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头条
共富路上这边“银色”风景正好
在乌镇,幸福养老!
发布时间: 2022-05-18  08:39 来源: 《今日桐乡》 浏览次数: 打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做大做好“蛋糕”。桐乡每个区域、每个镇街都有因地制宜、经济富强的庞大基础,更要扬长板、补短板,不断把“蛋糕”做大。事实证明,共同建设、共同创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而人人享有、全民共享则是共同富裕实现的结果。只有充分激发全体桐乡人民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方能形成人人受益、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这是新时代的桐乡之志!

共同富裕,与你“桐”行。即日起,本报开设“共富擂台”栏目,与你一同奋力书写高水平共同富裕的“桐乡篇章”。


当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与水乡的暮年老者相遇,一张张安享晚年、健康喜乐的笑脸,是乌镇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的征程上留下的生动注脚。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开幕。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智慧乌镇的展台前,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老人视频通话,向他们挥手致意,并祝老人们健康长寿。率先在乌镇试运营的“互联网+养老”体系由此进入全国视野。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智慧养老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启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变“养老”为“享老”。

普惠型智慧养老处处显温情

位于乌镇镇银杏社区的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服务覆盖银杏、东苑、南宫3个社区和虹桥村。在这幢蓝白相间的四层小楼里,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就餐、休闲、运动、洗浴、基础医疗检测等多元化服务。

“在这里吃饭,一荤一素一汤只要10元,营养好,味道也好。”家住银杏社区的72岁老人朱瑾说,她家离中心步行只要5分钟,每天上午她会和一帮好姐妹去中心练舞,也经常组团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

“中心一楼新造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浴室,里面有紧急按钮,在这里洗澡舒适又安心。”另一位中心“常客”周蕴玉说。

近年来,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除了不断完善生活类基础设施,还全方位升级了智能设备和配套服务。“去年,我们更新换代了智能手环。2.0版本的手环更方便老人使用,定位也更精准。”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项目经理姚丽介绍。

负责安全监测、处理紧急情况的值班人员曾在深夜接收到一名老人的手环发出的报警信息。紧急联系家人了解情况后,值班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赶到老人家中协助将其送往医院,及时帮助老人化解“险情”。

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大力推广普惠型智慧养老服务,已建立起居家养老应急响应系统,为300名重点监护的老人提供可实现SOS呼叫跌倒的智能设备;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已累计为全镇2.6万老年人及3003名残疾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覆盖率达100%。“通过乌镇镇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乌镇24个养老照料中心的服务类型、人次等情况,精准定位老人是在哪个中心接受了何种服务,方便我们掌握每一名老人的真实需求,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姚丽说。

截至目前,在乌镇镇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中,已有1.9万余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办理乐享生活卡。目前,该平台正在和“云享乌镇”智慧治理平台进行对接,此举不仅能使“云享乌镇”在数据集成方面再上新台阶,也能使该平台的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极大的优化和提升。

“医养结合”托起幸福“夕阳红”

在养老产业的另一端,以乌镇雅园为代表的高端养老模式也颇受老人青睐。

地板采用软胶垫材料防止老人跌倒摔伤,卫生间装有各种方便老人使用的扶手、警铃等安全设施……从规划之初,乌镇雅园就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的适老化住宅,为每户配备了各类实用的适老化产品。该小区现有老年住户5000户,并带动周边100余家配套商业发展。

雅园还专门打造了雅达银龄汇健康适老用品交流平台,拓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渠道,平台的适老化产品订单已达5000万元。

医疗是老年人客观的需求,“医养有去处”才是真安心。位于雅园的浙江雅达国际康复医院内,有这样一所国内顶尖的养老机构——松龄雅达(乌镇)医养中心。这是一家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娱乐等为一体的专业养老照护机构。

在该医养中心内,每个套房设施齐全,有电视、沙发、桌子、独立阳台、淋浴间等设施。需要康复治疗的老人,能方便地享受这里的各项医疗和康复服务。“不同于传统的‘一对多’照顾模式,我们采用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社工等组团服务的‘多对一’照顾模式,为老人提供精细化服务。”浙江雅达国际康复医院院长沈伟良介绍。

紧抓人口老龄化与结构转型机遇,乌镇积极引导雅达、迪马等行业知名企业落户、开展养老事业,逐步形成具有乌镇特色的“广覆盖、高效率、社会化、易推广”的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打造共富路上的“银色”风景

乌镇是国内智慧养老的示范点,曾获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目前,乌镇已建立起“镇—村—户”三级智慧养老体系,其中镇级中心负责统筹管理与信息处置,村级站点负责就近便利与协同中转,打通了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院—社—家”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无缝衔接。在居家养老方面,乌镇可提供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全方位集中照料服务,年服务人次可达15万。在社区养老方面,乌镇现有3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个,覆盖率100%。在机构养老方面,乌镇正在加快建设镇级智能康养中心,可提供约500张床位,建成后将极大满足全镇及周边区域老人的养老需要。同时,乌镇通过整合乌镇敬老院和龙翔分院两家公建敬老院,兜底保障特困老人养老。

乌镇智慧养老模式在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在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以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代表的普惠型智慧养老模式已经覆盖全国10余个省份,其标准化管理模式至今累计服务100万人次;以雅达为代表的高端养老产业体系也延伸至南京、宜兴等地,延续乌镇的成功做法。

枝叶总关情,银龄奔共富。未来,乌镇将继续以“互联网+”赋能智慧养老,让智慧养老成为乌镇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建设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