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公开目录 > 梧桐街道 > 报告统计 > 统计数据
索引号: 001008004005088/2023-108757 发布机构: 梧桐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3-07-03
组配分类: 统计数据 文件编号:
2022年度梧桐街道统计汇编

发布时间:2023-07-03  15:40 来源:梧桐街道 浏览次数: 打印

桐乡市梧桐街道概况

梧桐街道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桐乡市市域面积727.1平方公里,而作为桐乡市“城市客厅”的梧桐街道,辖区面积76.17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33.37平方公里。街道共有14个行政村,420个村民小组;18个社区居委会,1828个居民小组。总户籍人口162011人,流动人口数223488人。土特产主要有槜李、杭白菊、小桑苗、榨菜、晒红烟、湖羊皮等。

梧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长三角经济圈腹地,上海经济圈、苏南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大板块环伺。这里,交通十分便捷,320国道穿境而过,沪杭高速公路南枕穿越,京杭大运河横贯北侧,是连接杭、苏、沪三大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更是杭嘉湖的一颗明珠。拥有“水陆空”构筑立体出入网络,有 7 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至上海 31 分钟、杭州 23 分钟。

在经济建设方面,街道坚持二三产双轮驱动发展,形成了以羊绒、毛衫、纺针织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新特材料、新机电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连续荣获嘉兴市服务业十强乡镇。

2022年,全街道共有工业法人单位12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107家,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1106家;服务业法人单位6897家,其中:规(限)上服务业法人单位239家,限下服务业法人单位6640家;产业活动单位共有862家,其中:工业产业活动单位12家,服务业产业活动单位784家。

桐乡市梧桐街道办事处

2022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和嘉兴、桐乡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化首位担当,聚力实干争先,为加快打造“城市经济样板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治理先行区、宜居宜业首善区”而努力奋斗!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8.86亿元,增长10.6%(其中:工业增加值28.12亿元,增长10.8%;建筑业增加值5.32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8亿元,增长5.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4%、17.6%、82%。按户籍人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976元,比上年上涨7.7%。

二、农业和农村

全街道完成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同比增加3%。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11.7%,村级集体固定资产(原值)3.25亿元,同比下降0.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013亩,比上年减少511亩,其中:春粮种植面积6136亩,减少228亩;晚稻种植面积9637亩,增加277亩;杂粮种植面积7240亩,减少560亩。油菜种植面积2402亩,增加165亩;烟叶种植面积337亩,减少45亩;菊花种植面积2308亩,减少44亩;甘蔗种植面积3亩,无增减;蔬菜种植面积14143亩,增加405亩;水果种植面积4824亩,减少88亩,其中果用瓜面积1819亩,减少252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6122吨,比上年减少1320吨,其中:春粮产量1964吨,减少72吨;晚稻产量5108吨,减少559吨;杂粮产量9050吨,减少689吨。全年油菜籽总产量331.18吨,增加34.48吨;烟叶产量53.05吨,减少7.95吨;菊花产量332.06吨,增加5.06吨;甘蔗产量11吨,无增减;蔬菜产量28077.2吨,增加778.2吨;水果产量8511.5吨,减少657吨,其中果用瓜产量4406吨,减少823吨。

全街道蚕种饲养量3850.5张,比上年减少1558.75张,其中:春蚕2846.5张,减少225.25张;夏蚕179张,增加7.25张;秋蚕825张,减少1340.75张。蚕茧总产量246.17吨,比上年减少0.63吨,其中:春茧199.2吨,增加34.71吨;夏茧9.85吨,增加2.075吨;秋茧37.2吨,减少37.38吨。

全年羊存栏10339只,同比减少10.8%;羊出栏12785只,同比增长3.3%;家禽存栏40750羽,同比下降1.8%;家禽出栏64539只,同比增长5.9%。

现代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发展。深化农田土壤改良工作,全街道计划推广配方肥(按方施肥)680吨,推广使用有机肥350吨,发放宣传资料30余份;以创建“国安县”为契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共完成农残快速检测批次3190次,检测合格率100%,2022年计划新增追溯主体1家,申报农产品安全示范点1家;壮大新型农业主体,成功创建桐乡市农业龙头企业6家,嘉兴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数量列全市第一,申报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桐乡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三星级基地3家,科技示范户16人,农创客33名,开展实用人才培训班1期,培训农业主体52人次;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申请“桐乡槜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李子汁)。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个(庆丰村、革新村、城南村)、精品村1个(三新村),创建省级星级公厕2座、嘉兴市级乡村驿站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产值948104万元,同比下降1.3%;销售产值933057万元,同比下降0.5%,产销率为98.4%,其中:出口交货值70225万元,同比减少9.8%;营业收入983794万元,同比下降0.7%;利税总额39195万元,同比下降18.7%;利润总额16727万元,同比下降37.5%,其中:亏损企业36家; 营业收入利润率1.7%。应交增值税17635万元,同比增长3.3%,营业税金及附加4833万元,同比增长10.1%;工业增加值140799万元,增加值率14.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18.22亿元,增加值增速为-8.7%;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增加值增速为-46.2%;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1亿元,增加值增速为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69亿元,增加值增速为-13.7%;高新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为47.7%。

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新增超亿元的企业有2家,年末共有亿元企业23家,其中5亿及以上企业5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末街道辖区内在库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6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共完成产值76.01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11.05亿元;竣工产值47.87亿元;签订建筑合同额127.7亿元,其中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81.7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20.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224.7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及招商引资(智)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3亿元,同比增长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无投资;第二产业投资8.37亿元(不含建筑业),同比下降5.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7%;第三产业投资5.66亿元,同比增长5.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3%。

按结构性看,制造业投资7.93亿元,同比增长16.6%;民间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9.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155.7%;数字经济产业投资2.09亿元,同比增长775.4%;技改投资4.2亿元,同比下降0.9%;基础设施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0.8%,交通运输投资4444万元,同比增长385.7%。

2022年全年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283万元;房地产施工面积144021平方米。

2022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0场,拜访和接待企业客商184余批次,开拓招商渠道成功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超过25亿元。全年实现合同外资3208.69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部口径)142.99万美元。

2022年年末累计进出口总值58.91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总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4.4%;进口总值6.34亿元,同比下降8.9%。

五、财政、金融

2022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7.2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6.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6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33亿元,占总支出比重的88.6%。

至2022年底,桐乡农商银行梧桐支行各项存款余额50.27亿元,比上年增加11.49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8.08亿元,比上年增加6.04亿元。

六、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街道辖区内高、中、小学、幼儿园、九年一贯制以及特殊学校共计51所,在校学生61696人,专任教师4264人。其中:幼儿园27所,在园学生10986人,专任教师876人;小学9所,在校学生19774人,专任教师1018人;初中5所,在校学生10141人,专任教师735人;高中4所,在校学生9185人,专任教师831人;职业技术3所,在校学生9041人,专任教师60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学生2447人,专任教师162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22人,专任教师41人。

科技创新继续深入。2022年全街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年末全街道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嘉兴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3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2家,其中2022年成功认定29家;全年发明授权91项。

企业自主研发增长较快。全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共有93家,开展率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9%;共开展研发项目281项,参与项目人员合计1220人,研究开发费用共支出27407万元,其中:R&D经费支出14000万元。

唱响思想精神主旋律。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究会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4次,召集全街道32个村、社区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部署会并开展督查检查4次。“梧桐讲堂”、“恒基大讲堂”被评为三星级讲堂,“春晖星空夜校”被评为二星级讲堂,全街道各级讲堂累计学习活动200余场,受教育近2万余人。处置舆情累计160余条,回复市委网信办社情抄告单170余个。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共发布域内外新闻近2000多条,其中央视朝闻天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新闻网等中央媒体刊发40余篇,欧洲时报网等海外媒体传播2篇,学习强国刊发83篇,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等省级媒体刊发150余篇。

焦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护苗专项行动,把“扫黄打非”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深化网格管理,成立由综治、宣传文体等为骨干的巡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开展专项巡查50余次。加强对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等的监督和监察,结合疫情防控,加大对网吧、电影院的巡查力度,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对2家违规网吧作关停处理,立案查处2家无证经营出版物案件。组织开展非卫排查工作,共计排摸非卫设备324个并进行拆除整改。

发挥文旅文产新优势。验收完成1家精品文化礼堂(城西村)、1家薄弱文化礼堂(新玄村)、1家社区文化家园(银菊社区)提升,振东社区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新亮点、民安村等婚俗礼堂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文艺演出近百场,参与人次近8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青少年实践活动700余场,直接参与未成年人5000多人次。承办2022年桐乡市社区运动会暨“运动家”挑战赛、桐乡市“三团三社”镇级展示展演、桐乡市第三十六届老年人门球比赛等赛事活动。原创舞蹈《水之灵》获评2022年桐乡市第七届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集体)才艺大赛金奖。原创舞蹈《乘凉》代表桐乡参加嘉兴市“三团三社”村级民间精品文艺节目展演。选送舞蹈《韧·行》、《来自青春的热烈告白》均获评嘉兴市家庭才艺大赛一等奖。

聚焦文明城市创建。52个农民安置小区和99条背街小巷持续开展90余天集中整治,出动力量千余人次,累计排查整治问题1.5万余个;整改越门经营、房前屋后乱堆放、拆除户外广告及店招等3648处,实施“扫楼扫街”工程覆盖6550个楼道和69条背街小巷;建立文明志愿服务队,实施53项特色文明宣传活动和60项特色文明志愿服务项目,目前二环内已建立352个小区志愿服务(自治)队伍,人数达62172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72080场次。

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数字电视光缆杆线架设新增159.55公里。

七、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街道区域内拥有医疗机构126个,其中:公立35家,民营80家,校医务室(卫生站)11家,专科医院4个,分别为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皮肤病防治医院、康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共23个,其中村13个、社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社区医生共计112人。

街道年末拥有敬老院2个,共有床位330张,收养老人44人,其中:收养五保户老人15个。

绣花功夫管理品质城市。2022年共改造老旧小区9个,涉及社区6个,受益居民2500多户,投资概算6328万元。建设停车位320个,投资约380万元。秋实路(世纪大道—二环东路)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约1.25亿元,改造里程2.5千米,宽度24米,加铺桥梁1座。58个道路路口标准化改造工程。总投资约2983万元,对环城北路与复兴北路交叉口等58个路口进行标准化改造。

工匠精神建设美丽乡村。开启5个村庄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受理农民建房90户,每月配合建设局开展农房安全检查,组织农房自建系统培训4次。新建民安村和城西村新村点污水管道,工程概算投资825万元。着力实施2022年农村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改造里程4.25公里,实现“白改黑”。同时做好辖区农村道路日常管养工作,共管养里程121.93公里。

底线思维提高治理效能。年初与建筑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深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强化自查自纠,压实主体责任。实施巡查检查制度,对辖区内70余个建筑工地(其中属于街道15个)共进行巡查检查60余次,开展安全检查12次,发现问题80余处,完成整改80余处,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共处理完成坑洞修补、窨井盖更换等约500件。排查城镇自建房125幢,对城乡危旧房屋进行动态监测。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年,全街道总户数56744户,比上年增加2454户;总户籍人口162011人,比上年末增加5317人,其中:男性人口78082人,女性人口8392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2%和51.8%。全年出生人口1081人,出生率6.7‰;死亡人口729人,死亡率4.5‰。流动人口在册数223488人。自然增长率为0.6%,计划生育率98.8%,一孩率59.5%,二孩率38.8%,三孩率1.7%。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86元,同比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9元,同比增长6.4%。

年末全街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698人,参保率99.4%;其中村28522人,参保率99.5%,社区30176人,参保率99.2%。

2022年年末共有242户29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127户14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5户159人;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约286.46万元,其中农村低保户135.1万元,城镇低保户约151.36万元。特困集中供养人数14人(其中城镇8人,农村6人);分散供养5人(其中城镇4人,农村1人)。共落实发放资金约56.17万元。

年末全街道残疾人人数2425人,其中:男1411人,女1014人,60岁以上1127人,7—60岁1286人,7岁以下12人;视力残疾203人,听力语言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233人,智力残疾306人,精神残疾359人,多重残36人。1268人基本能生活自理;低保低边217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文化结构:文盲231人,小学文化1017人,初中720人,高中271人,高中以上186人。从调查情况看,全街道劳动年龄段内残疾人有1170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1.2%以上;全街道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住房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全街道残疾人人数2425人,其中:男1411人,女1014人,60岁以上1127人,7—60岁1286人,7岁以下12人;视力残疾203人,听力语言残疾288人,肢体残疾1233人,智力残疾306人,精神残疾359人,多重残36人。1268人基本能生活自理;低保低边217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95%。文化结构:文盲231人,小学文化1017人,初中720人,高中271人,高中以上186人。从调查情况看,全街道劳动年龄段内残疾人有1170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1.2%以上;全街道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住房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

3、九年一贯制学校指学校既有初中部又有小学部。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村民小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规上工业科技、农业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统计中心、农业经济服务中心;建筑业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居民小组数据来自梧桐街道各社区;户籍人口数、户数、出生、死亡数及流动人口数来自桐乡市公安、村委会、居委会;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桐乡市统计局;工业增加值及增加值率来自2022年工业年报(收入法);计划生育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名牌产品、名牌复评产品、著名商标数据来自梧桐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来自梧桐街道财政管理办公室;各项存款余额、个人储蓄存款数据来自桐乡农商银行梧桐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桐乡市教育局;文化体育数据来自梧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光缆主干线数据来自华数公司;卫生数据来自梧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来自梧桐人力社保所及梧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残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