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542Q/2023-106729 发布机构: 卫生健康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3-04-1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2022年桐乡市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3年桐乡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4-19  15:30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打印

       一、2022年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深入贯彻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有关决策部署,学习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和市“三干会”精神,制定实施“1228”计划,为建设数字文明先行市、共同富裕排头兵、红船党建新高地贡献卫健力量。

     (一)实施共富示范工程。完善以健康大脑为核心的全民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初审。在全省首推“爱心医院”,入选省卫健委数字化改革工作2022年首批基层创新储备项目。成为“浙里健康e生”省统建电子健康档案项目试点(两个试点之一,另一个是宁波),打造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互联网医院,一院试点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问诊等服务。

     (二)实施健康桐乡工程。深化健康桐乡26项行动,实施2022年行动样板培育计划。巩固发展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成果,健康城市创建模式在2022年5月全国会议上作视频交流发言,获国家卫健委肯定。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高水平推进‘健康桐乡’建设”纳入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

     (三)实施学科攀登工程。推进市级医院能力建设,扩容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推进以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县级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县域医学高峰和扶持学科建设,打造浙北县域医学高地。新增医疗合作项目2个,上海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工作室挂牌康慈医院,中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共建呼吸科。

     (四)实施杏林育才工程。贯彻落实《柔性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人才新政,通过应届校招、高层次招聘、社会招聘招录在编人员126名、编外95名;录取基层定向委培医学生33名,涉及6个专业。省级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在培2人,入选2022年度省级医坛新秀培养对象1名;另有嘉兴市名中医、基层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中医新苗等培养对象8名。

     (五)实施暖心聚力工程。以医疗集团为单位制定暖心聚力提升方案,推行服务品牌、志愿品牌、党建品牌“三融合”,打造“医路桐行·红色名片”。探索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行业服务用语,提高医患沟通效率。

     (六)实施公卫防护工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20余次,流调1.78万人次。宏冠核酸检测基地最大检测能力达到15万管/日,方舱医院设置床位1000张。防控优化措施出台后,迅速建立医疗救治指挥体系、分级分类诊疗体系、救护车指挥调度体系。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2.46%、87.31%,全市18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率92.73%。

     (七)实施民生安康工程。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建成11个标准化急救站点。新增托位数、结直肠癌筛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等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一院住院楼改扩建工程即将竣工、中医院迁建工程有序推进。3家基层医疗机构(洲泉、屠甸、大麻)改扩建工程奠基开工。一院医疗综合楼、康慈医院改扩建工程纳入新一轮建设规划。

     (八)实施党建领航工程。以强班子建梯队和支部建在科室上为抓手,理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医疗卫生机构班子成员。开设“初心学堂”,打造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基础性工程,两期85名学员毕业。推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清廉建设指数评价,完成4家医疗机构党组织二级巡查。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接沪融杭连苏。加快实施“强院提升行动”和“高峰学科计划”,推进建设长三角专家诊疗中心,柔性引进沪苏杭知名医院学科专家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名医专家工作室”,打造现代医学中心。

    (二)数字化改革。推动“互联网+”在妇幼、中医、医养、精神卫生等专科领域的服务场景建设,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打造现代化的数字医院。

    (三)卫生人才引育。高质量完成全年人才招聘,开展优秀业务骨干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关爱机制。

    (四)健康桐乡建设。适时召开健康桐乡大会,打造“健康桐乡地图”数字应用,推进健康桐乡26项行动,探索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试点,推进“无疫单元”和大型企业“无疫健康官”创建。

    (五)中医药服务。开展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县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六)疾病预防控制。以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为抓手,夯实哨点监测网络基础,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七)基本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医院迁建和洲泉、屠甸、大麻三家基层医疗机构改扩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