 | 唐涛:风华正茂,奋斗永似少年时
|
||||||||
|
||||||||
| ||||||||
4月17日上午八点半,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员、数据小组组长唐涛在精密智控系统接到一条密接人员协查处理的信息。他迅速点开信息,了解情况后,联系密接人员进行情况核实,以及初步的行动轨迹询问,初步了解完之后,提醒相关的镇街进行管控跟进。 处理完这条信息,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小时。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晚上的十点多,唐涛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天之内他协查核实了20多名密接次密接人员。这是他每天的工作日常,信息接收、核实、推送,以及后续管控措施的跟进与指导。 95年出生的唐涛是2021年8月份入职桐乡疾控中心的,当时正是疾控人员非常繁忙的时候,他入职后就一头扎进了传防科的流调作业、数据管理与处理工作中。2021年底,桐乡市周边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复杂,疫情防控数据小组应需组建,作为一名转正不满半年的年轻党员,唐涛因为其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被任命为数据小组组长。 生活的真谛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从被任命为数据小组组长后,唐涛几乎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无论清晨还是深夜,为了确保信息传达与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只要有协查需求,就得第一时间上线工作。 “这份工作就是非常紧急,又十分琐碎,各种线索、人物千头万绪,不仅费眼睛,还费脑。”刚入职不满一年的唐涛因为工作的压力和忙碌已经长出了大片的白发,但他无怨无悔,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彰显了年轻党员的担当与职责。 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负起责任用心干,更要开动脑筋创新干。在工作中唐涛很善于思考,用自己的所思所想为工作赋能。唐涛在参加单位的一次流调工作时,他发现用的是纸质记录,回到办公室还得再次整理成电子版本,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因记录时的字迹潦草等问题造成信息的错误。 流调结束后,唐涛就开始思考如何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开展流调工作,经过与科室前辈的数次讨论后,唐涛在“问卷星”设计出一份流调的电子问卷。后期还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优化更新,前后共设计搭建了6个版本。该电子问卷一度成为疾控中心现场流调的重要工具之一。 下班后的唐涛,也依然心系着工作。有一次外出就餐时,唐涛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想着如何优化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吃到一半,他的想法越发明朗清晰起来,一时兴起竟将菜推至一旁,以桌为纸、以筷为笔,和朋友探讨起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想法。 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数据小组又添了几名组员,由于数据小组的工作中,涉及的数据急、内容杂、流程多,系统学习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为了让组员快速上手,唐涛利用休息时间制作了一份《新冠疫情信息处理指引》,同时还有28个配套视频作为小组成员的工作指引学习资料。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疫情防控中,唐涛胜任了“吹哨人”,第一时间获取病例与密接人员的信息,与病毒“抢时间”。唐涛也担当了“扫尾者”,当流调队员完成现场流调工作,相关管控名单和数据由数据组负责跟进,一直到所有人员落实管控。 时代在变,青年人的生机和活力不变。青春的热血一直相连,党员的誓言始终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