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梧桐街道 > 报告统计 > 统计数据
索引号: 001008004005088/2022-135222 发布机构: 梧桐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2-07-26
组配分类: 统计数据 文件编号:
2021年度梧桐街道统计汇编

发布时间:2022-07-26  16:49 来源:梧桐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桐乡市梧桐街道概况

梧桐街道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桐乡市市域面积727平方公里,而作为桐乡市“城市客厅”的梧桐街道,辖区面积76.17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33.37平方公里。街道共有14个行政村,415个村民小组;18个社区居委会,1846个居民小组。总户籍人口156694人,流动人口数207048人。土特产主要有槜李、杭白菊、小桑苗、榨菜、晒红烟、湖羊皮等。

梧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腹地,上海经济圈、苏南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大板块环伺。这里,交通十分便捷,320国道穿境而过,沪杭高速公路南枕穿越,京杭大运河横贯北侧,是连接杭、苏、沪三大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更是杭嘉湖的一颗明珠。拥有“水陆空”构筑立体出入网络,有 7 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至上海 31 分钟、杭州 23 分钟。

近年来,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浙江省文明街道、省文化强镇、省卫生街道、省生态街道、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街道、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招商引资工作十强乡镇、利用外资十强乡镇等荣誉。

在经济建设方面,街道坚持二三产双轮驱动发展,形成了以羊绒、毛衫、纺针织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特材料、新机电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021年,全街道共有工业法人单位118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88家,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1095家;服务业法人单位7099家,其中:规(限)上服务业法人单位249家,限下服务业法人单位6850家;产业活动单位共有826家,均为服务业。

桐乡市梧桐街道办事处

2021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嘉兴和桐乡市委决策部署,动员全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扛起首位担当、贡献梧桐力量,在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中勇挑重担、奋楫争先,为加快建设实力梧桐、品质梧桐、平安梧桐、幸福梧桐而努力奋斗!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3.3%(其中:工业增加值35.53亿元,增长6.9%;建筑业增加值3.78亿元,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6.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5%、15.7%、83.8%。按户籍人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9701元,比上年下降11.5%。

二、农业和农村

全街道完成农业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3.2%。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5%,村级集体固定资产(原值)3.25亿元,同比下降2.3%。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520亩,比上年增加3494亩,其中:春粮种植面积6364亩,增加3328亩;晚稻种植面积9360亩,增加190亩;杂粮种植面积7800亩,减少20亩。油菜种植面积2237亩,增加1031亩;烟叶种植面积382亩,减少200亩;菊花种植面积2352亩,减少3779亩;甘蔗种植面积3亩,无增减;蔬菜种植面积13738亩,增加254亩;水果种植面积4912亩,增加121亩,其中果用瓜面积2071亩,增加89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7442吨,比上年增加1144吨,其中:春粮产量2036吨,增加1095吨;晚稻产量5667吨,增加74吨;杂粮产量9739吨,减少25吨。全年油菜籽总产量296.7吨,增加76.7吨;烟叶产量61吨,减少30.2吨;菊花产量327吨,减少555吨;甘蔗产量11吨,无增减;蔬菜产量27299吨,增加481.2吨;水果产量9168.5吨,增加159.2吨,其中果用瓜产量5229吨,增加226.7吨。

全街道蚕种饲养量5409.25张,比上年减少627.5张,其中:春蚕3071.75张,减少217.25张;夏蚕171.75张,减少3.25张;秋蚕2165.75张,减少407张。蚕茧总产量246.8吨,比上年减少71.2吨,其中:春茧164.49吨,减少39.41吨;夏茧7.73吨,减少0.15吨;秋茧74.58吨,减少31.64吨。

全年羊存栏11586只,同比增长5.6%;羊出栏12382只,同比下降3.1%;家禽存栏41503羽,同比下降2.3%;家禽出栏60922只,同比增长16.1%。

现代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发展。农业招商引资1.74亿元,投资约150万元。规模种粮补贴面积0.87万亩,补贴金额156万元,耕地地力补贴面积1.01万亩。开展健康土壤提升行动,实现肥药双减,培育“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3家,布局两个健康土壤试验示范方3200亩。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个(民安、新玄、逾桥村)、精品村1个(新玄村)。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钱林村);新增防护林20亩,创建桐乡市级森林单位2个,森林社区1个(同心佳苑)。农作物秸秆翻耕还田率达到96.5%,有效的缓解了秸秆露天焚烧情况。清淤主城区河道总长3.7公里,土方约15万方。新玄村新玄河砌筑护岸5.5公里,岸坡绿化500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53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5亿元,同比增长0.2%。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总产值89.17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13.4%,产销率为97.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3.7%,新产品产值率为34.8%。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03亿元、3.38亿元、3.84亿元和7.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13.2%、6.8%和1.9%;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为46.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2.29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税4.88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利润总额2.84亿元,同比增长37.4%,增值税总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4%。

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新增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家,年末共有亿元企业24家,其中5亿及以上企业3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末街道辖区内共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6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共完成产值98.74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12.33亿元;竣工产值55.56亿元;签订建筑合同额145.83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89.33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42.4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222.2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及招商引资(智)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9亿元,同比下降13.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无投资;第二产业投资7.93亿元(不含建筑业),同比下降13.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7%;第三产业投资5.36亿元,同比下降1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3%。

按结构性看,民间投资5.75亿元,同比下降2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亿元,同比下降10%;数字经济投资2391万元,同比增长148.3%;技改投资4.24亿元,同比增长66.1%;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同比下降39.5%,其中: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1.61亿元,同比下降42.5%,交通运输投资915万元,同比增长863.2%。

2021年全年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3亿元;房地产施工面积144021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65平方米,销售总额1906万元,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27平方米;住宅销售额1623万元。

2021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活动30余场,拜访和接待企业客商150余批次,开拓招商渠道成功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17.24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超16.5亿元。全年实现合同外资4087.61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部口径)1605.99万美元,实到市外内资3.93亿元。工业市外内资实到3.66亿元。

2021年年末出口企业256家,其中新增36家,累计进出口总值52.7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总值45.9亿元,同比增长24.8%;进口总值6.8亿元,同比下降9.7%。

五、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0.6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9.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06亿元,占总支出比重的88.8%。

全年实缴税金38.3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工业企业5.67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29.4亿元,同比下降6%。

至2021年底,桐乡农商银行梧桐支行各项存款余额38.78亿元,比上年增加3.16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2.04亿元,比上年增加3.56亿元。

六、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街道辖区内高、中、小学、幼儿园、九年一贯制以及特殊学校共计49所,在校学生59768人,专任教师4075人。其中:幼儿园25所,在园学生10751人,专任教师822人;小学9所,在校学生18367人,专任教师939人;初中5所,在校学生9988人,专任教师735人;高中4所,在校学生9313人,专任教师836人;职业技术3所,在校学生9079人,专任教师61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学生2071人,专任教师95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99人,专任教师38人。

科技创新继续深入。2021年全街道新增工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末全街道共有工业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嘉兴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其中2021年成功认定23家;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33件,发明授权91项。

企业自主研发增长较快。全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共有72家(包括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桐乡市供电公司 ),开展率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0.9%;共开展研发项目230项,参与项目人员合计1065人,研究开发费用共支出25046万元,其中:R&D经费支出15864万元。

唱响舆论外宣主旋律。今年以来共发布域内外新闻3600多条,其中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学习强国、央视一套、二套、十三套等中央媒体刊发200余篇,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等省级媒体刊发460余篇。牢牢抓好街道微信公众平台,围绕群防群控、环境整治、平安梧桐等重点中心工作,共推出各类工作动态、时事政策等500余条,编印街道综合性文化刊物《梧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激活特色品牌风雅韵。省特级综合文化站成功复评定级,新建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完成5个城市社区公共文体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建设2家伯鸿乡村书屋、3家百姓健身房和2个综合型室外体育场地,80%居民小区覆盖全民健身苑点,不断完善百姓15分钟生活圈。举办第三届桐乡槜李文化节、第五届全民健身艺术节暨第七届体育运动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一百年·丰碑与印记”书画摄影大赛、“红船·筑梦”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创作表演大赛、开展“百年大党·百年家史”全民党史书籍阅读月活动等。

聚焦文明城市创建。严管严治“五乱两扰”等不文明现象,累计排查整治问题2.5万余个。开展“周六文明创建日”集中活动,协调235个路长、204个责任单位、213个居民小区包干单位开展问题查改、文明劝导等工作,日均投入力量200余人次,查改问题5500余个。强化文明公益和文体活动阵地建设,累计设置地标式文明景观小品92处,新建各类文体活动点65处。累计建成市级文明示范社区10个、示范小区91个、示范街巷28条、示范市场5个。

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数字电视光缆杆线架设新增2公里。

七、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街道拥有医疗机构10个(包括民营3个),其中:专科医院5个,分别为中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皮肤病防治医院、康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共27个,其中村17个、社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社区医生共计120人。

街道年末拥有敬老院2个,共有床位150张,收养老人65人,其中:收养五保户老人16个。

打造品质化城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约8600万元,完成市区17个老旧小区的雨污分流及基础设施改造,区域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000余户。试点推进农民拆迁安置小区改造,总投资2.3亿元,参照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41个农民拆迁安置小区提升改造,共惠及7154户。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行动,总投资约1600万元,完成4个路段的环境提升整治。完成秋实路改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计划投资1.25亿元,改造道路长度2495米,红线宽度24米,新建污水管线总长2844米,新建雨水支管总长4339米,新建电力管线总长3041米。   

统筹一体化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完成村庄修编7个,农房新建审批123户,鼓励农户采用90+公寓房形式建造。做好农房维修审批,完善农房管理系统,复核录入信息11543户。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总投资约4000万元,对三条农村道路进行提升扩面改造,改造里程合计4.5公里,路面拓宽至7米。新、改建桥梁2座,管养农村公路101公里,公路桥梁63座。维修破损路面,定期做好边沟清理,强力维护路产路权,排查整改各类隐患700余处。

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对街道辖区77个建筑工地和16个市政工地开展日常巡查150余次,开展联合检查13次,检查发现问题160处,完成整改160处,做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创建文明示范工地20个。关停码头1个,完成提升改造12个。逐个发放《防汛抗台告知书》共100余份,帮助转移安置人员460人次。全年回复处理市长电话、来信、来访等信访件160余起。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全街道总户数54290户,比上年增加2812户;总户籍人口156694人,比上年末增加5377人,其中:男性人口76078人,女性人口8061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55%和51.45%。全年出生人口1014人,出生率12.94‰;死亡人口672人,死亡率10‰。流动人口在册数207048人。自然增长率为0.68%,计划生育率98.14%,一孩率50.86%,二孩率46.22%,多孩率1.05%。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53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9元,同比增长8.3%。

年末全街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552人,参保率99.8%;其中村32853人,参保率99.9%,社区32699人,参保率99.8%。

2021年年末共有250户33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129户14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1户188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约268.09万元,其中农村低保户127.41万元,城镇低保户140.68万元,特困供养人数22人,其中集中供养15人,分散供养7人,发放约32.28万元。特困人员供养率达到100%。

年末全街道残疾人人数2398人,其中:男1398人,女1000人,60岁以上1067人,7—60岁1319人,7岁以下12人;视力残疾201人,听力语言残疾274人,肢体残疾1240人,智力残疾296人,精神残疾357人,多重残疾30人。1865人基本能生活自理;低保低边23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8%。文化结构:文盲231人,小学文化1014人,初中709人,高中269人,高中以上175人。从调查情况看,全街道劳动年龄段内残疾人有1234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6.1%以上;全街道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住房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春节前、疫情期间和助残日,共走访慰问103户残疾人家庭,送去慰问金6.18万元、各项慰问品折合6.58万元。发放养老(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13.66万元,惠及289名持证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371.8万元,其中在享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50人,累计发放295.22万元;在享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36人,累计发放76.58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危房改造补助2万元。发放残疾人及其子女教育补助5.55万元;发放残疾人家庭贷款贴息补助2.87万元。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3、九年一贯制学校指学校既有初中部又有小学部。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村民小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规上工业科技、农业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统计中心、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建筑业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居民小组数据来自梧桐街道各社区;户籍人口数、户数、出生、死亡数及流动人口数来自桐乡市公安、村委会、居委会;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桐乡市统计局;计划生育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名牌产品、名牌复评产品、著名商标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来自梧桐街道财政管理办公室;各项存款余额、个人储蓄存款数据来自桐乡农商银行梧桐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桐乡市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梧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光缆主干线数据来自华数公司;卫生数据来自梧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来自梧桐人力社保所及梧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残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