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483ZFC00000/2022-133374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2-05-25 |
组配分类: | 桐政发 | 文件编号: | 桐政发〔2022〕20号 |
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的通知
|
||||||||
|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5日 “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文明 先行市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 近年来,我市积极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释放,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在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形成了一批具有桐乡标识性的重要成果。但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薄弱、数字技术应用生态不够完善、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为了进一步擦亮“互联网+”高地金名片,建设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根据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议案要求,结合我市数字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乌镇峰会红利释放等多重机遇叠加优势,按照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一体融合和“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体要求,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对标全省体系架构,对表数字政府改革任务,精准推进迭代场景应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具有标识度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努力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强市。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形态,全力推动数字社会系统建设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建设。 (二)主要目标 力争用两年时间,在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增强数字政府效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抢抓数字化红利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1.数字经济:培育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三智一网”数字经济标志性产业,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先行地、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和特色软件产业应用示范地,数字产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3年末,规上数字制造业产值超过280亿元,增加值增速超过20%;规上数字服务业营收超过18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数字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新增数字经济备案项目投资占比达到60%;新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20家、亿元企业9家。着力引育一批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项目,建设“直通乌镇”世界互联网产业园、中国电科乌镇基地、乌镇院士之家、乌镇实验室等一批数字经济创新载体,打造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集聚地。 2.数字社会:坚持“数字社会为人民、重大应用人民用”的理念,把握“为民建,给民用”的需求,以“城市大脑+现代城市+未来社区+活力城镇+未来乡村”为核心场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群众获得感、认同感。到2023年末,打造2个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数字社会重大应用贯通率100%,未来社区(乡村)上架数字社会“我的家园”10个。 3.数字政府:承接贯通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生态保护、应急管理、政府运行6大领域省级重大应用。到2023年末,基本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利区域一体化、浙里证后监管等一批具有桐乡特色的应用场景迭代升级,争取一批省部级改革试点任务和“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固化形成一批理论制度成果。 二、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5月,由市政府办牵头,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参与,举行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市人大代表建议,围绕议案办理内容开展调研,制定议案办理方案。 (二)办理落实阶段:2022年6月至11月,按照议案办理方案,部署工作具体措施,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分头抓好落实。 (三)总结报告阶段:2022年11月,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见,总结议案办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12月,对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中提出的意见,落实整改措施。2023年初,在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书面提交议案办理工作的报告。 (四)深化实施阶段:2023年按照要求在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各项任务,接受监督。2024年初,在市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书面提交议案办理工作的报告。 三、主要措施 (一)聚焦数字产业,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1.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强基工程。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深度优化网络结构和信号覆盖,提升城市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能力。统筹开放社会公共资源,加快推进“智慧杆塔”“多杆合一”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2023年底基本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推进5G应用;推进“乌镇之光”申报国家级超算中心,提升算力赋能能力。(牵头单位:经信局,责任单位:科技局、铁塔桐乡分公司、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2.实施数字经济企业壮大工程。推动宇视科技等龙头企业列入省“雄鹰计划”培育试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华章科技、京马电机、永泰隆电子、耀阳新材料等高成长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鼓励做精做优;通过实施“雏鹰行动”,培育和禹科技、久易电子、诚峰电气、赫茨电气、驭光光电等企业成为亿元企业,加快发展步伐。两年内新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40家,亿元企业15家。(牵头单位:经信局) 3.实施数字经济产业提升工程。落实好数字经济人才引育补助政策,对企业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培训予以资金支持。发挥市工业互联网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企业CIO等高端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数字经济产业链研究分析,细化数字经济产业精准招商目录,瞄准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三智一网”数字经济标志性产业及锂电新能源材料、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快引进落地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力争两年内引进备案投资100亿项目1个、50亿项目3个、10亿项目10个。(牵头单位:商务局) (二)聚焦数字生活,优化数字社会环境 1.全力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打造桐乡市数字云平台。以市场为主体试点人、货、场云化,开展产业链中各环节应用场景的数字化建设,推动市场与电商进一步融合发展,首批入驻企业不少于50家。推动社区智慧商圈发展,进一步完善线上功能,增设一键报修、二手交易等社区服务,并联动线下商圈举办节庆活动,提升平台应用率,预期入驻居民3000人。提升“桐拾袋”平台功能。增设乡村桐拾袋板块、用户积分体系,对接蚂蚁森林能量发放,同时对平台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提升数字文旅公共服务效能。集成桐乡特色产品、个性化内容至浙里好玩,提升集信息服务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桐乡文旅公共服务体系,迭代更新数据仓基础数据。整合桐乡文旅基础数据、媒体数据、安全数据,同时通过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和汇聚各类涉旅部门业务数据,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牵头单位:商务局,责任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道>) 2.重大应用贯通落地基本单元。加大省级重大应用包括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等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关键小事”智能速办体验员制度,促进“关键小事”智能速办持续迭代完善,2022年体验员数量达到1000名,2023年持续提升。抓好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归集核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持续迭代更新。加快打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围绕社区·乡村全生活链服务需求,提供新教育、新医疗、新交通等创新服务模式,争取2023年底省级未来社区(乡村)数量达到10个以上,推动一批特色应用服务上架“我的家园”未来社区(乡村)。(牵头单位:发改局,责任单位: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 3.深化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聚焦“急难愁盼”高频事项,围绕个人、企业两个维度,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有效推动“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进一步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优化办理流程,形成跨部门跨层级多跨协同集成办。2022年,按照实际办理情形对省统56个“一件事”进行梳理,重点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2023年,推动“一件事”全流程网上掌上高效便捷办理,网办掌办实现率90%以上,新推出5个跨部门多业务“一件事”集成办。(牵头单位:政务数据办,责任单位:各审批职能部门、各镇<街道>) 4.深入推进“就近办”改革。推进镇(街道)“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集成镇(街道)政务服务功能,推进医保、社保、公安、民政等高频民生事项基层可办。加快政务服务2.0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网上一站办、大厅就近办、办事更便捷”的“一网通办”模式,构建基层政务服务窗口端、PC端、移动端、自助端线上线下全市域“15分钟办事圈”的就近办工作体系。2022年,推动政务服务2.0事项向镇、村延伸,民生服务事项基层可办率93%以上。2023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90%以上,民生服务事项基层可办率94%以上。(牵头单位:政务数据办,责任单位:公安局、民政局、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障局、各镇<街道>) (三)聚焦数字变革,增强数字政府效能 1.持续推进重大场景应用贯通落地。立足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以实战实效为导向,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承接贯通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生态保护、应急管理、政府运行6大领域7个省级重大应用,贯通率达到100%;根据桐乡实际需求,对照全省重大应用场景,筛选一批实用好用的重大应用场景在桐乡贯通落地。(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重大应用贯通牵头单位) 2.推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建设。按照“三个一批”机制推进桐乡特色应用场景建设,迭代升级环保证后监管、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启动实施耕地视联智保、水利区域一体化;谋划推进浙里药店、治超综合预警系统等应用场景。争取承接10个以上省级试点,落实“粮食安全在线”、应急救援规范化等一批试点任务。总结提炼一批数字化改革理论成果、出台《桐乡市企业环境生态码评价管理办法》《桐乡市田长巡查管理制度》等一批制度成果。(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责任单位:应用场景牵头单位) 3.迭代升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提升平台数据归集能力、应用统筹管理能力、基础设施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更加突出平台智能化建设,构建通用化的数据仓、知识库、模型库、算法库,加快数据集成、知识集成、工具集成、模块集成、生态集成,推动平台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到2023年底,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基本建成,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9%,政务云平台稳定性达99.9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率达85%。(牵头单位:政务数据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发改局、经信局领导为副组长的“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全市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的各项工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相应工作班子,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办理议案中涉及的相关工作。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数字文明先行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办理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明确各自分工,确定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分解落实具体工作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本次议案办理工作涉及内容广、部门多,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对涉及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重点工作,相应牵头单位要进一步细化操作方案,并认真负起牵头部门的责任,联合责任单位共同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督查,严格报告。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要落实专人,明确分工,对议案办理各项措施的开展、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及时做好办理情况的收集、汇总和通报工作。相关部门要确定专人,将本单位办理工作进度、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将组织专门督查,并适时向市人大报告进展情况,确保议案办理工作顺利实施,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