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
||||||||
|
||||||||
| ||||||||
人口密度是体现地方经济活力和未来潜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也不断壮大,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日前,第一财经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我国共有27个县域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大关。桐乡人口密度达1416人/平方公里,在全国县域排名第11位,位居嘉兴第一。 高密度人口 支撑高质量发展 桐乡的人口密度因何能在全国众多县域中排于前列? 桐乡是地处长三角一体化腹地的县级市,距上海主城区和杭州主城区均约1小时车程。全市总面积727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桐乡有常住人口1029754人。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桐乡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迈进“千亿县”门槛。今年,桐乡位列百强县第21位,已连续4年持续晋位。 纵观这份榜单,浙江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的县域最多。有专家分析认为,浙江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后,每个县(市)基本上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和发展方向,也就是块状经济,不同县(市)之间没有过度的产业同质化现象,产业的集聚带来了相关服务业需求,因此很多县域都集聚了大量人口。 桐乡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善于无中生有、敢闯敢拼的桐乡人靠蚕丝、化纤丝、玻纤丝“三根丝”起家,还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稳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底盘,我市在2020年进入“千亿GDP俱乐部”,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2000亿元大关。 这其中,发达的纺织服装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就业人口,这自然也是桐乡人口密度高的一大原因。像毛衫名镇濮院,20万总人口中就有新居民约15万人。 桐乡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不仅有一条条完备的产业链,还得益于坐落于此的“头部企业”——由赛迪顾问整理的2021中国企业500强,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数量TOP10县域,桐乡跻身第8位;前不久公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桐乡企业占据嘉兴6家上榜企业的前4名。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巨石集团等全球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尽显桐乡先进制造硬核实力。 紧抓“第一资源” 增强人才“引力波” 立足制造业人才的独特优势,桐乡紧抓人才“第一资源”,真金白银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还为各类人才给予创业创新、生活居住、日常出行等全方位保障,人才“引力波”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在超100万的桐乡常住人口中,人才资源总量已超21万。换言之,桐乡人口密度高,人才密度更是“不甘示弱”。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桐乡,还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我市优化形成“1+3+1+X” (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的产业格局,努力实现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和工业互联网“三智一网”的蝶变跃升。 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无疑是人口流入的重要驱动力。桐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桐乡全市常住人口增加超21万人,增长26.22%,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35%提高1.01个百分点,表明我市人口10年来呈较快增长态势。 概括而言,桐乡的人气越来越旺,原因离不开这几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桐乡在中央”的区位优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度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中,桐乡在全省53个县(市)中排名最前列,连续两年位居嘉兴第一;颇具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教育、医疗和文化等优质且均衡的公共服务;还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桐乡全域要素的充分交换与流动提供了基础平台。 当高楼林立、商贾云集、霓虹闪耀的城市景象正从曾经的图纸变为现实,桐乡人真切地感受着“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