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阅读辅助 关怀版
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十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6-16  09:08 访问次数:


 

施羽纯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粮食种植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改善农田基础条件,推动粮食种植规模化。

一是持续推进土地全域整治和连片整治。目前,我市经批复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共14个,其中8个项目通过整体验收,累计建成9片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集中连片耕地2.3万亩。2023年,我市专门制定《桐乡市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市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区域面积40万亩,“百千万”永农连片区38片,获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0.6万亩,整治后连片耕地7.68万亩,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3.56万亩。

二是扎实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粮功区)建设。在《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先行的若干政策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市财政按照投资总额的60%给予补助资金投入原则上不低于5000元/亩。”此外,我市编制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三年规划,三年全市高标准农田(粮功区)改造提升9万亩,建成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项目区不少于38个,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逐步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根据《关于促进我市粮油产业稳定发展的意见》,我市继续实施规模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此外,市财政给予粮食生产功能区所在村每年每亩200元管护资金补助,镇(街道)配套补助每亩不少于200元。

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粮食种植现代化。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编制出台“全域农创实施意见”“乡村振兴人才新政20条”等纲领性文件,发布全国首个《全域农业创客培育管理规范》,以优质高效的创业生态驱动人才、项目入驻,加强农业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储备,成立复旦大学乡村振兴青年工作站等;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农业领域技术性人才,完善培育提升、政策鼓励等创业服务;率先探索以镇域为单位的农业农村双创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2家、市级8家,引育农创客566人、乡村振兴拔尖人才、共富领雁人才14人。

二是培育粮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其开展粮油生产全程全链的统一服务,进一步扩大托管服务面积据统计,全市合作社547家,家庭农场1161家,规模大户368户,粮食规模种植面积32.7万亩,规模化率90%以上。

三是升级“田保姆”数字化应用。我市迭代升级田保姆为农服务多跨协同应用场景,用数字化手段整合惠农资源和政策,推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集中育供秧、烘干加工、农资配送和农机维修等全产业链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机制

三、举办“桐乡好米”评选活动,推动粮食种植品牌化。

我市已连续举办5届“桐乡好米”评选暨营销推广活动,加快桐乡好米品牌建设,扩大桐乡米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农产品展销会、省市级优质稻米评选会等形式开展品牌集中宣传,采取云上平台、基地直销、同城团购等基地对接模式开展品牌销售。桐乡本地大米品牌先后4次荣获“浙江好稻米”金奖,全省排名第二。

 

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202365  



作者: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