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4005054/2023-103098 | 发布机构: | 水务集团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3-02-0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桐乡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
|
||||||||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务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干担当奋进“两个先行”,聚焦聚力“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建设,切实狠抓党的建设、项目推进、降漏控损、管理提升、数字改革等中心工作,高举旗帜、坚定信心、砥砺奋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一抓到底固党建,打造红色根脉新高地 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抓党建,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 (一)坚定性党为民的初心使命。集团党委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全覆盖,把“桐水同心”党建品牌创建全面融合水务业务工作,进一步激发服务群众的创优潜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1月12日,完成水源地切换,形成以西部水源为主、千岛湖原水为补充、运河原水为备用的“多水源”格局,西部水源PPP项目圆满完成首次运营绩效考核,水源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大部分指标达到Ⅰ类水标准,位居嘉兴首位,实现了全市原水水质的历史性突破。农村管网改造工程第三期竣工、第四期启动,涉及DN100以上供水管道约365公里,惠及60多个村45000多户居民,持续打通农村供水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更多水务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全省稳进提质金融工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相关配合工作,保证桐乡市新运河水厂建设及配套项目现场高效有序准备和圆满举办,彰显水务责任与担当。 (二)发扬冲锋在前的模范作用。一是全面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更是在面对年度测评和台风“梅花”的双重考验下,全力担当、争挑重担、勇扛重责。今年以来,水务集团已组织干部职工2420余人次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二是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快速响应的组织动员能力,党委班子成员带队组织21人次赴医学隔离点轮值。有序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赶赴濮院、高铁站、高速卡口等地支援,先后出动100批次共1569人次,有力巩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凝聚起最可信赖的国企力量,持续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执行优势。三是全力护航乌镇峰会举办。根据平战结合要求,完善供排水安全和环境保障工作方案,加强峰会期间的管网巡查、水质巡检和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乌镇周边区域及核心区,累计出动约1700人次巡查供排水管网2.1万多公里、疏通污水管网6公里、完成水样检测316个,全力保障峰会期间的供排水生产和环境安全。 (三)突出党建考核的引领作用。立足集团改革发展目标,创新建立以党建为内核、经营业绩考核为主轴,以降漏控损、增收降本、产品营销三大专项考核为核心的“1+N”评价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量化目标推动落实。扩大党建指标在综合考核中的占比,并针对部门职责、子公司业务个性化制定综合性和绩效考核指标,根据水务管理所业务范围和工作量等差异化制定综合考核指标,细化到点推动中心工作落实落细。二是树立导向主动作为。强化水务管理所“流动红旗”动态管理,每季度举行选评活动,着力选树正面典型、拉开奖励差距、鼓励争先进位,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潜能。三是查漏补缺抢抓进度。建立健全“月督季考”督考体系,推动“项目为王”“降漏为要”等中心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开展子公司降漏控损专项考核12次,水务管理所降漏控损和综合性考核4次,切实提升督考工作实效。 (四)凸显动真碰硬的政治担当。把市委巡察整改作为最大的鞭策,主动认领,对症下药,围绕反馈的34个问题,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形成整改措施111条,切实做到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与各部门、子公司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26份,党委班子成员领办“红色根脉育廉工程”“规范招标筑廉工程”等6个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项目,层层压实责任。抓实常态化教育,开展党委会“会前一刻钟”纪律教育31场、廉政专题会议4场,各党(总)支部开展纪律教育351场次,并开展“七个一”警示教育月活动,进行主题廉政教育14场次、纪法教育21次、微廉课宣讲12人次,教育党员干部数超2500人次。关口前移,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回头看”评估风险定级岗位208个,新增排查岗位30个,新增风险点68个,新制定防控措施104条,开展新提拔、新录用和调整岗位人员任前廉政教育和集体谈话38人次,开展正风肃纪检查23次、专项督查18个,对存在问题立行立改,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守牢清正廉洁政治底线。 二、坚持一往无前兴项目,点燃快速发展新引擎 始终贯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推动实施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 (一)抢抓机遇,高标准谋划项目建设。以全省稳进提质和我市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为契机,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深入挖潜谋划项目投资,规划同福水厂扩建、农村管网改造等一批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的项目蓝图,谋划十四五期间26个供排水重大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管网总长2500余公里,其中,规划中长期在库储备项目9个,总投资概算超20亿元,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项目储备格局。2022年度实施重大项目16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新建项目13个,全年完成有效投资1.49亿元,完成计划总投资的105.67%,新建供排水管网4公里,改造供水管网353.1公里,各项目均达到目标任务。 (二)真抓实干,强有力推进项目实施。重点抓牢实战化攻坚、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监管,做到“责任单到人、作战图上墙”。一是收尾项目“精彩亮相”。西部水源工程、农网三期、崇福污水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工程等4个项目已完工或进入收尾阶段,推动城乡供排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面提升城市供排水保障能力。二是在建项目“强力推进”。区域供水连通工程(五期)、洲泉至大麻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等5个项目进入施工阶段,通过量化细化责任主体、目标任务、时间进度“三张清单”,强化工程管理,盯靠施工一线,坚持动态汇报、实时跟踪,高标准保证建设质量,高速度推进建设进度,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三是前期项目“全面提速”。经过长期、细致的筹备,崇福至石门河山区域给水管道改造工程、运河大道至石门路口污水管道连通工程等7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22年底已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水务加速度”。 (三)多措并举,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地。一是统筹协调推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与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牵头组织项目论证会7次,召开项目推进会10次,高效推进规划、论证、审批等前置事项,确保项目进度。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吃透政策抓争取,聚焦地方政府专项债及金融机构支持领域,累计申报各项资金补助9批次,获得金融工具资金3.93亿元、省级资金200万元,申报专项债34亿元。3月份成功发行第二期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达9.53亿元,期限3+2年,综合票面利率3.47%,创历史同品种同期限最低,充分提高国有资产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为国企拓宽融资渠道、展示发展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专项债打包项目桐乡市新运河水厂建设及配套项目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5个子项四季度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在建工程现场抽查26次,督促项目单位落实责任主体和相关措施,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全力推进开发区内排泵站至2-6泵站连通工程等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尽早落地见效。 三、坚持一心一意抓降漏,开创精准控损新局面 聚焦核心业务定点发力,自上而下开展“降漏控损”攻坚行动,切实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安全优质供水。 (一)提档升级,多维度加强控漏能力。一是稳步推进分区计量建设。凤鸣、屠甸、河山、石门等4个水务管理所已先行完成分区计量建设,初步具备系统平台控漏分析能力,并试点网格化控漏责任制,摸索建立切实可行的控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控能力。二是不断强化表务管理。启动“100%水表拍照对比”等水表清查专项行动,累计完成30.4万个水表的一级复核、6.5万个水表的二级复核,进一步理清家底,排除水表异常和黑表黑户,提升抄表准确率。三是严厉打击偷盗水。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消防栓偷水、市政公共管网私接水、黑表等违法用水行为,累计追回水费约23万元,减少漏水损失。 (二)强基固本,多层次推进老旧管网改造。一是改造管网提升供水品质。主动对接各镇街道,大力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更新,新建农房集聚配套管网107公里,“白改黑”配套供排水管网改造11.3公里,改造更新老旧管网30公里,从根源上堵住了漏损点。二是加强巡查减少管网漏损。重点实施“夜间小流量监测”专项行动,利用夜间小流量抄见数据进行漏损分析,结合人工听漏方式提高检漏效率,共检出明漏点6968个,暗漏点594个,降漏效果明显。三是强化队伍提升捡漏能力。组织兼职检漏人员及控漏专班人员共35人,分两批次赴绍兴漏损控制实训基地进行为期5天的专业控漏培训,提升检漏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为降漏控损工作开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三)大胆探索,多手段提升控漏实效。一是技术更新。水厂通过出厂水恒压控制系统和送水泵变频改造,运用新的调压工艺,缩短压力反馈时间,实现快速调压、精准调压。石门镇安兴片区试点安装智能调压阀,使用管网压力动态调节技术(用水高峰期管网压力调整值0.28MP,而在凌晨等用水低谷期管网压力下降到0.26MP),实现管网压力动态调节,抢修次数明显逐月减少,控漏成效显著。二是设备更新。利用超声波流量计的机动性、便捷性优势,对全市19个一级流量计和1个DN300以上二三级流量计进行准确性校验,有效减少计量误差。三是算法更新。制定并不断完善滚动式季度控漏分析模板,针对供水量当月计量、月抄和季抄的抄表周期特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同周期抄见,为控漏分析提供更准确的依据。经测算,年度管网漏损率同比下降3%。 四、坚持一以贯之强管理,释放降本增效新动力 着重创新内控管理模式,以提高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提升管理效益。 (一)狠抓主责主业。一是供水服务稳中向好。全年累计完成供水1.2亿吨,日最高供水量达39.13万吨。启动桐乡市新运河水厂建设及配套项目、规划同福水厂扩建,建成后预计增加供水规模20万吨/日,全力打造“双水厂”供水体系,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全年累计销售自来水9919万吨,新增自来水开户表23139只,轮换水表10645只,校验水表55210只,总用户达到42.15万户。家家乐饮用水全年销售155万桶(箱),销售收入约2130万元,同比增长29%,跻身限上服务业行列,其中一次性包装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07.3%、定制水销售同比增长130.9%,增长态势良好;拓展与物业公司合作营销模式,已在市区34个小区推出代送服务,解决小区送水“最后一百米”难题。二是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全年累计收集污水8144万吨,同比增长9.9%,处理污水6888万吨(物产污水厂5475万吨、崇福污水厂1413万吨),分流申和污水1256万吨,排放尾水9009万吨。整合人力、设备等资源,新设立排水管理科,统一负责入网定价、污水采样、计量监督等排水管理工作,形成排水管理闭环。崇福污水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工程完成交工验收,出厂水达到清洁排放标准,有效减少对受纳水体的影响。三是水质保障有力有序。全年完成自来水、管网水、原水、包装饮用水等检测水样约2.7万个,出具资质认定检测报告430余份,全年三座地面水厂出厂水水质合格率100%、管网水水质七大指标综合合格率99.95%、包装饮用水水质合格率100%。抓好企业入网排污监管,新入网企业及其它用户192家,较上年增加污水收入603万,同时新增10台污水自动采样仪,全年完成入网企业水质检查1060家次,采检水样近5300个,发放整改通知书12份,倒逼企业整改到位。四是运维管理增量扩面。全年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1万人次,巡查长度15万公里,疏通清淤管道43.61公里;累计巡查污水泵站6101座次、二供泵房3654座次;便民维修等各类维修2万余次,其中DN100以上管道抢修自主发现率达到83.18%,管网排查能力显著增强。承接二级污水设施委托运维任务,完成11个镇街道委托运维协议签订,涉及污水管网约532.32公里、污水泵站61座,着力提升管网维护质量和运行效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快速启动,计划投资8.24亿元,建成完善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3万多农户的生活污水入网,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二)强化安全生产。一是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全年召开6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部署,制定“平安国企”等5个专项方案,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责任。二是深化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举办输配电应急能力培训、安全设施使用培训等安全培训7次共386人次,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9人,均取得相应资质证书。三是加强安全检查。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季度大检查4次,落实市政工程安全、城市燃气安全、高温安全、防汛防台等专项检查6次,组织各子公司开展自查84次,全面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四是强化应急管理。编制集团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管理条例,组建水务专业应急队伍7支共46人,建立后备抢险队伍11支,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全年开展反恐、泵站停电、冰冻防寒等演练12次共257人次,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经嘉兴市国资委综合考评,水务集团荣获“2022年度嘉兴市国资系统平安示范国企”,扛起国企铁军的使命担当。 (三)聚焦降本增效。一是量化指标任务。制定增收降本专项考核,细化资金回收、业务收入、节能降耗等考核指标,深入挖掘相关子公司的降本增效潜力。全年累计实现“增收”近3100万元,指标完成度达到122.47%,超额完成任务。二是加强统筹协调。集团领导班子牵头,落实相关子公司负责,针对非新建项目镇街道配套资金回收等积压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清单,实施销号处理,已收到资金6700多万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在技术运用上推陈出新,乌镇姚太线供水主管项目通过停水试验逐步优化方案,项目投资由5035万元降低至586万元,单项减少成本4400多万,降幅达88%。在物资采购上运用“集采专供”模式,崇福污水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工程通过“集采专供”,降低采购成本达2500余万元。在工作方式上持续改进,充分抢占全市道路“白改黑”有利时机,同步推进供排水管道改造,节约开挖、修复等费用800余万元。在拓展业务上敢闯敢试,大胆“走出去”,全年对外检测、材料销售、污泥接种等新拓业务增收509万元。 (四)抓实选人用人。一是大力引进人才,年度计划招聘总人数67人,已完成7名国企储备人才招录及1名转业士官安置,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储备。二是加强干部选拔,切实把素质拔尖、表现突出、作风硬朗的管理人才提拔到重要岗位,年度选拔集团级中层11人,开展中层岗位交流21人,进一步发挥干部队伍“头雁效应”。三是培养能工巧匠,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第一期工业废水处理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培训班,共58名职工获得技师职称;协办嘉兴市工业废水处理工技能竞赛,参赛个人包揽第一、二、三名;开展“沙场点兵·助力攻坚”一线挂职锻炼专项行动,选派高层次和“双一流”人才、后备骨干人员共35人,下沉至基层厂、所,推动政治培养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至目前,取得初级及以上职称207人(其中高级24人、中级89人),取得五级以上劳动职业技能职工218人(其中一级4人、二级116人),持续为重大项目攻坚提供人才保障。 五、坚持一张蓝图促改革,谱写数字赋能新篇章 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化水务数字化改革,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领域、全流程的“数字化”“网格化”“动态化”智慧管理体系。 (一)推进智慧水务“总设计”。通过前期调研,在明确水务数字化建设现状、业务需求、预期成效、建设方式的基础上,初步拟定集团数字化改革建设方案,规划构建1个底层基础、2个应用平台、顶层1个数字大脑的“121”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体系,基本确定以合资公司模式吸收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切实为“智慧水务”数字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打牢平台建设“基本盘”。一是平稳推进NCC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上线财资管理、立项项目管理、安装维修项目管理等模块,基本完成系统主体建设工作,初步构建起以财务管控为核心的多层级、平台化、可溯源的业财全管控体系。二是持续完善GIS综合管理平台功能与数据。优化平台展示系统和巡检系统,完善管网基础数据治理机制,出台GIS系统新数据、存量数据等相关管理办法,通过管网普查和工程跟踪测绘,全年新增GIS入库供水管网数据约932公里、累计入库约10696公里,零星工程新增累计入库供水管网数据145.67公里,管网数据日趋完善、精确。三是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以整合集成现有供排水生产子系统资源、加快业务融合数据融通为导向,统筹规划集团级业务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平台。 (三)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一是加强重要业务系统数据备份。妥善处理上级关于网络安全的相关建议,完成中心机房硬件设备改造,新增防火墙设备、上网行为管理及流量监控设备等,并为外联单位增设VPN设备,开启集团网络设备日志收集。二是重新规划集团网络拓扑。将原有“一张网”拆分为办公系统、业务系统等多个子网,并做好系统分区和物理隔离,确保供排水生产各领域的网络安全稳定。三是做好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全年开展4次机房设备巡检、4次态势感知网络监控行动、1次专线及固话专项清理工作,不定期对网络设施进行漏洞扫描,及时排除软硬件安全隐患,保障集团网络安全平稳。 2022年水务集团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总思路,持续深化新时代国企改革,以优良的作风、优异的业绩献礼党的二十大,但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层党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三会一课”和发展党员等工作开展不够规范;经营管理存在不足之处,资产负债率偏高,绩效考核不够完善、效果不够明显;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问题,受体制机制影响,人员流失率较高,人才储备不足,未能有效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等。针对以上问题,均已立行立改,全力以赴抓整改到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 2023年工作思路 砥砺奋进新时代,同心续写新华章。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水务集团将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桐乡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举措,把水务高质量发展融入到数字文明共富美好新桐乡的建设中、融入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新征程中,深化一企一策,谋划重大改革,优化绩效考核,强化供排水保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桐乡篇章贡献水务力量。 一、立足主责主业,践行为民服务 一是生产经营提质增效。2023年力争完成总供水量1.25亿吨,高标准推进供水“新标准”实施,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以上。处理污水6950万吨,出厂水达到清洁排放标准。高质量推进实验室建设,优化管网水质监测布点,提高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二是管理规模拓展提升。完成各镇街道委托运维污水设施整改工作,实现对全市二级污水设施的统一运维;完成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接收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统一运维。三是新兴产业扩面增量。与嘉兴各县市区水司协商,拟组建水务行业物资供应联盟,向本地以外、嘉兴全域销售材料,打造品牌销售新格局;成立“桐乡市凤栖聚源饮用水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精耕细作、做大做强做优桐乡本土品牌;整合市政设计资源成立工程管理类咨询公司,有效拓展承接给排水管网等工程设计业务;水质检测公司,进一步加快实验室扩项工作进度,内外兼修,实现水质单一检测向环境、水质等综合类检测蝶变跃升;以新成立的聚源股权投资公司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主体,借势借力,加快推进科技、能源和新材料等三大板块投资合作,多向发力加速营收增长。 二、深化数字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水务集团数字化改革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深化供排水数字化应用,推动各领域数字化重塑、流程再造,积极打造数字引领新战略、数字赋能新优势。二是壮大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强、合作意愿高、市场前景广的企业联合成立科技板块合资公司,掌握“智慧水务”核心技术,拓展数字化运维市场。三是夯实数据基础。全面完善供水管网GIS系统,按计划推进GIS供水管网基础普查专项行动,完善管网基础数据。深化业财一体化管控平台和综合管理管网平台等系统建设,完善功能及数据。在数据充分、平台互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智慧水务”数字大脑及应用场景建设,实现“驾驶舱”管理,提升全局化决策和快速精准研判能力。 三、攻坚项目建设,增强发展韧劲 一是锚定重大项目。2023年,水务集团计划实施项目23个,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5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12.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个,包括运河水厂迁建工程、洲泉至大麻给水管道工程等,总投资估算43.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约11.6亿元;新建项目3个,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等,总投资估算8.3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约1.4亿元;谋划项目2个,包括同福水厂扩建工程、同福原水调蓄池及提升泵站工程等,总投资估算12亿元,力争2023年完成项目前期并启动招标工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精心储备重大项目库,从中优选手续齐全的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专项债券额度,用足用好专项债和金融工具,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三是细化配套举措。加快项目审批速度,主动对接建设、文旅等相关部门,推进新运河水厂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强项目组织协调,坚持定期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每月对各个项目进行列清单、找问题、出对策,倒排工期,再次明确责任,推动项目建设质效齐升。 四、强化降漏控损,严实责任担当 一是加强分区计量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分区计量表、智能水表、配套远传设备安装,对已完成分区计量建设的区域建立网格化漏控数据分析及网格化控漏责任制,结合智慧水务建设和GIS供水管网基础普查数据对控漏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提高系统控漏能力。二是加快老旧管道改造。做好农网四期、五期建设,主动与镇街道对接,有序推进老旧管道更新工作,并针对大面积拆迁小区及时启动管网排查及废弃管道封断,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水量漏损。三是狠抓运维能力提升。牢守为民服务理念,全力做好抢修保障工作,第一时间落实抢修人员、机械迅速到位,确保小型维修4小时内恢复供水,中型维修12小时内恢复供水,重大维修24小时内恢复供水,减少停水影响。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完善并落实巡检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强各镇(街道)供排水管网、泵站设施巡检,计划巡检供排水管线5600条/次,污水泵站5500座/次,二供泵房3280座/次,确保全年巡检关键点平均到位率99%以上。 五、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结合水务实际逐项细化为方案政策举措,扎扎实实落实到工作中,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取得务实成效。二是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改进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考核与综合考核、班子考核等结合起来,加强督查检查,形成抓党建工作落实的倒逼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量化考核的导向作用,结合集团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优化调整考核指标,推进评价指标由定性向定量转变、目标由“抽象”向“具体”转变,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并把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实时督促各部门、子公司“晒”出日常表现、“逼”出内生动力。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纪律、硬杠杠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纪,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自觉履行好“一岗双责”,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把“清廉水务”建设纳入水务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谋划,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为全方位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桐乡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