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
|
||||||||
|
||||||||
| ||||||||
桐乡,义乌,今年以来互动频频。 4月,桐乡多家文化旅游企业“抱团”亮相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风雅桐乡文旅产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收获颇丰。 同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的“共富行动 ‘县’在出发”活动中,桐乡在义乌之后出镜,在总台主持人和共富观察员的带领下,向全国观众介绍共富成果。 同为经济大市和市场大市,两个县域经济的样板,如今有了更为深入的互动和交流。12月11日,市领导于会游、王坚率党政代表团前往义乌市考察学习。市四套班子领导,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悉数参加。义乌市领导王健、丁政、陈小忠等陪同。 为何是义乌 义乌既不沿边、又不靠海,缺乏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缺乏外资推动,缺乏优惠政策。 但义乌,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强势崛起,成长为中国县域经济优等生、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最佳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总结推广“义乌发展经验”,指出义乌发展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今年在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金华、绍兴等地,深入农村、商贸市场、陈列馆、文化园区进行调研。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已经成为义乌上上下下的经验、心得和共识。 同样缺乏自然资源,同样被贴上“无中生有”的标签,同样将改革开放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桐乡和义乌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但我们也看到,两地之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数据最为直观。2022年,义乌GDP为1835.5亿元,桐乡GDP为1209.7亿元。在赛迪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中,义乌排名第11位,桐乡第21位。还有义乌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已连续多年居于全国各县市第一。 在勇当排头兵、谱写新篇章中展现桐乡新作为,唯有拉高标杆、创新思路,才能奋楫笃行、加快突破。 探寻改革试验田,共享开放新机遇,正是桐乡此行的深意。 找准赛道突围 都说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根基。代表团考察的首站就来到了光源科技小镇。 一直以来,义乌贸易市场领先全国,工业却是一块短板。如何卯足劲让这条腿变长变强?义乌瞄准了当时市场需求高增长、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专利壁垒高的光电技术产业,开启了追“光”之路。 光源科技小镇就是省级智能显示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核心区块,也是全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中唯一的特色产业小镇。2022年,小镇实现规上产值超400亿元,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10名的企业中,有5家在义乌设立了生产基地。 擅长“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再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新产业,“世界光明之都”呼之欲出。 千亿级产业,高能级平台,向来是衡量城市产业能级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是对县域级产业集群来说,已成为各地拼经济的重要动作。 视线拉回桐乡,凭借一股“无中生有”的冲劲和闯劲,桐乡用“三根丝”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市的蝶变,也涌现出了诸多世界级行业龙头企业。 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而立之年的桐乡想要寻求新突破,唯有找准赛道,彰显优势,向新而行,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 加快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和千亿级前沿材料产业链,在优势赛道上,桐乡持续加码。而在新旧动能转化上,桐乡正用好“互联网”这张金名片,努力从“三丝一纺”向“三智一网”转变。 与此同时,110平方公里的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也于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惊艳亮相,六大区块,乌镇数据要素产业园……桐乡迎风而起,再攀高峰。 与世界相连 “现在压力给到义乌。”“义乌,我最多给你3天时间!”……每每出现爆款,义乌总是被不少网友喊上热搜,尽管这只是一段笑谈,但足可见大众对义乌的期待。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2022年市场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只见货品琳琅满目、客商人头攒动,外商云集。一楼大厅的墙上,“小商品,大市场”的标语格外醒目。 “光是指甲钳我们就能做出几十种款式,价格还比市场便宜不少。”“我们的‘星宝伞’漂洋销往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众多国家。”……而今,传统的小商品也不断迭代升级。 “开放”两个字,在这里彰显得淋漓尽致。 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口号下,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核,通过奔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义新欧”班列,一个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已然浮现。得知今年前三季度,义乌进出口总额超4300亿元,同比增长22%,总量占全省份额11.7%,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众人不禁发出了阵阵惊叹。 把“小产业”汇成“大市场”,以“小商品”撬动“大开放”,从市场化到国际化,义乌经验,给予着桐乡发展的启迪。 桐乡,也是传统外贸大市,尤其是近年来,一批桐企纷纷将地瓜的藤蔓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2022年,桐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00亿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15.3亿元。 “我们的羊毛衫也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仅要持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更要积极融入国际市场。”诚如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所言,桐乡拥有全球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还有万千市场主体,要用好用足资源,不断开拓视野,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向世界要市场、要资源。 美丽乡村新气象 如果说义乌市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范,后宅街道李祖村就是乡村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探索。 沿着石板路前行,一个个精致小院错落有致。当地老百姓不用离开村子,就能通过开特色民宿、制作及出售具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等获得不错的收入。 一个曾经“脏、乱、差”的落后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乡村创客这一特有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李祖村是浙江“千万工程”的缩影,更是中国式乡村振兴以及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实践。 在尊重农村发展原貌的基础上,遵循不同村子自身发展的规律,敢于改革,走出一条具有辨识度的乡村振兴之路,或许,正是李祖村给我们的启示。 桐乡,在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也大步向前。持续了20年的美丽“接力”,以“百花地面、风雅桐乡”为主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彰显“桑野八泉,蚕花胜境”乡村独特风貌的八泉村;聚焦槜李产业融合发展,开启村庄经营共富模式的桃园村……就在今年,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还来到石门墅丰村,江南乡村数字化蝶变的美丽故事被众人称赞。 也期待着,在这片“百花地面”上,桐乡“量身定制”出更加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 有人说,从义乌一座城市,看懂整个中国,理解整个世界,此言不虚也。在义乌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样板”。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现代化城市。”于会游表示,桐乡要对标先进,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此次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加快桐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同心致远,奋勇争先。当前,桐乡正处于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的关键阶段,党政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始终求进、一往无前,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