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共建共治共享 “三治融合”焕发新活力
|
||||||||
|
||||||||
“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自2013年在越丰村探索实践以来,在开发区(高桥街道)的创新推动下,不断焕发新活力。坐落于越丰村的全国首个三治融合馆,展示了探索实践“三治融合”工作中的特色、做法、成效。2022年,三治融合馆接待参观团队和个人共计150余批次、累计3200余人次。一年来,区街不断拓宽实践领域、夯实载体运用、注重举措创新,切实提升“三治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深耕社会治理创新的“黑土地”。 共评共享,“小积分”走出新路子 出台《2022年“三治融合”积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立项工作方案》,各村(社区)按照自主申报、联合审查、考核督查、积分补助四块内容逐步落实,并涌现出了许多鲜活的三治案例和治理经验。越丰村打造的三治共富菜园、安乐村的“三治积分”向毁绿种菜说“不”等案例,通过疏堵结合与积分考核的常态跟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复兴社区通过集中充电桩、三治集市、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权益保障等措施,使得“小积分”走出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共联共建,“三治+”走进新领域 进一步拓宽“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在企业、小区、微网格等的运用,巩固“三治融合”积分管理成效,探索积分管理在出租房屋整治、学校管理等领域的推广。开展“三治+数字”工程,依托桐乡“四治融合”平台,加强村(社区)在数字引领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动平安护队伍、自治促安全、法治保权益、德治提质量的三治平安工地建设。启动“三治+智治平安园区”建设,开展“三治融合”进企业提升智慧管理专项行动,进一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共创共融,新载体呈现新亮点 开展“三治积分+”运用,拓宽平安创建分、全域秀美分应用范围,创新做实消防安全分,有效助推区街中心工作的开展。实施“三治精品项目”工程,创新“三治”书房、“三治”银行等载体建设,引导村(社区)因地制宜做好治理项目。持续创新“三治融合”实践,完善协商治理的民意集成、决策沟通、贯彻执行全链条机制,推动协商治理有效。 2023年,区街“三治融合”工作将进一步拓宽视野、多维探索、创新模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具有发源地特色的“三治”新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