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219A/2022-133550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2-06-07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文件编号: |
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发展计划
|
||||||||
|
||||||||
(一)全力稳外资,招商引资力争取得新突破 1.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政策。出台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专项政策,形成极具项目落地成本优势的“政策洼地”,在投资、土地、税收、研发等方面明确奖励额度及兑现标准,提升项目谈判效率。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加强产业投资促进优惠政策及决策流程管理,对引进超过平台决策权限的重大项目第一时间提交市级层面研判决策,提高“大、好、高”项目落地成功率。 2.进一步推动“链长制”招商。紧扣前沿材料、智能计算、智能汽车、智慧安防、时尚产业等产业链,深入实施“五个一”(“一链长、一链主、一招商团、一顾问团、一基金”)招商体系,实施“绕链招商”,获取上下游项目信息。同时,强化活动参与,加强与链主企业在企业年会、对接会等相关活动上参与深度和广度,结合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对接、产业推荐,力争获取一批优质项目信息。协同链主企业集中组织一批上下游企业举办招商对接会,力争每条产业链不少于一场。 3.进一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招商力量,增强稳定性和专业性。一是牵头在市级层面成立招商国资公司,从全社会招募优秀招商专员,建立一支专业从事数字经济招商的队伍;二是遴选想招商、会招商、能长期招商的青年干部扩充到平台招商队伍中去,通过专题培训、派驻主平台学习等传帮带形式,迅速培养一批招商骨干,常态化赴全国重点招商目标城市,开展高频次、广覆盖的招商活动。 4.进一步拓展多样化招商渠道。一是做好大会招商,进一步发挥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等平台作用,高质量组织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汽车展、广交会等专业展会招商工作,会前谋划大会招商专案,会中做好客商对接服务,会后形成常态化跟踪拜访机制;二是进一步推动以商引商,通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挖掘有价值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和项目信息,实现以商引商,促进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集聚发展;三是加强与有优质项目资源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基金公司、招商顾问等合作力度,充分发挥优质招商机构地域、行业及人脉优势,建立起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机制。 5.进一步打造高标准特色园区。按照高能级产业生态园“一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树标杆”进度要求,全力推动前沿材料园区、乌镇大数据园区建设,提升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竞争力,加快园区招商,进一步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度。加快建设视觉物联创新中心、湾谷健康医疗创业中心、濮院数字时尚星城等一批特色园中园,着力招引产业资源丰富的第三方公司推动园区招商工作,提升平台产业承载能力。 6.进一步推广招商数字化改革应用。进一步完善数字招商一体化系统,加强宣传推广,对外推动客商对桐了解,对内鼓励平台利用系统分析全市重点产业链薄弱环节,找出目标企业在国内的分布,实现精准点对点对接。同时强化项目全流程分析,每月上报项目进展,敦促平台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打造项目从在谈到签约、注册、准入、开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 (二)全力稳外贸,对外贸易力争开拓新局面 1.转型拓市,稳定外贸出口。以RCEP生效为契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稳住传统市场,加快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通过参加境内外线上线下展会、“代参展”等方式,积极寻求海外订单。全力挖掘出口增量,引导生产在桐乡,出口在外地的企业回归桐乡本地出口。推动生产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全年力争新增自营出口实绩企业70家。精心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进口博览会,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稀缺资源等,提促外贸平衡发展。 2.搭建平台,加固风险防范。积极发动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投保信保费率,政府保单赔付率提高20%,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全力做好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和“五色清单”响应系统,确保每月“订单+清单”系统填报率和响应率达90%以上,力争实现100%。完善外贸预警网络,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市重点外贸企业影响,积极指导企业应对风险,保住市场份额。进一步升级“桐贸贷”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支持计划,切实解决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动能转换,提升外贸新业态。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加快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的培育发展,推动海外仓建设,引导企业利用浙江省智慧物流平台开展跨境电商。开展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创建省级和嘉兴市级出口名牌,自主品牌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加快实施贸促会原产地签证点工作,承接好原产地签证业务,为全市外贸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全力促消费,商贸流通力争实现新繁荣 1.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活力,继续开展“桐你来消费”系列活动,适时发放汽车消费券和“留桐过节人员”消费券。不断加强招引培育,狠抓企业纳统入库,推进合众新能源汽车零售业务的招引,依托新东兴生活广场、杨家门国际商务区、梧桐邻里中心等载体加强商贸龙头企业招商。 2.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供给消费新产品,布局“首店经济”,支持“老字号”传承发展,推动供应链体系建设。拓展消费新场景,推动商贸特色镇(村)发展,打造夜间经济地标、街区、名店,培育智慧商圈。助力企业新发展,争取政策支持,推进玻璃纤维产业基地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 3.优化消费治理体系。完善行业长效管理体系,继续开展大型商超和加油站“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等工作,探索建立预付卡监管平台。完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优化监测和保供企业名单,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推进分拣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四)全力兴电商,电商发展力争再上新台阶 1.创农村电商综合示范标杆。高质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要求,组织完成项目自查自验工作,力争高分通过终期验收,确保项目完美收官。 2.攻产业集群跨境电商难点。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生态体系”项目,持续开展桐乡跨境龙头企业培育和跨境电商孵化工作,通过树典立范,打造跨境示范标杆企业。积极做好跨境电商入库工作,不断完善桐乡市跨境电商企业名录。 3.抓数字生活新服务亮点。根据项目要求,打造“共富”板块,以更多便利更全功能更具人气的应用场景,提升本地商贸数字化水平。融合智慧商圈和桐乡文旅元素,举办新业态的数字生活嘉年华专项活动,激发消费新活力。协同推进数字文旅及数字政务板块工作,争取以良好成绩通过项目年审。 (五)全力强外经,对外合作力争再创新优势 1.推动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制定出台有利于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优化国际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行动方案及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从市场开拓、境外投资保险、境外工程承包、省级荣誉评定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努力争取外经工作成效持续走在嘉兴乃至全省前列。 2.推进重点境外投资项目。对全市企业进行定期盘查,建立全市境外投资意向库,联系重点企业,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境外投资意向与动态,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和引导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参加境外投资说明会和境外投资考察,帮助企业寻找境外投资机会,助推企业转型发展。重点做好振石在印尼新一轮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助力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强境外投资指导,定期会同公安出入境大队、国税局、外事办等涉外部门推进重点境外项目工作,加速打通重点项目申报各个环节。结合“三服务”,强化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各级外经扶持政策进行宣传,提高企业“走出去,谋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构筑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继续加强建设投资保险风险平台,联合出口信保公司,引导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防范出口风险和境外投资风险。进一步完善境外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帮助企业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包括税收政策、政治环境和市场氛围等,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规避投资风险。密切关注刚果(金)、印尼、埃及等我市企业重点投资国家的疫情情况及政策动态。 (六)全力抓粮储,粮食工作力争续写新篇章 1.全面完成粮食收储轮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按照省政府要求,足额落实新增粮食储备规模。 2.稳步推动“五优联动”提质扩面。在2021年“五优联动”工作基础上提质扩面,探索形成优质稻谷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模式。在国有收储资源支持、市场需求引导、骨干加工企业带动下,调整优化粮食种植品种结构,形成优质晚稻的规模化种植,实现粮食产业兴旺,种粮农民增收,百姓优质粮需求满足,更高水平保障我市粮食安全。 3.不断深化数字化改革。按要求完成“浙江粮仓”数字化平台组件项目,争取在2022年收购时启用。根据省里要求,加快推进应急储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储备管理整体智治水平,借助数字化改革手段,强化数字赋能,实现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实时监测的整体智治体系。 4.足额落实冻猪肉和救灾物资储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浙政办发[2019]44号)精神和《关于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桐应急〔2020〕27号)文件要求,落实好2022年度储备冻猪肉的轮换和新增救灾物资储备,同时,不折不扣做好储备冻猪肉和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