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统计局,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统字〔2021〕84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厅发〔2022〕30号),我局研究制定了《浙江省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纵深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规范完善企业统计工作流程,切实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现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锚定“2035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统计现代化改革远景目标,结合浙江统计数字化改革,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规范企业统计数据生产流程为重点,以满足国家统计局台账建设相关要求为准则,力争2025年底前,全省所有企业类统计调查单位规范建成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着力提升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夯实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效率,努力实现企业原始记录、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无缝衔接,实现统计基础资料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推动统计工作进一步提标提质提效提供坚实保障。
二、分类推进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信息化建设水平、统计基础工作现状,分类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以统建台账模式为主,自主研发模式和excel模式为辅。
(一)统建台账模式。依托浙企“最多报一次”平台,全省统建基于政务云的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系统,积极争取企业的理解和配合,推动各类企业利用该台账系统生成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二)自主研发模式。对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具备SAP、ERP等软件系统,生产经营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可自行研发台账系统,生成符合《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指南》(见附件)要求的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三)excel模式。对不愿使用统建台账系统且无力自主研发的企业,应健全统计原始记录,通过excel形式生成符合《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指南》要求的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三、工作步骤
(一)县级统计局全面推广试点(2023年1-8月)。确定余杭区、临平区、鹿城区、桐乡市、义乌市等地为全面推广县级试点地区。1-6月,县级试点地区按照2021年统计年报和2022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根据电子台账模板做好指标梳理、确定电子台账与原始凭证映射关系、电子台账与统计报表映射等工作。7-8月,在所有“四上”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四下”企业,针对不同行业、类型、规模的企业分类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杭州、温州、嘉兴、金华等市统计局对试点工作开展专项指导,全面了解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推广情况,2022年12月底向省统计局报送县级试点地区全面推广工作方案,每月底报送工作进展情况,8月底报送总结材料。
(二)市级统计局全面推广试点(2023年9-10月)。确定杭州市、温州市、嘉兴市、金华市等地为全面推广市级试点地区。根据县级试点地区经验,在市级试点地区所有“四上”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四下”企业,针对不同行业、类型、规模的企业分类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经验做法。市级试点地区统筹做好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推广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8月底向省统计局报送全面推广工作方案,10月底报送总结材料。
(三)浙江省全面推广(2023年11-12月)。汲取市级试点地区推广经验,充分发挥浙江统计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在全省所有“四上”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四下”企业全面推开电子统计台账。各市要细化目标任务、完善配套措施,10月向省统计局报送全面推广工作方案,12月底报送总结材料。
(四)成果提炼提升(2024-2025年)。总结全省推广经验,推动视同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大个体”、个体户和商业综合体等调查对象建立电子统计台账,最终实现所有企业类统计调查单位建成电子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一规范、满足国家统计局关于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要求的不同专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统计台账模板和工作规范,高质量建成浙江企业电子统计台账体系。
四、工作保障
(一)坚持思想导向,加强组织领导。省统计局成立全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设管处分管局领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执法监督局、设管处、工业处、能源处、投资处、贸经处、人口处、社科处、服务业处、数管中心、浙企“最多报一次”项目专班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设管处。各级统计局要充分认识建立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督促落实。
(二)坚持业务导向,强化统筹协调。省统计局设管处牵头统筹组织全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协调解决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省统计局相关专业处室负责组织实施本专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推广工作,持续优化完善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原则上统计报表需要的指标不能删除)并及时报送省统计局设管处,做好各阶段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及专项检查。浙企“最多报一次”项目专班、数管中心负责做好统建台账系统上线准备工作,并根据意见反馈不断迭代升级系统。
(三)坚持引领导向,加强宣传培训。各级统计局要大力做好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的宣传动员工作,引导企业充分认识电子台账对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统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消除企业对电子统计台账的疑虑。最大程度调动广大企业使用统建台账系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统计e家”等线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组织必要的线下培训、统计专业人员上门一对一指导培训,不断提高企业操作水平。
(四)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监督检查。省统计局把企业电子
统计台账纳入统计执法、数据核查工作中,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统计台账、统计台账设置不规范、统计台账与原始记录不衔接、统计台账与统计报表数据不一致,应当及时予以纠正。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资料和统计台账,要严格依纪依法追究统计违纪违法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指南
附件
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工作指南
浙江省统计局
2022年11月
说 明
浙江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指导意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结合各专业、基层统计工作实践,具有浙江统计特色的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有助于全面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和源头数据质量。
一、台账模板设计思路
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是连接企业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的桥梁,是统计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统计基础工作。
台账模板的设计以提高数据质量,减轻企业负担为目的,贯彻了以下思路:一是以企业为主体,按照“一套表”模式统筹设计企业所涉及的各专业统计台账,体现台账的系统性、专业性,同时在以国家电子统计台账模板为主体的同时,根据浙江省具体统计工作实践,对台账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体现浙江特色,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台账指标直接对应企业原始记录反映的各类生产经营信息,统计报表指标的加工计算由台账软件系统完成。三是努力实现电子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的自动衔接,减轻企业工作负担,提高企业建立台账的积极性。“四上”企业定报除个别报表外均可通过电子统计台账自动生成,“四上”企业年报和“四下”企业报表大部分指标也可自动生成。四是台账账页样式简洁明了,方便企业统计人员理解、填写。
二、三种台账生成模式
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分类处理,不搞一刀切。一是统建台账模式的企业,直接通过浙企“最多报一次”平台生成统计台账,继而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二是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的企业,根据统计台账模板,在原有SAP、ERP等软件系统,生产经营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新的台账系统,加工整理自动生成统计台账;三是采取excel模式的企业,可通过手工录入,以excel形式直接填写符合台账模板要求的统计台账。
三、严格做好原始记录
各级统计局要指导企业根据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要求,设置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各类原始记录,做好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载。
企业统计原始记录应包括:财务、人员及工资、固定资产投资、产品(服务)价格及有关合同、能源购消存等共性指标;工业企业的各种产品、半成品的出入库量、销售量及价格、在制品、对外加工费收入明细等情况;建筑企业的施工合同、工程结算或决算单等情况;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经营销售明细或增值税发票、业务结算单、经营流水小票等情况;运输企业的运输设备、行驶里程、客货运量、吞吐量等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设备购置及建设用地费用合同、项目销售明细、销售合同、工程结算单、建筑面积、合同价款、房屋用途、房屋状态等情况;其他各类企业经营活动的实物数量、价格、收入明细等情况。
原始记录可以采用纸介质或计算机进行登记,做到凭证齐全,计量准确,记录真实、完整,填报及时。纸介质登记应当字迹工整、清晰,计算机登记的应保存留底,数据修改变动应说明并留底备查。原始记录需涵盖记录日期、指标内容、计量单位、数量、计算过程、数据来源等。对从财务系统获取原始记录的统计指标,需包括会计凭证号、摘要、日期、金额等主要信息。
四、严格做好台账管理
各级统计局要指导企业根据统计报表和生产经营管理需要,采取统建台账模式或自主研发模式或excel模式,将分散的原始记录进行分组、归类、计算、汇总,生成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统计台账,作为填报统计报表的依据。
企业应当按照《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加强对电子统计台账的管理,定期备份电子统计台账,作为企业内部统计资料存档备查。企业统计人员应按照电子统计台账和统计调查报表制度要求,对各项统计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确保各项统计指标以及相关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无误、互相匹配。财务、业务核算部门负责人应对提供的统计所需的财务、业务核算资料进行审核。统计负责人应当对统计人员填报的电子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进行复核,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填报完整。在统计执法检查中,企业应当提供留存的电子统计台账,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电子统计台账。
五、模板主要内容
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包括规上工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等6个“四上”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和规下工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等5个“四下”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每个模板包括封面、统计法律法规相关要求、账页三个部分,账页部分包括对应汇总表。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浙江和各类企业实际,根据工作需要,不断迭代完善各类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并及时公布。
(一)“四上”企业生产经营账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账页。账页以产品为核心,根据汇总计算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的需要区分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国内销售成品(包括不再加工的半成品)、出口销售成品(包括不再加工的半成品)等入账类别,设置了产品名称、产品代码、计量单位、产品数量、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销售金额、工业产值等指标。企业根据产品入库、销售等业务活动对应的入账类别,将入库单、出库单、销售明细表、会计营业收入明细账等原始资料记录的生产销售信息,自动获取、批量导入或逐笔录入台账。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相应产品只在月底填入一笔明细数据。根据产品所属工业行业小类代码、对应的规上产品产量目录代码等基础信息汇总计算相应数据。基础信息只需在某产品首次入账时填写,从第二次起台账软件系统自动加载相应信息。
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账页。账页以建设项目为对象,企业按照项目的工程结算单、进度单、支付凭证或会计科目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等资料,及时填写企业在该项目的建筑业产值实际完成情况、房屋开工和竣工情况等内容。企业还需定期填写在各个项目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人数。根据各建设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汇总计算出企业需报送的统计数据。
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经营账页。账页以商品为核心,区分了商品购进、商品批发、商品零售、服务收入四个入账类别,设置了商品分类代码、采购来源或销售去向、商品数量、销售方式等指标。企业根据业务活动所属入账类别,将购销管理系统记录、发票以及网络平台销售记录等原始资料记录的经营销售信息填入台账。根据入账类别、金额、商品分类代码等信息汇总得到企业的商品购进额、商品销售额以及分类值交易情况等。
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账页。账页将企业营业收入分为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外卖送餐服务收入、其他收入五个入账类型,设置营业额、销售方式指标。企业及时将销售管理系统、各类网络平台等途径记录的营业活动情况通过自动获取、批量导入或逐条填写入账,汇总得出营业额及其分组指标数据。
5.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建设情况账页和房屋租售账页。账页以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对象,项目开发建设情况账页记录企业在各个项目的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房屋开工和竣工情况等内容,企业按照项目的工程结算单、进度单、支付凭证或会计科目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等资料填写。房屋租售账页记录企业各个项目房屋销售和租赁的情况,企业根据商品房销售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资料填写。根据各笔入账记录的投资构成、工程用途等相关信息,汇总计算出各个项目投资完成额和房屋施工、销售面积等数据。
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账页。账页设置营业收入、经营或外包其他行业的业务所确认的收入、代收代支和代管等收入指标、净服务收入等指标。企业根据发票、营业收入明细账等资料,逐笔录入或批量导入企业相关营业收入,同时对应填写该笔营业收入经营或外包其他行业的业务所确认的收入、代收代支和代管等收入部分,据此汇总得出企业当期净服务收入。
(二)“四上”企业财务、劳动工资等通用账页。
1.财务账页。账页依据企业需报送的财务报表设置指标,“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等需企业计算、易错指标列示了组成细项。具体指标根据统计报表报送频率区分填写频率。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科目余额表等填写台账,根据当期报送统计报表的需求相应形成汇总表。
2.劳动工资账页。账页包括姓名、性别、人员类型、职业类型等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和应发工资、社会保险等各类代扣代缴费用指标。企业根据人事管理信息首次填入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后只需调整增减变动人员。工资部分企业按照工资发放明细等资料填入或批量导入当期数据。
3.能源账页。工业企业能源账页以能源商品或产品为主,企业根据业务活动对应的生产、购进、工业生产消费等入账类别,根据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退料单、调拨单、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填入相应数量,汇总得出企业能源生产、购进、消费、库存等数据;其他“四上”企业能源账页设置数量、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等指标,可汇总得出重点能源商品经销的情况;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还增加了反映企业能源消费的账页。
4.固定资产投资账页。账页列示企业所有投资项目,企业按照各项目的项目备案批复文件、工程进度单、结算单和会计账目或支付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企业在该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根据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投资构成分类等,汇总计算出各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应数据。
5.研究开发账页。账页设置研究开发项目、费用、人员等指标,研究开发项目属性指标以企业立项书为基础,联合研发部门共同完成;费用以企业会计账为基础,对应原始凭证逐笔记录企业研发费用支出情况,可汇总得出整个企业和分项目的研究开发费用及其分组情况;研究开发人员主要以人事部门资料为基础,结合分项目考勤情况,可得到分项目的研发人员参与情况。
(三)“四下”单位企业电子统计台账。
“四下”单位企业电子统计台账都设置了财务账页和生产经营投资账页。财务账页包含资产总计、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等指标,“应付职工薪酬”指标列示了组成细项。生产经营投资账页分别设置了工业生产电力消费、新签合同额、批发额和零售额、完成投资额、用工人数等指标,企业按照电费单、项目施工合同、工程进度单、人员考勤表和会计凭证等资料填写账页。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服务业还设置了研究开发账页,记录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情况。
目录
1.规上工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016
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040
3.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062
4.限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082
5.房地产开发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00
6.规上服务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20
7.规下工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41
8.资质外建筑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51
9.限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58
10.限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65
11.规下服务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模板..............172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生产销售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劳动工资账页
五、能源账页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七、研究开发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企业产品生产方式(可多选) | £自备原材料生产 £来料加工生产 £两者都有 |
企业来料加工情况(可多选) | £无来料加工 £境内工业企业来料加工 £境内非工业企业来料加工 £境外企业来料加工 |
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单选) | £仅向境内销售 £仅向境外销售 £境内境外均销售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生产销售账页
1.生产销售账页
产品名称 | 所属工业行业小类代码 | 对应规上产品产量目录代码 | 是否 新产品 | 计量 单位 | 产品 数量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 |
|
|
|
|
|
产品1 |
|
|
|
|
|
二、国内销售成品 |
|
|
|
|
|
产品1 |
|
|
|
|
|
三、出口销售成品 |
|
|
|
|
|
产品1 |
|
|
|
|
|
四、境内工业企业委托加工 |
|
|
|
|
|
产品1 |
|
|
|
|
|
五、境内非工业企业委托加工 |
|
|
|
|
|
产品1 |
|
|
|
|
|
六、境外企业委托加工 |
|
|
|
|
|
产品1 |
|
|
|
|
|
七、自制半成品在制品 |
|
|
|
|
|
产品1 |
|
|
|
|
|
八、调整往期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九、调整往期国内销售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十、调整往期出口销售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十一、调整往期境内工业企业委托加工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十二、调整往期境内非工业企业委托加工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十三、调整往期境外企业委托加工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十四、调整往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数据 |
|
|
|
|
|
产品1 |
|
|
|
|
|
续表
产品实际销售 平均单价(元) (不含销项税) |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价值 (元) |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 (元) | 销售金额 (元) (不含销项税) 加工费收入 (元)(不含销项税) | 工业产值(元) | 备注 |
6 | 7 | 8 | 9 | 10 | 11 |
|
填写说明:
1.按照统计报表制度有关规定,由本企业统计的所有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对外加工收入情况、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的半成品和在制品的情况,均应在本表中逐条记录。
2.企业应依据成品入库单、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财务表营业收入明细账等资料,每日或每周将本企业的生产销售业务活动情况逐笔录入本账页,也可每周或每月将ERP等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批量导入。
3.产品名称主要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选择填写,非规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的产品根据实际规范填写名称。填报规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中包含总计项和其中项的产品时,注意避免重复填写;某种产品首次入账时,其对应的“所属工业行业小类代码”“对应规上产品产量目录代码”“是否战新产品”等基础信息,请在统计机构人员指导下填写。
4.“一、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对应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一栏系统自动生成,无需填写。
5.会计核算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成品价值。
6.往期数据需要调整时,不能直接修改原记录,需通过“调整往期数据”来调整,同时在备注栏中注明调整原因。
7.产品代工需如实填写产品数量,其他形式可视情况填写相关产品数量。
8.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9.国内销售成品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
10.若企业能分产品核算自制半产品在制品情况,则需填报“产品名称”等基础信息;若不能分产品核算自制半产品在制品情况,则不用填写此部分内容。
2.生产销售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月 | 2月 | … | 12月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 | 12 | 13 |
一、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其中:新产品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 其中:出口交货值 二、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工业行业小类分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 其他水处理、利用与分配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 千元 — | 01 02 03 04 — 0610 ┆ 4690 — |
|
注:此表按“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指标名称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 | 610 |
|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611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高端装备制造业 | 612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新材料产业 | 613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生物产业 | 614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新能源汽车 | 615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新能源产业 | 616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节能环保产业 | 617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数字创意产业 | 618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值 |
|
|
… |
|
|
注:此表按“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B104-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三、财务账页
1.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月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填写 频率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其中:产成品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其中:产成品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 法人资本 个人资本 港澳台资本 外商资本 三、制造成本 其中:直接材料消耗 生产部门人员薪酬 四、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中:上交管理费 董事会费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 |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年 年 — 月 月 月 月 年 月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月 年 年 月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年 年 月 月 年 年 |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记)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记)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五、人工成本、其他费用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上交政府的各项非税费用 水电费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差旅费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六、其他资料 银行贷款余额 平均用工人数 期末用工人数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人人 | 月 月月 月 月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年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 月 月 月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月份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其中:产成品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其中:产成品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 法人资本 个人资本 港澳台资本 外商资本 三、制造成本 其中:直接材料消耗 生产部门人员薪酬 四、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中:上交管理费 董事会费 |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101 102 — 201 202 205 206 243 209 231 232 210 211 252 212 246 247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801 802 901 — 301 302 307 309 312 313 872 877 |
|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记)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五、人工成本、其他费用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其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福利费 社保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其他职工薪酬 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上交政府的各项非税费用 水电费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差旅费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六、其他资料 银行贷款余额 平均用工人数 期末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人 人 | 331 317 319 318 320 330 322 334 321 335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5 406 407 408 316 884 409 410 411 882 412 413 414 402 404 403 — 691 606 609 |
|
注:此表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五、能源账页
1.工业企业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台账
能源名称: 计量单位: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生产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销售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其中:销往省外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企业自用及其他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年初库存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期末库存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折标系数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能源产品入库单、购入凭证、领料单、退料单、调拨单、入库单、出库单、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代码和计量单位按《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代码”“数量”,销售类别还需填写“销售去向”,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台账
能源名称: 计量单位: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消 费 | 合计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工业生产消费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其中:用于原材料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其中:运输工具消费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购 进 | 购进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其中:购自省外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购进金额(千元)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年初库存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期末库存量 | 本月 |
|
|
|
|
|
|
|
|
|
|
|
|
折标系数 | 本月 |
|
|
|
|
|
|
|
|
|
|
|
|
累计 |
|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能源产品入库单、购入凭证、领料单、退料单、调拨单、入库单、出库单、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代码和计量单位按《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目录》选择填写。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代码”“数量”;购进类别还需填写“金额”“采购来源”,采购来源分为省内和省外;“工业生产消费”还需填写“工业生产用于原材料消费”“工业生产用于运输工具消费”。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产品 名称 | 计量 单位 | 产品代码 | 年初产成品库存量 | 生产量 | 销售量 |
| 企业自用 及 其 他 | 期末产成品库 存 量 |
其中: 销往省外 |
1-本月 | 1-本月 | 1-本月 | 1-本月 | 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5 | 6 |
|
|
|
|
|
注:此表部分按“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三:
20 年 月
能源 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年 初 库存量 | 1-本月 | 期末库存量 |
购进量 |
| 购进金额 (千元) | 工 业 生 产 消费量 |
|
购自 省外 | 用 于 原材料 | 运输工具消费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
|
注:此表按“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四: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报表期:1-X月 |
项目代码 |
| 项目名称 |
|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
|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
|
本月完成投资(万元) |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
|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建筑工程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明细: |
|
|
|
|
建筑工程 |
|
|
|
|
建筑工程 |
|
|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2)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明细: |
|
|
|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3)补充指标:
内容 | 内容填写 |
|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
|
上年末结余资金 |
|
|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
|
|
国家预算资金 |
|
|
|
国内贷款 |
|
|
|
债券 |
|
|
|
利用外资 |
|
|
|
自筹资金 |
|
|
|
其他资金来源 |
|
|
|
本年全部投产年份 |
|
|
|
本年全部投产月份 |
|
|
|
期末项目建设状态 | 1 在建 2全部投产3全部停缓建 |
|
|
单位负责人 |
|
|
|
统计负责人 |
|
|
|
填表人 |
|
|
|
联系电话 |
|
|
|
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
3.凭证类别中,按照选取的凭证如实记录,“工程进度单”、“会计科目”、“发票”。凭证内容中,记录清楚取数时的具体数据位置,包括相关计算过程,凭证较多时,要记录主要的凭证编号。 |
4.项目入库后首次报数,即开始填报此台账本。项目入库前发生的相关投资额,当年的投资额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入库之前年度的投资额中除其他费用可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等投资额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只计入“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
5.关于凭证选择的建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项目单位,建议选择会计科目作为填报依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选择工程款支付凭证作为填报依据。总体而言,在数据核实中,工程进度单作为填报依据的采信力最低,可能需配合提供相关工程和财务资料。 |
6.投资报表的填报单位为“万元”。 |
2.固定资产投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其中:住宅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中:购置旧设备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其中:建设用地费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其中:中央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118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8 302 303 304 328 305 306 307 311 318 |
|
注:此表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七、研究开发账页
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
项目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开展形式 |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 项目起始时间 | 项目完成日期 | 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企业一个项目。
2.项目名称与企业财务账或税务部门认可的辅助账中的项目名称对应。
3.项目来源:1.本企业自选项目,2.政府部门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4.境外项目,5.其他项目
4.项目开展形式: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5.项目当年成果形式:01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02新产品、新工艺等推广与示范活动,03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04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05软件著作权,06应用软件,07中间件或新算法,08基础软件,09发明专利,10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1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论证、咨询评价,1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1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新服务,14其他。
6.项目技术经济目标: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7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
8.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9.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按项目当年所处最主要进展阶段填写相应代码,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
10.按季度进行更新。
2.研究开发人员账页
人员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是否全职研发人员 | 是否外聘人员 | 是否为管理和服务人员 | 项目参与时间(人月) |
项目1 | 项目2 | …… | 项目n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研发人员信息;
2.性别:1男,2女;
3.学历:1高中及以下,2大专,3大学本科,4硕士研究生,5博士研究生。
4.是否全职研发人员:1是,2否;
5.是否外聘人员:1是,2否;
6.是否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是,2否;
7.项目参与时间:填报项目参与时间代表该研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未填报代表未参加该项目。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
8.按季度进行更新。
3.研究开发费用账页
日期 | 原始凭证号 | 凭证摘要 | 会计科目 名称 |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元) | 费用类别 | 所属项目 序号 | 所属项目 名称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填报说明:
1.企业应按照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费用类别:1人员人工费用,2直接投入费用,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5设计费用,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7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8委托境内高等学校,9委托境内企业,10委托境外机构,11其它费用。
3.所属项目序号和项目名称应与“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保持一致。
4.按季度进行更新。
4.研究开发账页汇总表
20 年
序号 | 项目名称 | 人员数(人) | 工作时间(人月) | 研究开发费用(千元) |
|
人员人工费用 | 直接投入费用 |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设计费用 |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 其他费用 |
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 | 委托境内高等学校 | 委托境内企业 | 委托境外机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1.此表按“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项情况”(107-2表)部分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2.对于研究开发账页中未能填报所属研发项目的企业,此表需依据本单位科研管理相关记录,将合计数按照研发项目合理分劈填报。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生产经营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劳动工资账页
五、能源账页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七、研究开发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企业资质等级编码 |
|
上年结转合同额 |
| 上年末房屋施工面积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生产经营账页
项目 名称 | 项目代码 | 是否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 | 合同金额 | 合同签订时间 | 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及区划 | 日期 | 产值 类别 | 实际完成产值(元) |
|
其中:完成装配式建筑工程产值(元) | 其中:完成装饰装修产值(元)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xx项目 |
|
|
|
| x月x日 |
|
|
|
|
|
… |
xx项目 |
|
|
|
| x月x日 |
|
|
|
|
|
… |
… |
|
|
|
| x月x日 |
|
|
|
|
|
… |
1.生产经营账页
竣工产值 (元) | 房屋新开工面积(平方米) |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 竣工房屋 建筑分类 | 房屋竣工价值 (元) | 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人数(人)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续表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工程结算单、进度单、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项目用工考勤表等原始资料及时填写本台账。
2.产值类别:1建筑工程产值,2安装工程产值,3其它产值。
3.竣工房屋建筑分类按照《房屋建筑分类目录》填报。
2.生产经营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 本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建筑业合同情况 签订合同额 上年结转合同额 本年新签合同额 二、承包工程完成情况 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 自行完成施工产值 分包出去工程的产值 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 三、建筑业总产值 其中:装配式建筑工程产值 其中:装饰装修产值 其中:在外省完成的产值 建筑工程产值 安装工程产值 其他产值 | —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 01 02 03 — 04 05 06 07 08 17 09 10 11 12 13 |
| 四、竣工产值 五、房屋施工面积 其中:新开工面积 六、从业人员 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 建筑业企业期末人数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 千元 平方米 平方米— 人 人 人 | 14 15 16— 24 25 26 |
|
在外省完成的产值 |
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代码 | 建筑业总产值 (千元) |
甲 | 41 |
|
|
注:此表按“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204-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季
房屋建筑分类 | 代码 | 1—本季 |
房屋竣工面积 (平方米) | 房屋竣工价值 (千元) |
甲 | 乙 | 1 | 2 |
| 01 |
|
注:此表按“房屋竣工面积及价值”(C204-2表)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三、
财务账页
1.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填写 频率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应收工程款 存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年 — 年 季 季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 季 年 季 年 季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年 季 年 |
|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五、其他资料 建筑业企业在境外完成的营业收入 |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元 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 元 | —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季季 季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 年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月份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应收工程款 存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101 — 201 202 203 205 226 209 231 232 210 211 212 246 247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3 — 301 302 |
|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五、其他资料 建筑业企业在境外完成的营业收入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千元 |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31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30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2 — 611 |
|
注:此表按“财务状况”(C103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五、能源账页
1.能源消费账页
能源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 |
甲 | 1 | 2 | 3 | 4 |
能源名称1 |
|
能源名称2 |
… |
… |
填写说明:
1.此账页适用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
2.企业应依据电费单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调拨单、出库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能源名称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列示的能源名称填写。
2.重点能源商品经销账页
能源 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采购来源 | 销售去向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购进 |
|
能源名称1 |
… |
二、销售 |
能源名称1 |
… |
三、损耗及其他 |
能源名称1 |
… |
四、期末商品库存量 |
能源名称1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发票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数量”,购进和销售两个入账类别还需填写“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报表期:1-X月 |
项目代码 |
| 项目名称 |
|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
|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
|
本月完成投资(万元) |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
|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建筑工程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明细: |
|
|
|
|
建筑工程 |
|
|
|
|
建筑工程 |
|
|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2)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明细: |
|
|
|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3)补充指标:
内容 | 内容填写 |
|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
|
上年末结余资金 |
|
|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
|
|
国家预算资金 |
|
|
|
国内贷款 |
|
|
|
债券 |
|
|
|
利用外资 |
|
|
|
自筹资金 |
|
|
|
其他资金来源 |
|
|
|
本年全部投产年份 |
|
|
|
本年全部投产月份 |
|
|
|
期末项目建设状态 | 1 在建 2全部投产3全部停缓建 |
|
|
单位负责人 |
|
|
|
统计负责人 |
|
|
|
填表人 |
|
|
|
联系电话 |
|
|
|
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
3.凭证类别中,按照选取的凭证如实记录,“工程进度单”、“会计科目”、“发票”。凭证内容中,记录清楚取数时的具体数据位置,包括相关计算过程,凭证较多时,要记录主要的凭证编号。 |
4.项目入库后首次报数,即开始填报此台账本。项目入库前发生的相关投资额,当年的投资额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入库之前年度的投资额中除其他费用可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等投资额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只计入“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
5.关于凭证选择的建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项目单位,建议选择会计科目作为填报依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选择工程款支付凭证作为填报依据。总体而言,在数据核实中,工程进度单作为填报依据的采信力最低,可能需配合提供相关工程和财务资料。 |
6.投资报表的填报单位为“万元”。 |
2.固定资产投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其中:住宅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中:购置旧设备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其中:建设用地费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其中:中央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118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8 302 303 304 328 305 306 307 311 318 |
|
注:此表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七、研究开发账页
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
项目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开展形式 |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 项目起始时间 | 项目完成日期 | 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企业一个项目。
2.项目名称与企业财务账或税务部门认可的辅助账中的项目名称对应。
3.项目来源:1.本企业自选项目,2.政府部门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4.境外项目,5.其他项目
4.项目开展形式: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5.项目当年成果形式:01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02新产品、新工艺等推广与示范活动,03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04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05软件著作权,06应用软件,07中间件或新算法,08基础软件,09发明专利,10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1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论证、咨询评价,1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1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新服务,14其他。
6.项目技术经济目标: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7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
8.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9.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按项目当年所处最主要进展阶段填写相应代码,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
10.按季度进行更新。
2.研究开发人员账页
人员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是否全职研发人员 | 是否外聘人员 | 是否为管理和服务人员 | 项目参与时间(人月) |
项目1 | 项目2 | …… | 项目n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研发人员信息;
2.性别:1男,2女;
3.学历:1高中及以下,2大专,3大学本科,4硕士研究生,5博士研究生。
4.是否全职研发人员:1是,2否;
5.是否外聘人员:1是,2否;
6.是否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是,2否;
7.项目参与时间:填报项目参与时间代表该研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未填报代表未参加该项目。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
8.按季度进行更新。
3. 研究开发费用账页
日期 | 原始凭证号 | 凭证摘要 | 会计科目 名称 |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元) | 费用类别 | 所属项目 序号 | 所属项目 名称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填报说明:
1.企业应按照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费用类别:1人员人工费用,2直接投入费用,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5设计费用,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7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8委托境内高等学校,9委托境内企业,10委托境外机构,11其它费用。
3.所属项目序号和项目名称应与“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保持一致。
4.按季度进行更新。
4.研究开发账页汇总表
20 年
序号 | 项目名称 | 人员数(人) | 工作时间(人月) | 研究开发费用(千元) |
|
人员人工费用 | 直接投入费用 |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设计费用 |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 其他费用 |
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 | 委托境内高等学校 | 委托境内企业 | 委托境外机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1.此表按“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项情况”(107-2表)部分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2.对于研究开发账页中未能填报所属研发项目的企业,此表需依据本单位科研管理相关记录,将合计数按照研发项目合理分劈填报。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劳动工资账页
五、能源账页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经营形式 |
|
连锁品牌(商标或商号名称) |
|
零售业态 |
| 年末零售营业面积(平方米)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经营账页
1.经营账页(一)
商品(服务)名称 | 日期 | 商品分类代码 | 金额(元) | 采购来源 销售去向 | 销售方式 | 备注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一、商品购进 |
|
商品1 |
… |
二、商品批发 |
商品1 |
… |
三、商品零售 |
商品1 |
… |
四、服务收入 |
服务项目1 |
… |
五、期末商品库存额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购销管理系统记录、财务明细记录,微信、支付宝等账户记录,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记录以及发票等经营明细记录,按日或周记录本单位购销活动。发生退货时以负数记录。
2.大型商超、百货等商品品类较多的单位在确保能归类到对应统计用商品分类的前提下,可根据企业自有品类初步归类后登记,商品品类相对较少的单位根据具体商品登记。
3.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1国内 2国外。
4.销售方式:1线上自营平台,2线上非自营平台,3线下,以获取订单方式判定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
经营账页(二)
商品名称 | 日期 | 商品代码 | 计量单位 | 商品数量 | 销售对象 | 备注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一、商品购进 |
|
大米 |
白面(小麦面) |
… |
二、商品销售 |
大米 |
白面(小麦面) |
… |
三、期末商品库存 |
大米 |
白面(小麦面)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业务管理系统记录,微信、支付宝等账户记录,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销售记录以及发票等经营明细记录,按月记录本单位购销活动。
2.大米(稻米)、白面(小麦面)、小麦、玉米、大豆、薯类需登记销售对象,其他商品无需登记。
2.经营账页汇总表
表一: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本月 | 1-本月 |
甲 | 乙 | 1 | 2 |
商品购进额 其中:进口 商品销售额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 其中:通过非自营平台实现的商品销售额 1.批发额 其中:出口 2.零售额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 其中:通过非自营平台实现的零售额 期末商品库存额 服务营业额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
注:此表按“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E104-1表)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商品销售额(千元) |
|
零售额(千元) |
本月 | 1-本月 | 本月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按商品分类目录填报) | — | — |
|
注:此表按“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1表)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三:
商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商品购进量 | 商品销售量 | 期末商品库存量 |
本季 | 1-本季 | 本季 | 1-本季 |
|
其中:销售给个人 | 其中:销售给社会集团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大米(稻米) | 千克 |
|
|
|
|
|
|
|
|
|
白面(小麦面) | 千克 |
|
|
|
|
|
|
|
|
|
小麦 | 千克 |
|
|
|
|
|
|
|
|
|
玉米 | 千克 |
|
|
|
|
|
|
|
|
|
大豆 | 千克 |
|
|
|
|
|
|
|
|
|
薯类 | 千克 |
|
|
|
|
|
|
|
|
|
食用植物油 | 千克 |
|
|
|
|
|
| — | — |
|
猪肉 | 千克 |
|
|
|
|
|
| — | — |
|
牛肉 | 千克 |
|
|
|
|
|
| — | — |
|
羊肉 | 千克 |
|
|
|
|
|
| — | — |
|
禽肉 | 千克 |
|
|
|
|
|
| — | — |
|
鲜蛋 | 千克 |
|
|
|
|
|
| — | — |
|
彩色电视机 | 台 |
|
|
|
|
|
| — | — |
|
家用电冰箱 | 台 |
|
|
|
|
|
| — | — |
|
房间空调器 | 台 |
|
|
|
|
|
| — | — |
|
电脑(微型计算机) | 台 |
|
|
|
|
|
| — | — |
|
汽车 | 辆 |
|
|
|
|
|
| — | — |
|
其中:轿车 | 辆 |
|
|
|
|
|
| — | — |
|
钢材 | 吨 |
|
|
|
|
|
| — | — |
|
铜 | 吨 |
|
|
|
|
|
| — | — |
|
铝 | 吨 |
|
|
|
|
|
| — | — |
|
水泥 | 吨 |
|
|
|
|
|
| — | — |
|
化学肥料 | 吨 |
|
|
|
|
|
| — | — |
|
化学农药 | 吨 |
|
|
|
|
|
| — | — |
|
注:此表按“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E204-2表)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三、财务账页
1.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其中: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费用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季 — 季 季 季 季 年 年 季 季 年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 季 年 季 季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
|
续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季份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其中:个人资本 |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101 — 201 202 205 209 231 232 210 211 252 212 246 247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3 |
|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费用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 301 302 307 309 311 312 313 331 317 318 319 322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2 |
|
注:此表按“财务状况”(E103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五、能源账页
1.能源消费账页
能源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 |
甲 | 1 | 2 | 3 | 4 |
能源名称1 |
|
能源名称2 |
… |
… |
填写说明:
1.此账页适用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
2.企业应依据电费单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调拨单、出库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能源名称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列示的能源名称填写。
2.重点能源商品经销账页
能源 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采购来源 | 销售去向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购进 |
|
能源名称1 |
… |
二、销售 |
能源名称1 |
… |
三、损耗及其他 |
能源名称1 |
… |
四、期末商品库存量 |
能源名称1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发票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数量”,购进和销售两个入账类别还需填写“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报表期:1-X月 |
项目代码 |
| 项目名称 |
|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
|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
|
本月完成投资(万元) |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
|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建筑工程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明细: |
|
|
|
|
建筑工程 |
|
|
|
|
建筑工程 |
|
|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2)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明细: |
|
|
|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3)补充指标:
内容 | 内容填写 |
|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
|
上年末结余资金 |
|
|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
|
|
国家预算资金 |
|
|
|
国内贷款 |
|
|
|
债券 |
|
|
|
利用外资 |
|
|
|
自筹资金 |
|
|
|
其他资金来源 |
|
|
|
本年全部投产年份 |
|
|
|
本年全部投产月份 |
|
|
|
期末项目建设状态 | 1 在建 2全部投产3全部停缓建 |
|
|
单位负责人 |
|
|
|
统计负责人 |
|
|
|
填表人 |
|
|
|
联系电话 |
|
|
|
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
3.凭证类别中,按照选取的凭证如实记录,“工程进度单”、“会计科目”、“发票”。凭证内容中,记录清楚取数时的具体数据位置,包括相关计算过程,凭证较多时,要记录主要的凭证编号。 |
4.项目入库后首次报数,即开始填报此台账本。项目入库前发生的相关投资额,当年的投资额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入库之前年度的投资额中除其他费用可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等投资额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只计入“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
5.关于凭证选择的建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项目单位,建议选择会计科目作为填报依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选择工程款支付凭证作为填报依据。总体而言,在数据核实中,工程进度单作为填报依据的采信力最低,可能需配合提供相关工程和财务资料。 |
6.投资报表的填报单位为“万元”。 |
2.固定资产投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其中:住宅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中:购置旧设备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其中:建设用地费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其中:中央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118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8 302 303 304 328 305 306 307 311 318 |
|
注:此表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劳动工资账页
五、能源账页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经营形式 |
|
连锁品牌(商标或商号名称) |
|
住宿业单位星级评定情况 |
|
客房数(间) |
| 床位数(张) |
|
餐位数(位) |
| 年末餐饮营业面积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二、经营账页
1.经营账页
营业收入 | 日期 | 营业额(千元) | 销售方式 |
甲 | 乙 | 2 | 3 |
一、客房收入 | x月x日 |
|
|
… |
二、餐费收入 | x月x日 |
… |
三、商品销售收入 | x月x日 |
… |
四、外卖送餐服务收入 | x月x日 |
… |
五、其他收入 | x月x日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销售管理系统、淘宝等网络平台销售记录和发票、纳税服务平台记录、微信、支付宝、银行等记录,按日或周将本单位营业活动信息记入本账页。
2.销售方式:1自营平台线上,2非自营平台线上,3线下。以获取订单方式判定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
2.经营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项 目 | 计量单位 | 本月 | 1-本月 |
甲 | 乙 | 1 | 2 |
营业额 客房收入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 其中:通过非自营平台实现的客房收入 餐费收入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 其中:通过非自营平台实现的餐费收入 商品销售额 其他收入 其中:外卖送餐服务收入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
注:此表按“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S104-1表)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三、财务账页
1.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其中: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费用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季 — 季 季 季 季 年 年 季 季 年 年 年 年 季 年 年 季 年 年 年 — 季 年 季 季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
|
续表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季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季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其中:个人资本 |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101 — 201 202 205 209 231 232 210 211 252 212 246 247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3 |
|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费用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 301 302 307 309 311 312 313 331 317 318 319 322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2 |
|
注:此表按“财务状况”(S103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五、能源账页
1.能源消费账页
能源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 |
甲 | 1 | 2 | 3 | 4 |
能源名称1 |
|
能源名称2 |
… |
… |
填写说明:
1.此账页适用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
2.企业应依据电费单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调拨单、出库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能源名称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列示的能源名称填写。
2.重点能源商品经销账页
能源 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采购来源 | 销售去向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购进 |
|
能源名称1 |
… |
二、销售 |
能源名称1 |
… |
三、损耗及其他 |
能源名称1 |
… |
四、期末商品库存量 |
能源名称1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发票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数量”,购进和销售两个入账类别还需填写“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报表期:1-X月 |
项目代码 |
| 项目名称 |
|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
|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
|
本月完成投资(万元) |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
|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建筑工程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明细: |
|
|
|
|
建筑工程 |
|
|
|
|
建筑工程 |
|
|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2)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明细: |
|
|
|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3)补充指标:
内容 | 内容填写 |
|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
|
上年末结余资金 |
|
|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
|
|
国家预算资金 |
|
|
|
国内贷款 |
|
|
|
债券 |
|
|
|
利用外资 |
|
|
|
自筹资金 |
|
|
|
其他资金来源 |
|
|
|
本年全部投产年份 |
|
|
|
本年全部投产月份 |
|
|
|
期末项目建设状态 | 1 在建 2全部投产3全部停缓建 |
|
|
单位负责人 |
|
|
|
统计负责人 |
|
|
|
填表人 |
|
|
|
联系电话 |
|
|
|
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
3.凭证类别中,按照选取的凭证如实记录,“工程进度单”、“会计科目”、“发票”。凭证内容中,记录清楚取数时的具体数据位置,包括相关计算过程,凭证较多时,要记录主要的凭证编号。 |
4.项目入库后首次报数,即开始填报此台账本。项目入库前发生的相关投资额,当年的投资额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入库之前年度的投资额中除其他费用可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等投资额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只计入“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
5.关于凭证选择的建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项目单位,建议选择会计科目作为填报依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选择工程款支付凭证作为填报依据。总体而言,在数据核实中,工程进度单作为填报依据的采信力最低,可能需配合提供相关工程和财务资料。 |
6.投资报表的填报单位为“万元”。 |
2.固定资产投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其中:住宅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中:购置旧设备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其中:建设用地费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其中:中央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118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8 302 303 304 328 305 306 307 311 318 |
|
注:此表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账页
三、资金土地账页
四、财务账页
五、劳动工资账页
六、能源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企业资质等级 |
|
上年末结余资金(万元) |
| 上年末待开发土地面积(平方米)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 房地产开发投资账页
1.房地产开发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账页
|
|
|
| 报告期:20xx年1-x月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序号 | 类别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A01 | 建筑工程 | - | - |
|
A02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C001 | 会计科目 |
|
|
|
C001 | 会计科目 |
|
|
|
|
|
|
|
|
…… | …… |
|
|
|
D001 | 大额工程款 |
|
|
|
D002 | 大额工程款 |
|
|
|
D003 | 大额工程款 |
|
|
|
D004 | 大额工程款 |
|
|
|
D005 | 大额工程款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3.取数来源: 依据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填报的,取数来源为三方审定的工程量计价;依据会计科目填报的,取数来源为房屋开发成本科目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前期工程费中的“三通一平费用”等相关科目。
4.超过500万的大额工程款支付情况,需在台账中列示。
2.房地产开发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账页
报告期:20xx年1-x月 |
序号 | 类别 | 凭证编号/会计科目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全部土地购置费(万元) |
A01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A02 | 其他费用 | - | - |
|
|
A03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
|
|
B001 | 大额设备购置 |
|
|
|
|
B002 | 大额设备购置 |
|
|
|
|
…… | …… |
|
|
|
|
|
|
|
|
|
|
C001 | 其他费用 |
|
|
|
|
C002 | 其他费用 |
|
|
|
|
C003 | 其他费用 |
|
|
|
|
C004 | 其他费用 |
|
|
|
|
C005 | 其他费用 |
|
|
|
|
C006 | 其他费用 |
|
|
|
|
C007 | 其他费用 |
|
|
|
|
C008 | 其他费用 |
|
|
|
|
C009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D001 | 土地购置费 |
|
|
|
|
D002 | 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设备工器具购置取数来源:会计报表“房屋开发成本”科目下“设备款”填报,未设置该科目的根据“房屋开发成本”下的相关明细分析填报;也可根据相关凭证填报。其他费用取数来源:会计报表“房屋开发成本”科目下“土地出让金”、“开发间接费”等;未设置该科目的,根据“房屋开发成本”下相关明细分析填报;如果无法依据会计报表,根据相关支付凭证填报。土地购置费按实际发生额填报,分期付款的应分期计入。计入的土地购置费与建安工程投资进度相匹配,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应处于合理区间。
2.超过200万的设备购置,应列示设备购置凭证清单。
3.其他费用,应列示取数的会计账明细科目。
4.土地购置费完成投资一栏里填写本报告期分摊后的土地购置费,并在备注中注明已经支付的全部土地购置费。
3.房屋租售账页
报告期:20xx年1-x月 |
序号 | 类别 | 合同编号 | 日期 | 房号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合同价格 (元) | 房屋用途 | 房屋类型(现房/期房) |
A01 | 销售面积 | - | - | - |
|
| - | - |
A02 | 销售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0001 |
|
|
|
|
|
|
|
|
B0002 |
|
|
|
|
|
|
|
|
B0003 |
|
|
|
|
|
|
|
|
B00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指报告期内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和总金额。
2.企业销售ERP系统或财务系统。
3.房屋用途指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其他
4.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账页
报告期:20xx年1-x月 |
序号 | 类别 | 楼栋编号 | 日期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房屋用途 |
A01 | 新开工面积 | - | - |
| - |
A02 | 竣工面积 | - | - |
| - |
|
|
|
|
|
|
B001 | 新开工面积 |
|
|
|
|
B002 | 新开工面积 |
|
|
|
|
B003 | 新开工面积 |
|
|
|
|
B004 | 新开工面积 |
|
|
|
|
B005 | 新开工面积 |
|
|
|
|
…… | …… |
|
|
|
|
|
|
|
|
|
|
C001 | 竣工面积 |
|
|
|
|
C002 | 竣工面积 |
|
|
|
|
C003 | 竣工面积 |
|
|
|
|
C004 | 竣工面积 |
|
|
|
|
C005 | 竣工面积 |
|
|
|
|
…… | …… |
|
|
|
|
填写说明:
1.新开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单位工程(栋)为核算对象,即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取数来源为工程部门施工进度。
2.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以单位工程(栋)为核算对象,不能分割计算。取数来源为工程部门施工进度或竣工验收报告。
3.房屋用途指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其他。
三、资金土地账页
1.资金土地账页
时间 | 实际到位资金 (万元) | 到位资 金来源 | 新开工土地面积 (平方米) | 新购置土地面积 (平方米) | 土地成交价款 (万元) | 月底应付款(万元) |
|
其中: 工程款 (万元)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发生与资金土地相关的业务活动时应及时按照会计相关科目填写本账页。
2.到位资金来源:1国内银行贷款,2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3利用外资,4自筹资金,5定金及预收款,6个人按揭贷款,7其它到位资金。
2.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房屋租售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 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
|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土地购置费 |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
| 按工程用途分: 住宅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90-144平方米 144平方米以上 办公楼 商业营业用房 其他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118 117 130 129 121 122 123 128 |
|
|
项目房屋面积施工、销售及待售情况 |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合计 | 按用途分 |
住宅 | 办公楼 | 商业营业 用房 | 其他 |
甲 | 乙 | 丙 | 1 | 2 | 5 | 6 | 7 |
房屋施工面积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本年房屋竣工面积 其中:不可销售面积 本年住宅竣工套数 本年房屋竣工价值 房屋出租面积 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现房销售面积 期房销售面积 本年商品房销售额 现房销售额 期房销售额 本年商品住宅销售套数 现房销售套数 期房销售套数 待售面积 其中:待售1-3年(含1年) 待售3年以上(含3年) |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套 万元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万元 万元 万元 套 套 套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 601 602 603 604 605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23 624 6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按“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X204-1表)部分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3.资金土地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内贷款 银行贷款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定金及预收款 个人按揭贷款 其他到位资金 本年各项应付款合计 其中:工程款 待开发土地面积 本年土地购置面积 本年土地成交价款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平方米 平方米 万元 | 302 303 305 322 325 307 311 323 324 318 320 321 403 404 405 |
|
注:此表按“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和土地情况”(X204-2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财务账页
1.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年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年 |
甲 | 乙 | 1 | 甲 | 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土地转让收入 商品房销售收入 自持物业收入 其中:房屋出租收入 其他收入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月份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土地转让收入 商品房销售收入 |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101 — 201 202 205 209 231 232 210 211 212 246 247 213 214 217 218 219 223— 301 302 303 304 |
| 自持物业收入 其中:房屋出租收入 其他收入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329 305 306 307 308 309 311 312 313 331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30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2 |
|
五、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能源账页
1.能源消费账页
能源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 |
甲 | 1 | 2 | 3 | 4 |
能源名称1 |
|
能源名称2 |
… |
… |
填写说明:
1.此账页适用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
2.企业应依据电费单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调拨单、出库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能源名称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列示的能源名称填写。
2.重点能源商品经销账页
能源 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采购来源 | 销售去向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购进 |
|
能源名称1 |
… |
二、销售 |
能源名称1 |
… |
三、损耗及其他 |
能源名称1 |
… |
四、期末商品库存量 |
能源名称1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发票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数量”,购进和销售两个入账类别还需填写“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劳动工资账页
五、能源账页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七、研究开发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可多选) |
|
隶属关系 |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经营账页
日期 | 业务活动或产品名称 | 营业 收入(元) |
|
|
经营或外包其他行业的业务所确认的收入(元) | 代收代支、代管等收入(元) | 其他净服务收入 不应包含的营业收入(元) | 净服务收入(元)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会计“营业收入”明细账二级科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资料及时将本企业经营活动收入填入本账页。
2.经营或外包其他行业的业务所确认的收入包括经营或外包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活动所确认的收入。
3.代收代支、代管等收入是指会计核算采用全额法营业收入中,含有代收代支、代管的收入,需按约定转移,无权支配的部分,以及土地出让等带来的营业收入。
4.净服务收入是指企业各类经营活动所确认的营业收入中,单纯反映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不应包含经营或外包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活动所确认的收入;也不应包含代收代付、代开票、代管代运货物价值、土地出让等带来的营业收入。根据会计“营业收入”明细账二级科目本年累计数分析填报。
三、财 务 账 页
1.财 务 账 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填写频率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记)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年 — 年 月 年 月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年 年 —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年 年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
|
续表:
四、成本费用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 减免税款 出口退税 简易计税 免抵退应退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应纳税额减征额 加计抵减额 |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年度填写指标在其他月份填“0”。
2.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缴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只需选择其中一种计算方法,填写对应相关指标。
2.经营、财务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一、年初存货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和构筑物 机器设备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个人资本 三、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净服务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其中: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记)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记) 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四、成本费用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本期累计发生额) |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千元 — 千元 千元 | 101 — 201 202 205 209 231 232 210 211 246 247 213 217 218 219 223 — 301 340 307 309 312 313 331 317 318 319 320 333 321 322 334 335 330 323 325 326 327 328 — 401 402 |
|
注:此表按“财务状况”(F103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四、劳动工资账页
1.劳动工资账页
序号 | 从业人员信息 | 工资构成(元) |
姓名(工号等) | 性别 | 学历 | 人员 类型 | 现任职务 | 职业 类型 | 是否为科研人员 | 入职时间 | 离职时间 | 应发工资合计 |
|
|
|
|
基本工资 | 绩效工资和奖金 |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 其他工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续表
| 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元) |
代缴代扣及病假事假扣款等 |
| 实发工 资合计 |
代缴 五险一金 | 代缴 个人所得税 | 其他 代缴代扣 | 病假事假 扣款 | 其他罚款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本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和工资发放明细及时填写本账页。
2.人员类型:1在岗职工,2劳务派遣人员,3其他从业人员。
3.职业类型: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5生产制造人员。
4.填写“入职时间”“离职时间”时应精确到天,非本月入职或离职人员则无需填写。
5.其他代扣代缴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代扣的房费、水电费等。
6.其他应计入工资的收入指以福利等名义发放的未包含在应发工资内的实物和现金,不包括工会福利。
2.劳动工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季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本季 | 1- 本季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甲 | 乙 | 丙 | 1 | 2 |
一、从业人员 | — | — |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11 |
|
|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人 | 01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其中:女性 | 人 | 02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6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7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5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8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06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9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人 | 07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80 |
|
|
按文化程度分 | — | — |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1.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人员 | 人 | A01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28 |
|
|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人员 | 人 | A02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员 | 人 | A03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29 |
|
|
4.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 | 人 | A04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7 |
|
|
5.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 人 | A27 |
|
| 2.技 师 | 人 | A18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9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人 | 71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20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人 | 72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21 |
|
|
(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5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22 |
|
|
(2)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6 |
|
| 二、工资总额 | — | — | — |
|
(3)初级技术职称人员 | 人 | A07 |
|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借方累计) | 千元 | 12 |
|
|
(4)其他人员 | 人 | A08 |
|
| 其中:单位代扣代缴合计(个人缴纳社保金、个税等) | 千元 | A3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人 | 7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其中:一般管理人员(中层以下) | 人 | A09 |
|
| 1.在岗职工 | 千元 | 13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人 | 74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千元 | 18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人 | 75 |
|
| 3.其他从业人员 | 千元 | 19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按职业类型分 | — | — | — |
|
科研人员合计 | 人 | A33 |
|
|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 千元 | 81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2.专业技术人员 | 千元 | 82 |
|
|
技术工人合计 | 人 | A10 |
|
|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千元 | 83 |
|
|
1.高级技师 | 人 | A11 |
|
| 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 千元 | 84 |
|
|
2.技 师 | 人 | A12 |
|
| 5.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 千元 | 85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人 | A13 |
|
| 按科研人员分(职业类型 1、2其中项) | — | — |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人 | A14 |
|
| 科研人员合计 | 千元 | A31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人 | A15 |
|
| 按技术岗位分(职业类型 3、4、5其中项) | — | — | — |
|
6.其他人员 | 人 | A16 |
|
| 技术工人合计 | 千元 | A32 |
|
|
(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人 | 08 |
|
| 1.高级技师 | 千元 | A33 |
|
|
按人员类型分 | — | — | — |
| 2.技 师 | 千元 | A34 |
|
|
1.在岗职工 | 人 | 09 |
|
| 3.高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5 |
|
|
2.劳务派遣人员 | 人 | 10 |
|
| 4.中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6 |
|
|
|
|
|
|
| 5.初级技能人员 | 千元 | A37 |
|
|
|
|
|
|
| 6.其他人员 | 千元 | A38 |
|
|
注:此表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五、能源账页
1.能源消费账页
能源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 |
甲 | 1 | 2 | 3 | 4 |
能源名称1 |
|
能源名称2 |
… |
… |
填写说明:
1.此账页适用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
2.企业应依据电费单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领料单、调拨单、出库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能源名称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列示的能源名称填写。
2.重点能源商品经销账页
能源 名称 | 日期 | 计量单位 | 数量 | 采购来源 | 销售去向 |
甲 | 1 | 2 | 3 | 4 | 5 |
一、购进 |
|
能源名称1 |
… |
二、销售 |
能源名称1 |
… |
三、损耗及其他 |
能源名称1 |
… |
四、期末商品库存量 |
能源名称1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依据发票等能源产品购入凭证、出库单、销售明细表、能源盘存表、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原始资料,按月将本企业所有与能源相关的业务活动逐笔录入本账页。
2.能源名称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目录选择填写。同一能源产品按照业务活动发生情况可有多笔明细记录。
3.每笔记录都应填写“日期”“计量单位”“数量”,购进和销售两个入账类别还需填写“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采购来源”和“销售去向”分为省内和省外。
3.能源账页汇总表
表一:
20 年 季
能源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本季 |
消费量 | 消费金额(千元) |
甲 | 乙 | 丙 | 1 | 2 |
电力 煤炭 焦炭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外购热力 | 千瓦时(度) 吨 吨 立方米 立方米 吨 吨 吨 吨 吨 百万千焦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
能源合计 | 吨标准煤 | 12 |
| - |
注:此表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表二:
20 年 月
商品名称 | 代码 | 年初 商品 库存量 | 1-本月商品购进量 |
| 1-本月商品销售量 |
| 1-本月 损耗量 及其他 | 月末商品 库存量 |
其中:购 自省外 | 其中:销 往省外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煤 | 01 |
|
洗精煤(用于炼焦) | 02 |
其他洗煤 | 03 |
煤制品 | 04 |
焦炭 | 05 |
液化天然气 | 06 |
原油 | 07 |
汽油 | 08 |
煤油 | 09 |
柴油 | 10 |
燃料油 | 11 |
液化石油气 | 12 |
石脑油 | 13 |
润滑油 | 14 |
溶剂油 | 15 |
石油焦 | 16 |
石油沥青 | 17 |
注:此表按“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六、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固定资产投资账页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报表期:1-X月 |
项目代码 |
| 项目名称 |
|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
|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
|
本月完成投资(万元) |
|
建筑安装工程填报依据 | 1 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 2 会计科目 |
|
|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签章/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建筑工程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明细: |
|
|
|
|
建筑工程 |
|
|
|
|
建筑工程 |
|
|
|
|
—— |
|
|
|
|
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2)设备工器具购置及其他费用:
内容 | 凭证类型 | 凭证编号 | 入账/开票时间 | 完成投资(万元)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明细: |
|
|
|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费用 |
|
|
|
|
—— |
|
|
|
|
—— |
|
|
|
|
其中:土地购置费 |
|
|
|
|
—— |
|
|
|
|
—— |
|
|
|
|
(3)补充指标:
内容 | 内容填写 |
|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
|
|
|
上年末结余资金 |
|
|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
|
|
国家预算资金 |
|
|
|
国内贷款 |
|
|
|
债券 |
|
|
|
利用外资 |
|
|
|
自筹资金 |
|
|
|
其他资金来源 |
|
|
|
本年全部投产年份 |
|
|
|
本年全部投产月份 |
|
|
|
期末项目建设状态 | 1 在建 2全部投产3全部停缓建 |
|
|
单位负责人 |
|
|
|
统计负责人 |
|
|
|
填表人 |
|
|
|
联系电话 |
|
|
|
说明: 1.调查单位可在两种依据中择一计算填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并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一致。 |
2.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 |
3.凭证类别中,按照选取的凭证如实记录,“工程进度单”、“会计科目”、“发票”。凭证内容中,记录清楚取数时的具体数据位置,包括相关计算过程,凭证较多时,要记录主要的凭证编号。 |
4.项目入库后首次报数,即开始填报此台账本。项目入库前发生的相关投资额,当年的投资额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入库之前年度的投资额中除其他费用可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等投资额不得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只计入“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
5.关于凭证选择的建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项目单位,建议选择会计科目作为填报依据。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选择工程款支付凭证作为填报依据。总体而言,在数据核实中,工程进度单作为填报依据的采信力最低,可能需配合提供相关工程和财务资料。 |
6.投资报表的填报单位为“万元”。 |
2.固定资产投资账页汇总表
20 年 月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代码 | 1—本月 |
甲 | 乙 | 丙 | 1 |
计划总投资 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本年完成投资 其中:住宅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中:购置旧设备 其他费用 其中:旧建筑物购置费 其中:建设用地费 本年新增固定资产 上年末结余资金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国家预算资金 其中:中央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101 103 107 118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28 302 303 304 328 305 306 307 311 318 |
|
注:此表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20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七、研究开发账页
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
项目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开展形式 |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 项目起始时间 | 项目完成日期 | 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企业一个项目。
2.项目名称与企业财务账或税务部门认可的辅助账中的项目名称对应。
3.项目来源:1.本企业自选项目,2.政府部门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4.境外项目,5.其他项目
4.项目开展形式: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5.项目当年成果形式:01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02新产品、新工艺等推广与示范活动,03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04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05软件著作权,06应用软件,07中间件或新算法,08基础软件,09发明专利,10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1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论证、咨询评价,1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1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新服务,14其他。
6.项目技术经济目标: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7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
8.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9.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按项目当年所处最主要进展阶段填写相应代码,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
10.按季度进行更新。
2.研究开发人员账页
人员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是否全职研发人员 | 是否外聘人员 | 是否为管理和服务人员 | 项目参与时间(人月) |
项目1 | 项目2 | …… | 项目n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研发人员信息;
2.性别:1男,2女;
3.学历:1高中及以下,2大专,3大学本科,4硕士研究生,5博士研究生。
4.是否全职研发人员:1是,2否;
5.是否外聘人员:1是,2否;
6.是否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是,2否;
7.项目参与时间:填报项目参与时间代表该研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未填报代表未参加该项目。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
8.按季度进行更新。
3.研究开发费用账页
日期 | 原始凭证号 | 凭证摘要 | 会计科目 名称 |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元) | 费用类别 | 所属项目 序号 | 所属项目 名称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填报说明:
1.企业应按照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费用类别:1人员人工费用,2直接投入费用,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5设计费用,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7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8委托境内高等学校,9委托境内企业,10委托境外机构,11其它费用。
3.所属项目序号和项目名称应与“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保持一致。
4.按季度进行更新。
4.研究开发账页汇总表
20 年
序号 | 项目名称 | 人员数(人) | 工作时间(人月) | 研究开发费用(千元) |
|
人员人工费用 | 直接投入费用 |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设计费用 |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 其他费用 |
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 | 委托境内高等学校 | 委托境内企业 | 委托境外机构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1.此表按“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107-1表)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项情况”(107-2表)部分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2.对于研究开发账页中未能填报所属研发项目的企业,此表需依据本单位科研管理相关记录,将合计数按照研发项目合理分劈填报。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生产经营账页
三、财务账页
四、研究开发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非目录企业所在样本村 |
| 样本村代码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生产经营账页
日期 | 工业生产电力消费(千瓦时(度)) | 投资完成额 (万元) | 投资构成 | 用工人数(人) |
甲 | 1 | 2 | 3 | 4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电费单、工程结算单、进度单、人员考勤表和会计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投资构成:1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3设备工器具购置,4其他费用。
三、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工业生产电力消费 平均用工人数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千瓦时(度) 人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
四、研究开发账页
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
项目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开展形式 |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 项目起始时间 | 项目完成日期 | 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企业一个项目。
2.项目名称与企业财务账或税务部门认可的辅助账中的项目名称对应。
3.项目来源:1.本企业自选项目,2.政府部门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4.境外项目,5.其他项目
4.项目开展形式: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5.项目当年成果形式:01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02新产品、新工艺等推广与示范活动,03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04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05软件著作权,06应用软件,07中间件或新算法,08基础软件,09发明专利,10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1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论证、咨询评价,1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1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新服务,14其他。
6.项目技术经济目标: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7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
8.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9.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按项目当年所处最主要进展阶段填写相应代码,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
10.按季度进行更新。
2.研究开发人员账页
人员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是否全职研发人员 | 是否外聘人员 | 是否为管理和服务人员 | 项目参与时间(人月) |
项目1 | 项目2 | …… | 项目n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研发人员信息;
2.性别:1男,2女;
3.学历:1高中及以下,2大专,3大学本科,4硕士研究生,5博士研究生。
4.是否全职研发人员:1是,2否;
5.是否外聘人员:1是,2否;
6.是否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是,2否;
7.项目参与时间:填报项目参与时间代表该研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未填报代表未参加该项目。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
8.按季度进行更新。
3.研究开发费用账页
日期 | 原始凭证号 | 凭证摘要 | 会计科目 名称 |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元) | 费用类别 | 所属项目 序号 | 所属项目 名称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填报说明:
1.企业应按照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费用类别:1人员人工费用,2直接投入费用,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5设计费用,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7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8委托境内高等学校,9委托境内企业,10委托境外机构,11其它费用。
3.所属项目序号和项目名称应与“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保持一致。
4.按季度进行更新。
汇总表一:
|
|
|
| 20 年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资产总计 | 千元 | 01 |
|
应收账款 | 千元 | 02 |
|
负债合计 | 千元 | 03 |
|
营业收入 | 千元 | 04 |
|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平均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人 | 05 06 07 08 |
|
工业生产电力消费 | 千瓦时(度) | B01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经营情况”(21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二:
|
|
|
|
20 年 |
|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 | 万元 | 107 |
|
|
1.建筑工程 | 万元 | 108 |
|
|
2.安装工程 | 万元 | 109 |
|
|
3.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110 |
|
|
4.其他费用 | 万元 | 112 |
|
|
二、研究开发费用合计 | 千元 | 2 |
|
|
其中:1.人员人工费用 | 千元 | 3 |
|
|
2.直接投入费用 | 千元 | 4 |
|
|
3.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千元 | 5 |
|
|
4.其他费用 | 千元 | 6 |
|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16表)和“‘四下’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投资账页
三、财务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经营投资账页
日期 | 新签合同额 (万元)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 | 投资构成 | 用工人数(人) |
甲 | 1 | 2 | 3 | 4 |
|
|
填写说明:
1.企业按照项目施工合同、工程结算单、进度单和人员考勤表等资料定期填写本账页。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单条原始记录信息反映的投资额。用工人数是指填写时的时点数。
2.投资构成:1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3设备工器具购置,4其他费用。
三、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
汇总表一:
|
|
|
| 20 年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资产总计 | 千元 | 01 |
|
应收账款 | 千元 | 02 |
|
负债合计 | 千元 | 03 |
|
营业收入 | 千元 | 04 |
|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平均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人 | 05 06 07 08 |
|
自年初开始本年新签合同总额 | 千元 | C01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经营情况”(21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二:
|
|
|
|
20 年 |
|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107 |
|
|
1.建筑工程 | 万元 | 108 |
|
|
2.安装工程 | 万元 | 109 |
|
|
3.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110 |
|
|
4.其他费用 | 万元 | 112 |
|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1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投资账页
三、财务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经营投资账页
日期 | 批发额(元) | 零售额(元) | 销售方式 | 投资完成额(万元) | 投资构成 | 用工人数(人)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购销管理系统记录、淘宝等网络平台销售记录、工程结算单和进度单等资料及时填写 本账页。
2.销售方式:线上,线下,以获取订单方式判定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
3.投资构成:1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3设备工器具购置,4其他费用。
三、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
汇总表一:
|
20 年 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季度 |
甲 | 乙 | 丙 | 1 |
商品销售额 | 千元 | 02 |
|
|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 | 千元 | 03 |
|
|
其中:零售额 | 千元 | 04 |
|
|
注:此表按“批零住餐单位经营情况表”(E22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二:
|
|
|
| 20 年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资产总计 | 千元 | 01 |
|
应收账款 | 千元 | 02 |
|
负债合计 | 千元 | 03 |
|
营业收入 | 千元 | 04 |
|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平均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人 | 05 06 07 08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经营情况”(21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三:
|
|
|
|
20 年 |
|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107 |
|
|
1.建筑工程 | 万元 | 108 |
|
|
2.安装工程 | 万元 | 109 |
|
|
3.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110 |
|
|
4.其他费用 | 万元 | 112 |
|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1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经营投资账页
三、财务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经营投资账页
日期 | 营业额(元) |
|
| 销售方式 | 用工人数(人) | 投资完成额(万元) | 投资构成 |
其中:餐费收入 | 其中:商品销售额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销售管理系统信息、工程结算单和进度单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销售方式:线上,线下,以获取订单方式判定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销售,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
3.投资构成:1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3设备工器具购置,4其他费用。
三、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
汇总表一:
|
20 年 季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季度 |
甲 | 乙 | 丙 | 1 |
营业额 | 千元 | 05 |
|
|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营业额 | 千元 | 06 |
|
|
其中:餐费收入 | 千元 | 07 |
|
|
商品销售额 | 千元 | 08 |
|
|
注:此表按“批零住餐单位经营情况表”(E22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二:
|
|
|
| 20 年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资产总计 | 千元 | 01 |
|
应收账款 | 千元 | 02 |
|
负债合计 | 千元 | 03 |
|
营业收入 | 千元 | 04 |
|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平均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人 | 05 06 07 08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经营情况”(21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三:
|
|
|
|
20 年 |
|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万元 | 107 |
|
|
1.建筑工程 | 万元 | 108 |
|
|
2.安装工程 | 万元 | 109 |
|
|
3.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110 |
|
|
4.其他费用 | 万元 | 112 |
|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16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法律义务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财务账页
三、经营投资账页
四、研究开发账页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详细名称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组织机构代码 (未领取信用代码企业) |
|
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 |
|
单位注册地详细地址 |
|
主要业务活动1 |
| 主要业务活动2 |
| 主要业务活动3 |
|
法定代表人 |
| 开业时间 |
|
登记注册类型 |
| 企业控股情况 |
|
填写说明:
当企业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本账页。
二、财务账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资产总计 应收账款 负债合计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补贴 职工福利费 社保费 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非货币性福利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应付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根据财务报表中对应科目及时填写本账页。
三、经营投资账页
日期 | 投资完成额(万元) | 投资构成 | 用工人数(人) |
甲 | 1 | 2 | 3 |
|
|
填写说明:
1.企业应按照电费单、工程结算单、进度单、人员考勤表和会计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投资构成:1建筑工程,2安装工程,3设备工器具购置,4其他费用。
四、研究开发账页
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
项目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开展形式 | 项目当年成果形式 |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 | 项目起始时间 | 项目完成日期 | 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企业一个项目。
2.项目名称与企业财务账或税务部门认可的辅助账中的项目名称对应。
3.项目来源:1.本企业自选项目,2.政府部门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4.境外项目,5.其他项目
4.项目开展形式: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5.项目当年成果形式:01论文、专著或研究报告,02新产品、新工艺等推广与示范活动,03对已有产品、工艺等进行一般性改进,04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05软件著作权,06应用软件,07中间件或新算法,08基础软件,09发明专利,10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11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论证、咨询评价,1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1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新服务,14其他。
6.项目技术经济目标: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
7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
8.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
9.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按项目当年所处最主要进展阶段填写相应代码,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
10.按季度进行更新。
2.研究开发人员账页
人员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是否全职研发人员 | 是否外聘人员 | 是否为管理和服务人员 | 项目参与时间(人月) |
项目1 | 项目2 | …… | 项目n |
甲 | 乙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说明:
1.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研发人员信息;
2.性别:1男,2女;
3.学历:1高中及以下,2大专,3大学本科,4硕士研究生,5博士研究生。
4.是否全职研发人员:1是,2否;
5.是否外聘人员:1是,2否;
6.是否直接从事研发人员:1是,2否;
7.项目参与时间:填报项目参与时间代表该研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未填报代表未参加该项目。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个月。
8.按季度进行更新。
3.研究开发费用账页
日期 | 原始凭证号 | 凭证摘要 | 会计科目 名称 | 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元) | 费用类别 | 所属项目 序号 | 所属项目 名称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填报说明:
1.企业应按照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原始凭证等资料及时填写本账页。
2.费用类别:1人员人工费用,2直接投入费用,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5设计费用,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7委托境内研究机构费用,8委托境内高等学校,9委托境内企业,10委托境外机构,11其它费用。
3.所属项目序号和项目名称应与“1.研究开发项目账页”保持一致。
4.按季度进行更新。
汇总表一:
|
|
|
| 20 年 月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1-2月 | 1-5月 | 1-8月 | 1-11月 |
甲 | 乙 | 丙 | 1 | 2 | 3 | 4 |
资产总计 | 千元 | 01 |
|
应收账款 | 千元 | 02 |
|
负债合计 | 千元 | 03 |
|
营业收入 | 千元 | 04 |
|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 平均用工人数 | 千元 千元 千元 人 | 05 06 07 08 |
|
自年初开始本年新签合同总额 | 千元 | C01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经营情况”(214表)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
汇总表二:
|
|
|
|
20 年 |
|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本年 |
甲 | 乙 | 丙 | 1 |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 | 万元 | 107 |
|
|
1.建筑工程 | 万元 | 108 |
|
|
2.安装工程 | 万元 | 109 |
|
|
3.设备工器具购置 | 万元 | 110 |
|
|
4.其他费用 | 万元 | 112 |
|
|
二、研究开发费用合计 | 千元 | 2 |
|
|
其中:1.人员人工费用 | 千元 | 3 |
|
|
2.直接投入费用 | 千元 | 4 |
|
|
3.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 千元 | 5 |
|
|
4.其他费用 | 千元 | 6 |
|
|
|
|
注:此表按“‘四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116表)和“‘四下’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内容列示,根据账页资料计算汇总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