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乌镇镇 > 报告统计 > 统计数据
索引号: 001008004005092/2023-104149 发布机构: 乌镇镇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3-02-22
组配分类: 统计数据 文件编号:
2022年乌镇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3-02-28  13:57 来源:乌镇镇 浏览次数: 打印

2022“十四五”的深化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延宕反复的疫情冲击,全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桐乡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镇承压前行,效速兼取,整体发展稳中有进,交出了一份厚重底气的年度答卷。

 

一、综     

 

国民经济踏上“百亿台阶”。初步核算,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下降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4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3.88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增加值40.34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4.51亿元,下降6.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1:53.1:43.8,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下降9.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99万元。

 

二、农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全镇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5.32亿元,较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2.80亿元,上年下降1.5%;牧业产值1.26亿元,上年增长9.5%;渔业产值 0.32亿元,上年增长14.9%。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12万亩,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0.2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09万亩。全年生猪饲养量0.80万头,湖羊饲养量4.65万头,家禽饲养量90.24万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100%,畜禽排泄物资源利用率100%。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总产量

较上年增长%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总产量

较上年增长%

油菜籽

410.61

1.9

园林水果

2937.65

-7.0

蔬菜

88895.70

0.8

肉类

1668.20

7.5

杭白菊

793.90

-3.2

棉花

17.90

-66.0

烟叶

141.98

0.1

蚕茧

525.50

-16.6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建成浙江省健康土壤基地行动示范基地1个;获得省农博会优质产品金奖2项;新获评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创建桐乡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新建市级农业信息益农信息社1家;实施高质量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项目9个。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00亩,覆盖15个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500亩;建成粮功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个;新建粮食烘干中心3个,并配套及除尘项目。全年建立晚稻千亩高产示范方3个、百亩示范方3个、“三新”技术试验示范3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户48户;新建泵站9座,改建泵站6座。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6万千瓦。建设完成陈家村民石路两侧景观提升工程,启动元丰村市级未来乡村建设项目、民合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一般村建设项目。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完成158.58亿元,较上年增长5.6%;实现工业增加值40.34亿元,较上年增长2.4%。

规上工业效速兼取。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91亿元,较上年增长4.9%;实现营业收入113.65亿,较上年增长15.6%;实现利税5.32亿元,其中实现利润3.33亿元;实现增加值速度法20.30亿元,累计增速6.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15.8%,万元增加值能耗0.43吨标准煤/万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6.20元。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较上年增长%

  罐头食品

18000.00

26.3

  

6712.12

8.8

  服装

万件

965.31

-19.9

  光电子器件

万只

8359.14

-48.3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87.02

-22.3

 

企业规模持续增长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新增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6,其中超5亿元2家,超10亿元1家;年末营业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31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企业410亿元及以上企业1家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7.74亿元、14.09亿元、10.93亿元、2.19亿元和8.84亿元,增速分别为30.6%、16.3%、18.7%、18.9%和38.0%,均分别比规上工业增速高出23.9个、9.6个、12.0个、12.2个和31.3个百分点。

腾笼换鸟精准发力。全年整治“低散乱污”企业34家,高能耗企业整治提升1家,高排放整治提升5家,低产出企业整治提升5家;完成腾退低效用地 191.30亩,园区有机更新68.50亩,新(改、扩)建小微企业园1个,小微企业园新(改、扩)建标准厂房面积8万平方米。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内,拥有建筑业企业5家,全年新签合同额13.49亿元,较上年增长96.4%;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9.08亿元,较上年增长56.4%,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2.41亿元,较上年增长9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投资总量略有下降。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2亿元,较上年下降9.5%;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15.54亿元,较上年下降14.0%;服务业(含房地产)投资完成35.28亿元,较上年下降7.4%。

高新产业投资呈下降态势,数字经济投资总体平稳。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21.10亿元,较上年下降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1.5%,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较上年下降29.9%,占工业生产性投资比重为72.9%,两个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0.9个-16.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22.70亿元,较上年增长1.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7%,其中数字经济制造业投资较上年下降18.6%,占工业生产性投资比重为83.7%,两个比重分别较上年提高4.7个-4.7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急速降温。年末全镇在库房地产开发企业8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3亿元,较上年下降37.3%其中建安投资8.11亿元,较上年下降29.9%。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86.26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21.3%;商品房销售面积4.12万平方米,上年下降82.1%;商品房销售额6.77亿元,较上年下降81.2%

 

五、服务业、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服务业消费市场低迷。全年完成服务业营业收入(含房地产)83.18亿元,较上年下降28.3%。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6.73亿元,较上年下降9.9%;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78亿元,较上年下降23.4%;限上住宿业营业1.64亿元,较上年下降2.2%;限上餐饮业营业0.14亿元,较上年下降20.4%规上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8.99亿元,较上年下降40.0%

进口贸易额大幅下降。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54亿元,上年下降13.8%其中出口额22.06亿元,上年下降13.4%进口额0.48亿元,较上年下降30.9%

招商引资质量提升其中数字经济到位资金17.30亿元利用长三角项目实到资金19.91亿元。当年新增内资备案投资项目10个,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9(均为数字经济项目)。全年新增合同外资52.73万美元实到外资1008万美元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100%。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

 

六、旅游业和数字经济

 

旅游业表现震荡不稳定乌镇景区接待游客108.34万人,同比下降67.3%。

数字经济产业稳步增长。年末共有数字经济企业382家,其中:工业企业44家,服务业企业33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68亿元,较上年增长19.6%, 实缴税收1.44亿元,较上年增长29.7%。年内新增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4家,累计14家;规上数字经济服务业累计6家。

 

七、财政和金融

 

一般公共预算有所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9亿元,较上年增长5.4%,实现财政可支配收入15.86亿元。

贷款余额增幅明显。年末,全镇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19亿元,较上年增长7.3%;贷款余额142.88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57.03亿元,占贷款比重为39.9%),较上年增长22.6%,其中年内新增贷款21.51亿元,较上年增长4.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继续深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42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28家,累计118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全年新增有效专利302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年末拥有有效专利149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952件,发明专利38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39件。浙江耀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桐乡市耀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桐乡辰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引进不断加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4个,省级高层次人才项目7个。培育麻省理工“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名单入选者1人,实现桐乡“零突破”。

企业自主研发增长较快。年内,全镇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5.53亿元,较上年增长19.2%;设置研发机构69个,机构覆盖率75.8%;开展研发活动企业80家,活动开展率87.9%。规上工业科技研发上报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9%,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核定规上工业R&D经费1.93亿元,占GDP比重1.9%,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科协服务工作持续推进。2022年度乌镇院士之家新“进家”院士7名,累计53名院士“进家”。全镇有科普e站19个,科普教育基地12个,其中省级1个,嘉兴级3个;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培训857人次;新成立企业科协1家,累计7家;依托省科协“千博助千企”专项行动,成功创建博士创新站1家(福瑞泰克);打造“一村一校”科学工作室,成功创建西浜村文化礼堂科技提升工程和植材小学智慧农场。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镇现有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校5所,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其中: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1104人,专任教师131人,初升高比例98.8%;小学学校3所,在校学生3437人,专任教师202人。省二标准幼儿园5所,省三1所,在园幼儿人数1819人,专任教师144人。省示范、现代化成人学校(社区学校)1所,教师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积极推进。现有政府公共文体中心2个,图书分馆3个,农村礼堂书屋10个;辖区内30个村、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中心,并实现26个村文化礼堂和4个社区文化家园全覆盖。建有文化志愿者队伍31支,镇级“三团三社”6个、村级“三团三社”46个。全年共承办党委政府制定的文化活动31场,落实“158”工程386场;组织送戏下村(社区)40场;完成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1场;全年新创舞台类节目15个,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活动,获市级以上文体活动金奖6个、银奖9个。

2022年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1所,分院1所,服务站15个;共有病床130张,卫生技术人员243人(含返聘8人),其中执业医师105人(含助理医师18人);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440.03万元,较上年增长10.1%。

    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年内完成了分水墩村、新翁村的省级百姓健身房建设,完成分水墩村、新翁村、杨园村的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工程。全年共举办体育活动10场,参加桐乡市级以上的活动比赛16场,其中参加市老体协活动9场;做好全民健身指导工作,激活社会体育指导员192名。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直通乌镇”产业园、智能驾驶产业园、龙翔幼儿园顺利完工;董家安置房项目主体结构完成;院士谷主体结顶;支一路、兴发路、庆丰北路、小木桥路、东升大道、和顺路顺利完工通车。运河智能汽车文化园顺利完成并于2022年互联网大会展示。启动改建乡村道路4条(总长约3.98公里)、农村桥梁1座。

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年完成7座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3.0%,鸡岭浜垃圾堆点整治提升项目列入浙江省环保督察整治典型案例;上塔庙港水系列入2022省级美丽河湖名单,建成碧水河道2.70公里;持续开展河湖塘清淤工程,全年清淤河道22条,清淤16.74万方。

应急建设持续加强。常态化开展安全综合专项整治,全年共计检查企业1680家次,检查合用场所1099家次,检查沿街商铺、居住出租房等其他各类场所1120家次,共计发现问题隐患5456个,完成整改4845个。全年辖区内火警82起,较上年下降2.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呈负增长。年末全镇户籍人口84642人,较上年末减少1026人,其中男性41141人,女性43501人,占比分别为48.6%和51.4%。新居民人口31934人,较上年减少2462人。全年出生人口464人,出生率为5.5死亡人口789人,死亡率为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3.8,较上年末下降1.0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6.8%,出生人口性别比109.95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70286元,较上年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9元,较上年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1。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3501元,较上年增长20.7%。

社会保险不断完善,做好社会保险窗口服务。全年累计受理办结各类社保医保参缴、报销、享领项目逾23038个,辖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逾99.1%,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0%,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就业服务扎实推进做好就业及人才服务。实施“桐育工匠”民生实事工程,全年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等级培训逾30场次,完成新增技能人才1800名(发证),其中高技能人才860名;做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惠民服务,全年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奖补贴82名共192.50万元;实施“农民工信息采集”工程,做好新老员工来(返)桐就业补贴申报发放服务,完成2.26万余名农民工信息采集录入及158名企业农民工15.80万元补贴发放工作;实施“浙里签”企业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工程,当年度已完成60.0%(1.02万)。

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继续发展。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2.68万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229.10万元。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统计数据以《桐乡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4)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根据公安年报整理。

(5)研究与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