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梧桐街道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001008004005088/2023-140655 发布机构: 梧桐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3-12-27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文件编号:
梧桐非遗传承人,画下灶头上的万家烟火

发布时间: 2023-12-27  15:04 来源: 梧桐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灵感来自山川湖海

终将囿于厨房和爱

“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灶头作为民居建筑的一部分,是农村百姓食文化的根基,由灶头衍生的灶头画也成为嘉兴匠人的百工技艺之一。

“18岁起,我就跟着师傅学习灶头画,至今画灶头画已经超过30年,是桐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嘉兴灶头画代表性传承人。“沈海萍师傅提起灶头画神采奕奕。

灶头画,民间艺人用各种颜料手工绘制在灶壁上的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灶头,表达农家美好愿望的乡土艺术。几百年来,嘉兴灶头画艳丽的图案、丰富的画意深受百姓喜爱,经久不衰。2011 年,嘉兴灶头画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初,谁家要是打了新灶头,就会邀请沈海萍上门画灶头画。他会根据灶头的形制、农户的要求在白色石灰尚未干透的灶壁墙面上使用不同粗细黑线勾勒轮廓确定画幅的大小,再即兴创作10-15副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灶头画,或是仙鹤,期盼老人健康长寿,或是石榴,寄喻子孙绵延、万代盘长,或是牡丹,祝福平安喜乐、富贵无忧。每当炊烟袅袅,沈海萍师傅总能升起一股自豪感。 


为让灶头画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沈海萍苦心专研技艺,四处拜访学习,深挖其中文化趣蕴。

“在灶画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共用形’文字,字与字互借形态近似的笔画部分,同时各字之间的字形又保持完整,从整体上看形成文字的巧妙组合,方寸之间融入定量的文字内容,又能尽可能地做好形简意赅,是灶头画中独特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有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在海萍师傅的灶画中,熟练运用“共用形”文字,让整幅灶头画趣味横生。

经年累月的学习积累,绘画底稿都在海萍师傅脑海中,看到灶头大小形制,妙笔一挥就能让精妙灶画跃然墙上。



目前,现代厨用器具普及,灶头日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提起灶头画更多的是乡愁,是回忆。

为了能让这门非遗传承焕发生机,让现在的孩子们看到“妙笔生花灶头画,烟熏火烤色依旧”的民间艺术,沈海萍师傅忙碌于文化馆、课堂间,一次次将”东厨司命“的灶王故事、“赵云救阿斗”的道德情操故事画入灶画里,增强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让灶头画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灵感来自山川湖海,终将囿于厨房和爱。炊烟袅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家的所在。

灶画的传承发扬,正源于我们对烟火气的向往从不会停息,这是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情结。一起期待,灶画更加时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