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民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307Q/2024-123424 发布机构: 民政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4-01-3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桐乡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30  11:48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打印

2023年,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克难攻坚、勇毅笃行,“五桐(桐救助、桐康养、桐治理、桐行善、桐惠民)”系列扎实推进,市级部门重点任务“惠老助餐”“五社联动提升行动”,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桐享社区”“桐享颐养”圆满完成;“五争”活动中,争取到省级以上牌子20个、资金3945万元、试点7个。民政法治工作在全国联系点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民政局获评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市级部门三季度“流动红旗奖”,成功举办浙江省第二届邻里节。困难救助、养老服务、议事协商等经验做法分别在《中国民政》《浙里共富》《浙里改·竞跑者》等刊登,入选民政部典型案例材料5篇,获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等领导批示4次。在2023年度嘉兴市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一)坚持政治导向,全力实施“桐救助”行动解民困。一是深化“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推进市镇村三级助联体规范化建设,依托省大救助信息平台、“党建+社会救助”特色应用场景,实现救助力量有机联合、社会资源广泛集结、智助体系全面构建、运行机制科学顺畅、社会救助迅即高效、赋能帮扶持续立体的整体要求。《书记来敲门,“敲”出“党建+社会救助”实践新路径》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二是实施社会救助“链计划”。迭代升级“十爱连心,共富‘桐’助”项目,以221个“爱心驿站”为阵地有效链接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主动化解困难群众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从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的民生保障精准跨越,把困难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满意清单”,打造“十五分钟帮扶圈”。三是统筹推进“弱有众扶”优享工程。“弱有众扶”三季度排名全省第19位,印发《推进“弱有众扶”打造“共富‘桐’助”品牌工作方案》,县级助联体覆盖率已达100%,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90.82%,“残疾人”之家覆盖率实现100%。全年各项救助资金发放总额7754.5万元。四是稳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完成2023年孤儿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提标,开展“护苗行动”“向日葵计划”“添翼计划”,为困境儿童打造良好的康复、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坚持需求导向,全力实施“桐康养”行动解民愁。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形成基本养老服务桐乡清单。成立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工作专班,完成《桐乡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布省内首个《养老驿站建设和服务规范》县级地方技术性规范,《互联网惠老助餐服务规范》嘉兴市地方标准于11月20日正式发布。二是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建成养老驿站92家,全面实现市、镇、村(社)、小区四类养老服务设施全网覆盖。打造“养老院+护理院”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新模式,稳步推进市康养中心、安和居护理院,以及乌镇镇、濮院镇养老服务中心医康养综合体建设。2家机构入选省康养行业领军企业,安和居养老院获评全省四星级和首批“品字标”养老服务机构,和济颐养院获评省首批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三是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七优享”工程“老有康养”三季度排名全省第9位。颐康养护院等7家养老机构完成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民生实事项目,建成床位169张,完成率102%;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70张,完成率100%。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21人,完成率212.5%。和济颐养院院长俞文娥荣获“浙江省突出贡献养老院院长”称号。老年食堂实现全覆盖,惠老助餐已服务桐乡户籍老年人81.26万人次,建成“镇街有老年食堂,区域有公益助餐单位,村村建集中助餐点”的惠老助餐服务体系。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全年累计发放金额共计1976.17万元。四是深化“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完成“e桐养”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应用平台建设,上线微信小程序端,建设完成11个智慧化服务场景,与公安户籍信息库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建立桐乡市动态“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对接“96345”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清单全天候24小时在线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化,为30家照料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完成率142.9%。

(三)坚持效果导向,全力实施“桐治理”行动解民情。一是做好城乡社区工作。出台《桐乡市“桐享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桐享社区”民生实事,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体110个,累计获评省五星级2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6个。继续修订《桐乡市中心城区社区布点规划》。梧桐街道新增6个社区。开展2023年农村社区分类评估工作,9个村评选为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12个村评选为嘉兴市完善型农村社区。在浙江省民政厅的《创新深化“五十百千”工程》中,4个镇(街道)成功入选“百个创新试点乡镇(街道)”,5个村(社区)成功入选“千个基层创新观察点(工作联系点)。二是推进村社议事协商。领办嘉兴市民政局四敢争先项目——“村级议事协商活力的探索研究”,开展议事协商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评出议事协商优秀案例10个。推进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妇女和儿童工作等委员会的建立,实现221个村(社区)全覆盖。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专职社区工作者三年轮训计划,2023年培训首轮专职社区工作者517人。开展2023年桐乡市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遴选活动,崇福镇语溪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余夏菲被推荐为浙江省社区工作领军人才。

(四)坚持价值导向,全力实施“桐行善”行动解民声。一是社会组织监管进一步强化。成立桐乡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工作专班,召开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开展社会组织依法审批、年检年报、“双随机”抽查、“专项领域”规范治理等工作。完成省级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研发“桐乡市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督平台”。出台《桐乡市支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扶持资金实施细则》,完成2023年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二是社工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组织2023年度社工考试,开展考前培训班,报考人数超4500人,通过人数1122人,居嘉兴第一。新增国家级社工督导2名,桐乡市温州商会被评为2023年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桐乡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钱云生、桐乡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戴达祺被评为2023年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三是社会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联合市委组织部共同举办2023年桐乡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暨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出资130万元,共资助21个公益项目,惠及群众10万多人次。举办社会组织助力“风雅桐乡”建设重点项目发布仪式,发布“温暖桐城”等系列项目12个重点项目。新增省五星级社工站2个。开展2023年度社工宣传月系列活动,评选最美社工10个、优秀案例14个、品牌社会组织10个、品牌公益服务项目10个。四是慈善氛围营造进一步优化。深化“无忧慈善”平台建设,募集资金2.9万元,完成“一对一捐助”项目215个。加大慈善组织登记力度,新登记慈善组织9家,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实现镇(街道)社区发展基金会全覆盖。新增示范慈善工作站2个。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慈善信托新增300万元,完成年度慈善信托目标。

(五)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实施“桐惠民”行动解民忧。一是深入推进水库移民融合发展。编制《2023年度水库移民一户一档》,获得水利部三峡移民司充分肯定。完成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复核,持续开展“入千访万”“双百结对”走访服务,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助推移民共融共富。加强对安置镇、村移民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保障移民政策有效落实和资金规范使用。二是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选址“乌镇·有戏FUN”15号楼,按国家5A级建设标准设计装修新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探索“婚登+文化+旅游”相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争取省级婚姻登记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规范化开展婚姻登记业务,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3698件,离婚登记 1318件,离婚申请2256件,补结(离)婚姻登记证1501件,“结婚生育户口”一件事联办3007件,其中,“全省通办”婚姻登记143件,“跨省通办”婚姻登记256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出桐乡市首条“爱情路线”,建成2个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举办4场集体婚礼。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三是深化殡葬服务。成功争取第三批省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试点、老旧墓地生态化改造试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殡葬惠民减免和奖励补助政策的通知》,殡葬惠民政策免费项目从四项增加到六项。编制《桐乡市殡葬布局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各镇街道开展殡葬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对殡葬设施的需求。四是持续加强地名数据信息规范化建设。出具门牌证31249件,制作各类标识门牌21536块,维修整改路牌139块,村社牌15块,报市政府审批道路命名、更名20条,审批住宅、楼宇命名、更名35件,设置数字门牌10589块。五是扎实开展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开展“6.19救助开放日”宣传活动和“夏日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6名,其中护送返乡9人,帮助购票返乡3人,找回在外返乡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