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83002558219A/2024-143480 | 发布机构: | 商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日期: | 2024-03-28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文件编号: |
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发展计划
|
||||||||
|
||||||||
(一)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一是明晰招商方向。深入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重点围绕“三智一网”产业链,紧盯智能汽车领域精准招商。进一步完善预研判机制,对开发区、乌镇、融杭、临空四大兵团拟签约项目进行研判,提前介入,确保项目符合桐乡产业发展。发挥好市领导领衔项目对接推进机制,推动各兵团围绕自身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联配套企业。跟进推动在谈签约项目,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 二是拓展招商渠道。做好市内资源的排摸,紧盯重点企业,定期上门走访,多沟通、多交流,继续挖掘有价值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和项目线索。进一步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大会红利,做好大会招商文章。深化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融杭招商、增资扩股等渠道,深挖市外项目信息。通过“向存量、求增量”的方式开拓引资渠道,实现内外共引,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 三是建强招商队伍。积极谋划凤栖商务公司整体提升方案,通过提升公司能级、建立晋升激励机制、完善薪资激励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招商人才。继续加强驻外招商力量,会同组织部统筹调度各平台招商人员驻外招商工作,持续开展全市招商人员培训及竞赛机制,通过集中培训、技能比拼及实绩考核,培养一批懂经济、善交往的专业化招商人才。 (二)进一步提升外贸竞争优势一是实施“以外引外”行动。全力做好桐昆、新凤鸣印尼泰昆炼化一体化、华友印尼华山等重大境外投资项目报批推进工作,指导已获批项目开展材料、设备集采集销,发展外贸总部经济,对重大外经带外贸项目、新招引外贸项目等出口带动作用大、数据拉动强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 二是实施“拓市抢单”行动。科学制定2024年重点展会目录,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支持,全市重点展数量增至80个以上。加大组展力度。鼓励企业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市场多元化拓展步伐,新兴市场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平均。 三是实施“外贸回归”行动。摸清桐乡企业在外投资情况,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清单式排查,推动企业外贸业务回归,全年外贸回归金额不少于10亿元。开展潜在外贸业务企业大摸排,推进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早出口、多出口,争取全年新增出口实绩企业80家。 四是实施“暖心助企”行动。建立平台外贸工作联系机制,推动平台开展定期走访服务。指导巨石、华友等企业做好境外投资风险防范工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对外贸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资金兑现步伐,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外经贸扶持资金。 (三)进一步提升消费市场能级一是以项目招引助推消费市场扩容增量。进一步加强与华润万象汇、吾悦广场等重点商业平台对接,鼓励企业招引优质零售项目。指导开发区、梧桐、濮院等平台围绕供应链批发、新能源汽车零售、电商直播等行业,开展优质商贸项目招引,引导优质工厂店设立独立核算企业。 二是以部门联动助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丰富促消费活动内容,会同发改、文旅、传媒中心、属地等单位,全年组织举办“桐你来消费”汽车、家电、家具、家装、餐饮等多领域促消费活动50场以上。 三是以行业管理助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深入开展商务领域文明创建、平安反恐、安全生产、环保督察等行业管理工作。继续牵头开展成品油零售、再生资源回收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问题专项治理,配合开展餐饮企业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进一步推进电商产业发展一是电商融合推动产业共赢。围绕“互联网+实体经济”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根据桐乡产业类型,积极对接各大电商平台,精准导入优质资源,破解产业发展痛点难点。深入推进毛衫产业地图项目,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的资源叠加和流量导入,进一步扩大我市毛衫产品知名度,为产业内商家扩大销售渠道。 二是电商赋能引领消费升级。积极培育线上消费新业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推动零售模式创新。通过举办“桐你来消费”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活动,赋能线下商贸主体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深度融合,通过线上引流推广的方式,持续打造消费热点。 三是电商引领推进海外拓市。分层分类实施“跨境电商项目制培育行动”,形成多渠道、多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举办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宣传方式,帮助企业树立跨境规范出口意识,引导更多企业开展跨境出口业务。 (五)进一步夯实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一是落实粮食储备新增工作。做好全年粮食轮换工作,采用公开竞价销售方式出入库,使出入库粮食价值更趋合理、手续更加规范。做好预购定金发放、订单签订等工作,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优化收购流程,建立高效收购通道,确保晚稻收购工作顺利完成。 二是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为有效缓解财政负担重的实际问题,参照嘉兴和周边县市经验,计划将300吨冻猪肉储备方式调整为承储费用定额包干、动态轮换模式。强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监管,确保应急物资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运达。加强企务监督委员会常态化监督,积极推动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各项重点中心工作的开展。 三是持续推进执法力度。以“双随机”检查为抓手,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提高联合执法频次。学习借鉴其他执法部门的工作经验,锻炼提升粮食监管执法人员素质,增强粮食监管执法效果,有效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六)进一步推升桐乡“地瓜经济”知名度一是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试点、民营经济总部基地建设试点以及排污权跨区域交易试点等3个试点项目,建立相关制度,加强政策支持,打通疑难节点问题,力争先行先试全省推广。 二是考核评定争先进位。盯牢浙江、嘉兴“地瓜经济”工作相关考核各项指标,加强与总部企业沟通联系以及优质项目招引,打造更具集聚效应的总部经济。深入研究“地瓜经济”工作考核办法,积极向上沟通对接,确保优势指标继续保持,靠后指标全力提升。 三是总结提炼特色亮点。加强信息宣传报送,在产业国际竞争力、内外贸综合实力、开放平台能级提升、企业主体培育、高端要素集聚等方面提炼特色亮点,总结经验做法,力争上报更多最佳实践案例。 |