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阅读辅助 关怀版
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8-10  10:45 访问次数:

张玉梅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旅游业态,建设共富共美乡村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了积极的沟通联系,现结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乡村旅游现状

1.进一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精特产品。近年来,桐乡不断深化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和美丽院落建设,强抓“美丽风景”“美丽经济”,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绿色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长足进步。建成以美丽乡村精品线、美丽乡村精品村(历史文化村)、标准化示范基地、精品农家乐和精致农旅业态组成的乡村“美丽矩阵”。推进景区城镇村建设,实现AAA级以上景区镇全域覆盖,其中乌镇、濮院成功获评AAAAA级景区镇。全市共有AAA级景区村庄15家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一方面提升景区村庄风貌环境,另一方面切实提供运营管理水平。横港村引入小鸭艺术中心、横港书院、莫奈花园等新型业态,成为国际游学艺术村;陈庄村围绕“竹编文化”主题,融入“互联网+”元素,打造非遗传承匠人村。

2.进一步强化培育以研学等为特色的文旅品牌。立足乡村资源本底,面向市场,持续培育和做亮、做特文旅品牌。随着既往传统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泛旅游产业概念的扩大,全方位思考新环境、新形势下的“旅游+”,多跨协同,根据乡村特点,量身定制特色活动,擦亮乡村名片,丰富文旅体验,共建乡村品牌,构建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联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三年来围绕蚕俗文化竹编等非遗资源、茅盾王会悟丰子恺等红色资源,推出研学体验游、红色文化游、醉美乡村游等符合本地学子需求的研学线路10余条;“品菊摘果·秋韵桐飨”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吴越风情·槜美田园精品线”、“历史长廊·梦境田园精品线”入选“浙里田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3.进一步提高服务内涵。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公共空间及设施共享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场景多元集成,提升文旅公共空间综合效能,构建公共文旅服务共同体,多方位开展城、镇、村适旅、宜旅建设,跨领域(农、工、商)挖掘延伸文旅信息展示链,深化文旅诗和远方的融合。围绕文旅主题做深做透文章,最大程度利用好、传播好桐乡的人文旅游资源,将文化软实力“润”进文旅各类产业领域,成为文旅产业未来发展可持续赋能的硬实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桐乡总体乡村旅游参差较大,市民和老百姓深刻体会到了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幸福,但离旅游引流、旅游经营扩能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下一步还需要强化旅游文创,坚定本土文化自信,从文化底蕴中找出路,找准创意点,开发产品,做出特色、提升文旅产品内涵和竞争力。

1.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以培育桃园村建设金AAA级景区村庄、桃园村与墅丰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深入实施“微改造 精提升”工程,聚焦乡村旅游硬件设施、运营管理、产业延伸,活化利用好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与非遗技艺,引入民宿、体育、研学等多元业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2.丰富乡村旅游研学。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教育局联系,密切协作,充分挖掘乡村优质研学点,建设乡村旅游研学基地。开设《爱桐乡游桐乡》栏目,通过融媒体平台播出乡村研学专题节目,做优推广水乡研学;举办“看得见的风雅桐乡”高校学生青春同游等系列活动,通过学习非遗、浸润文化、走进乡村等多元类型的赏玩体验,深入感受“风雅桐乡”乡村旅游的美丽,打造我市乡村旅游研学品牌。

3.拓宽乡村旅游路径。实施文旅消费走进乡村,通过打造“百县千碗·桐香十碗”美食品牌、“浙韵千宿·凤栖旅居”美宿品牌、“浙派好礼·风雅有礼”手信品牌、“百家千艺·风雅之蕴”演艺品牌、“浙里千集·风雅游你”集市五大文旅消费品牌,充分拓展乡村旅游的产品业态。

感谢您对桐乡旅游业的关注和重视,今年,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您的建议对我们高效、高质开展相关工作有很多启发和借鉴,希望今后的工作能得到您持续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6

桐文旅体〔2023〕87号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pdf桐文旅体〔2023〕87号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7号建议的答复.doc



作者:

信息来源: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